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780

文章分享:


水里鄉空氣品質的關心者:吳龍江先生

作者 / 郭芳慈(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學生)

吳龍江先生曾是一名土木技師,目前已退休,居住在水里鄉,關注當地空氣品質及污染問題多年。

拜訪時間是下午,當我們駛著車轉入吳先生所居住的小巷時,居民們多在家中午睡,使小巷更顯得寧靜。車未停妥,穿著休閒式襯衫的吳先生已拉開家門,在騎樓下邀請我們進屋,請我們在木製家具陳設的客廳坐定。

客廳內沒有裝設冷氣,窗戶皆敞開,僅以一扇紗窗區隔屋內外。「從六月多到現在(七月)空氣品質很好,(PM2.5)數值都很低,個位數而已。」吳先生會使用「在地空氣品質即時地圖」(www.airq.org.tw),了解近處即時的PM2.5空氣品質。若是看到PM2.5空氣品質很差,便會打開室內空氣清淨機,待在室內,並減少外出;若像拜訪這天,是空氣品質狀況佳的日子,便會將屋內的窗戶打開,讓空氣流通 。


圖:曾任土木技師的吳先生,是「在地空氣品質即時地圖」的熱心使用者。

關注空氣品質的開端

五、六年前開始,吳先生出現了咳嗽的症狀,起初以為是小感冒,便到診所看病、拿藥,吃了一包便不再咳嗽,原以為已治癒。沒想到過了一陣子後,喉嚨出現癢、痛的症狀,不久後又有咳嗽的問題。

吳先生推測可能是肺部出現了問題,於是到醫院做電腦斷層低劑量肺部檢查,結果影像上看起來肺部有一些東西,但主治醫師和醫檢判讀醫師認為沒有問題,只需要定期檢查肺部狀況即可。

「後來有一天,我在看大愛電視台氣象報告時,氣象專家彭啟明博士開始講空污的事情,我才知道台灣空氣污染很嚴重,開始想我會喉嚨痛、咳、癢癢的這樣,會不會是空氣的問題。」當了解空氣污染的狀況後,吳先生從自身身體狀況的問題,進一步關心生活周遭的空氣污染。

應用「在地空氣品質即時地圖」至生活中

吳先生拿出手機,十分熟練地示範他如何使用「在地空氣品質即時地圖」App,包括:從觀察所居住的水里鄉微型監測點數據、用地圖比較不同位置的微型監測點數據、用列表方式查看不同監測點數據…等等。

「第一年我很密集看啦,我一天看個二、三十次。」吳先生說。離吳先生家最近的監測點位於水里國小,距離約400公尺遠,吳先生經常參考這個監測點的數值,以瞭解住家附近的PM2.5。除了很頻繁地關心水里國小監測點外,吳先生還會觀察不同監測點的數據,「水里(國小)、永興(國小)、富山(國小)、埔里(附中、暨大)的我都會看啦!」


圖:「在地空氣品質即時地圖」是以PM2.5微型感測器搭配物聯網系統架設,可作為民眾日常生活行為的參考。

吳先生很清楚地知道PM2.5微型感測器和環保署的標準監測站的定位是不同的。環保署監測站是國家標準測站,南投縣有三處,而微型感測器則是作為生活參考用。吳先生都有使用這兩者的App,還會將兩者所監測的數值和家中空氣清淨機所顯示的數值對照,比較三者是否相同。

吳先生比較水里國小監測點的數值與他家空氣清淨機所顯示的數值,他發現「空氣好的時候,(PM2.5數值是個位數的時候),兩者可能差4、5(微克/立方米),空氣糟的時候兩者大概只差1、2。」吳先生認為水里國小微型監測點所監測的數值,對他來說具有參考的價值。雖然,他家與水里國小之間還隔著許多街道與房屋,但水里國小監測點足以代表鄰近500公尺的範圍內的空氣品質,

關於他自己的身體狀況與PM2.5微型感測器數值間的關係,吳先生發現到:「大概超過40(微克/立方米)的時候我就會不大舒服,覺得喉嚨癢,如果好幾天都超過,就開始會咳嗽、有痰。」

「我出門運動前也會看一下空氣的問題,會選空氣品質比較好的路線走。」退休後,吳先生有運動的習慣,在運動前會注意空氣品質,不在不佳時外出,也會挑選空氣品質較好的路線走。空氣品質差的時候,吳先生盡量不外出,並待在屋內使用空氣清淨機。若不得不出門,便會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

因為長期搭配微型感測器進行觀察,現在吳先生已經能夠直接透過目視的方式,推估出當下大概的PM2.5數值。而就水里整體的地理來看,他認為:「若要肉眼觀測,二坪山那邊是最好,居高臨下,可以肉眼看到空氣污染源進到水里鄉。」。另外,水里鄉屬河谷地形,污染源進來後易累積,是水里鄉的空氣品質不佳的原因之一。

「到了十月的時候,大概就要開空氣清淨機了。」吳先生這幾年用心注意到空氣品質和季節、風向有關,對空氣品質好壞的週期有不少了解。

親友對空氣污染問題的態度

談起鄰里、親友對空氣污染問題的態度,吳先生說:「這有一點灰心啦!」隨即提起去年有一位朋友,因為心肌梗塞發作,差點因此失去生命,吳先生提醒他要多注意空氣污染問題,也推薦他使用在地空氣品質即時地圖的App瞭解周遭的空氣品質情況,但朋友似乎並未正視空污的影響與嚴重性。

「有時空氣很差的時候,他們還會出去運動,我會跟他們說空氣這麼差了不要出去,但他們還是出去。」吳先生略為灰心地說。而且水里鄉和吳先生年紀相仿的居民,或多或少都有肺部的問題,甚至還有人罹患肺腺癌,因此失去性命。「但是很少有人注意這個問題。」

雖然吳先生不斷跟周遭朋友與鄰居宣導,但是他覺得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有限。希望水里鄉能夠多舉辦一些關於空氣污染的宣傳活動,由鄉內的機關與醫療診所等一起動員,才能發揮更好的宣導效果。吳先生也認為埔里鎮這些年來推動空污減量的行動值得水里鄉參考。


圖:透過「在地空氣品質即時地圖」的查詢功能,能清楚了解不同時間中空氣品質的變化。

PM2.5微型感測器物聯網使用者回饋

自從2015年得知暨南大學開始架設PM2.5微型感測器物聯網之後,吳先生便開始使用在地空氣品質即時地圖的網頁與App。他能夠自行操作網頁與App的各項功能。他認為對使用者來說,介面很清楚、簡單,基礎功能沒有太大的問題,因此,對於像他一般略為年長的使用者來說,這網頁與App的設計是可接受的。

在我們拜訪的前一天,吳先生也用心地整理了一些使用App的心得與改善建議,密密麻麻地寫在一張紙上。他提出下列的改進意見:監測點斷線後App還會顯示斷線前的最後數值,容易使人誤會為當下數值;網頁版搜尋歷史資料,如果增加以日、月為單位的時間,更能清楚呈現空氣品質的週期性變動;曲線圖若能夠拉近(zoom in)與拉遠(zoom out),就能更方便於詳細閱讀。

雖然看不見,但卻無所不在的空氣,其實正默默地影響我們我們每一個人。吳先生不僅善於利用空氣品質地圖的資訊,掌握生活周邊的狀況、採取自我防護的措施,並且協助對身邊的親友進行宣導,扮演地方志工的角色。感謝吳先生長期使用在地空氣品質即時地圖的網頁與App,提供用心而仔細的回饋意見,讓我們有機會把系統調整地更友善。也希望對於空污的議題,能有更多的朋友共同參與,一起加入空污減量和自我保護的行列。


【延伸閱讀】

大學 X 社區 環境永續行動:暨大與埔里空污減量運動(上)(下)

埔里小鎮空污減量行動觀察

空污減量大作戰:大學生與社區協力行動全紀錄(一(二)

不一樣的服務與學習:暨大服務學習空污小組行動誌(上(下)

菜市仔也要好空氣:《第三紀市簿》拍攝幕後故事(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