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899

文章分享:


瑞士美麗山林背後,150年的國家故事(下)

作者 / 方常均

四、森林與瑞士現代生活

阿爾卑斯山的北面,多數的森林分於海拔600公尺到1,400公尺之間的山地,許多高山上沒有樹木作為植披;Alpen(阿爾卑斯)這個字,在德語裡便是「山間牧地」的意思。若有機會在夏日乘坐瑞士高山火車,在山區的森林之間,可見片片草地如茵、牛羊放牧其間。Alpen(山間牧地)雖是一個簡單的詞彙,人們對它的聯想卻超出了字義本身,它已是瑞士給予遊人的美麗印象,更無疑是瑞士對外宣傳旅遊的標準形象。而橫臥於歐陸的阿爾卑斯山,如同其名,也承載了歐洲牧業的發展史。

山牧季移的古時作法,仍保存著在今日的瑞士山間。現代的高山牧民接受政府補助,以極少的機械化技術,傳承著春末往山頭高處而去,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生活。到了秋日再返回丘陵地上,忙於秋收,為過冬存糧做準備。依循古法山牧季移的牧民,在路途中尋找草地、放牧牛羊。在山間的片片綠意之間,依靠著天然的牧草與水源,創造經濟價值。大自然資源的共享,是瑞士人自古即有的生活方式。人人皆可取用的大自然牧地與水源,保障了小我的經濟利益,如此才有所謂共生的大我,得以成就講究共同利益的堅強國家。


圖:傳統畜牧業仍是瑞士的重要產業之一,也還保留著古老的山牧季移形式。

深入山林的健行步道與交通設施

現代瑞士人與森林山水間的關係,也是鑲嵌在生活細節中,許多人每逢假日就往山上去,徜徉於山林間的自然步道,紓解都市塵囂帶來的緊張。平均每10個瑞士人就有4個極度熱愛山野健行,若說健行是瑞士人最愛的活動,真是一點也不誇張。健行步道是由中央政府統籌的國家建設之一,各州政府也有區域性的規劃與維修。每年冬末寒意仍未散盡,公有林地的森林工作人員就已開始清除在冬日裡傾倒的樹幹,整修因大雪而毀壞的道路,畫上新步道的路標……這些繁複而細瑣的工作,造就了瑞士美麗山林容易親近的氛圍,阿爾卑斯的大自然隨時等候人們來探尋。

瑞士也以便利的大眾運輸而著名,沒有自用車的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可以輕易抵達目的地,公車、火車、船與纜車都是選項。公共交通網的便民設計讓山林變得可親,走入山水之間也自然而然地成為瑞士民眾最愛的休閒活動。


圖:自然山林是瑞士民眾重要的遊憩地,也是體認人與環境必須共生共存的旅程。

用雙腳走入山林,看見過去的歷史和此刻的自我

目前瑞士全國的健行步道約有6.6萬公里長,中央政府預計在2020年時為全國的山野健行愛好者設計專屬的徒步路徑圖,讓喜愛以雙足走入山林間的人們能踏遍瑞士。這份路徑圖還將納入為健行者規劃的多樣行程,包括:探詢少為人知的景點、可住宿一夜的小旅店、提供風味餐點的小客棧,以及可以登高望遠的瞭望台等各種實用細節,讓人們在原野森林間為健康而走、為探險而走、為心靈而走。

這個看似簡單的國家徒步路徑計畫,也為人們提供了認識瑞士鄉土的絕佳素材。唯有親身走過山林,身處在杳無人跡的野地裡,才能理解先人過去是如何在有限的林間耕地與大自然搏鬥,又如何謙遜地仰望天地,思考如何在凜冬來臨前為生命做好準備。路途中常見簡樸的山間小木屋,正是農業時代遺留下來的產物,牧民在夏季畜牧時使用簡單天然的工具製作乳製品,在木屋裡為冬天保存糧食。這般物力維艱、困頓求生的處境,不過只是距今百年前的生活實況。走入大自然,如同再度進入瑞士近代農牧業博物館,也能同時看見物資匱乏的時代,人們如何在艱困中達到心靈的富足。

野地健行,動的不單是身體,更是內心。重新體認人類並非大自然的主宰,而僅是一個共生的物種,更能在取用消耗間,回望人類器物演進的歷史以及先民智慧的累積。現代人必須要放下世俗物質的羈絆,重回大自然,才能感受與天地萬物相互呼應的心靈沉靜。視覺在原野中承受的綠意衝擊,促使人們反覆思考,工業革命之後,快速演進的科技對現代生活的影響。片刻抽離於繁華之外,山巔遼闊的視野,開闊的是每一個健行者生命的廣度。

野地健行之於心智,是一種近似信仰朝聖般的旅程,身體力行地向上行走,在急促的呼吸間感受自我的極限與追尋,這也是瑞士人從小到大,鍛鍊心智與體能的活動。自孩子能獨立行走開始,父母就為他們準備小背包,帶上水和乾糧出發遠足,走上半天或一天更是常見的週末家庭行程。學習行走於山林之間,鍛鍊身心,儼然是瑞士的國民教育。

每一次登高望遠,大汗淋漓之後,便是一次又一次的身心重整,人再度回到自然,感染山林無可言喻的療癒力量。山林這兩字寫來容易,但依靠雙腳走上去,卻是毅力和體力之間的競搏。內心無數的對話,在雙腳移動間展開。


圖:學習行走於山林之間,鍛鍊身心,儼然是瑞士的國民教育。

五、森林與國家發展

瑞士聯邦森林、雪與景觀研究所(WSL),除了在基本的科學數據調查之外,也重視人類文明演進與山林間社會關聯的研究。近期的研究指出:瑞士的森林種植面積每年不斷增加,但瑞士人口的增長卻也使得人均森林面積相對減少。為了提供人民更好的居住品質,提供優質的飲用水成為生活所必需;然而,現代社會涵養飲用水的最佳之地便是森林,造林因此成為政府責無旁貸的重要施政。國家發展重視人民生活的品質,與森林存在之必須,兩者在瑞士完完全全不可分割。

瑞士並非超然於世的國家,即使造林的面積年年增加,但目前最大的挑戰卻是巨大的天然災害以及無可預料的蟲害。近年來極端氣候現象頻傳,在短時間內降下的強力豪雨,對山坡地造成極大的衝擊,大地崩壞導致的滅村滅林,這些可怕的災害,在瑞士也不陌生。此外,森林本身也面臨病蟲害的威脅,而造成大批的林木死亡。這些都是人類在面對地球升溫、生態惡化時,必須共同承擔的苦果。

瑞士人起身打造下一段環保史

過去每逢冬日,瑞士便有三分之二的國土覆蓋在銀白雪景之中。然而近20年來,由於氣候異常,大約只剩下二分之一的國土繼續在冬季裡維持著靄靄白雪的美麗景緻。視覺差異是人類最直接的感受,無雪的瑞士已引起不少民眾憂心。根據WSL與其他國際專家的共同研究顯示: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異,可從阿爾卑斯山的物種遷徙窺見植物尋求生存的力量。從20世紀上半起,絕大多數的樹木草類已向上遷移約30公尺,由於越往高山土地面積越小、土壤越貧瘠,植物的生長也開始出現比以往更為激烈的生存競爭。阿爾卑斯山上著名的雪絨花(Edelweiss)也可能成為生態競爭的輸家,在氣候變遷之下將不再復見。


圖:面臨氣候變遷的危機,阿爾卑斯山著名的雪絨花(Edelweiss)也可能成為生態競爭的輸家。

面對全球的環境保護議題,瑞士同樣不能置身於外,必須更積極地回應世界性的危機。2018年,瑞士最大民調機構GFS-Zürich,針對瑞士人環保觀念的調查中發現,瑞士人對於環境危機的覺醒,已經擴大到有54%的瑞士人正在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已有半數的瑞士人認為自己必須積極作為以面對生態危機。更有40%的受訪者認為,瑞士的環保政策應該要朝「成為歐洲最環保的國家」進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與加收二氧化碳排放稅是必要手段,支持這項政策的民眾也認為這項稅收應專款專用,用於支持建築物朝節能方向發展。

山脈、森林、環境與人類生存環環相扣,也是瑞士百年來推敲思索的生命主題。維繫美麗山川的最大助力是人的作為,而科技日新月異的現代生活裡,不積極介入、讓山林休養生息,卻是最積極的一種作為。物質充實與心靈富足,在瑞士無須摒棄其一也不相牴觸。一方土上的一方人,瑞士如何成為人間天堂,是瑞士人用雙腳切切實實地走了150年的國家歷史。


*本文作者為瑞士公媒Swissinfo特約記者,長期觀察瑞士,經營「美麗國度的背後:你不知道的瑞士」粉絲頁,歡迎讀者朋友交流與媒體合作。

〔延伸閱讀〕

瑞士美麗山林背後,150年的國家故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