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362

文章分享:


秋收,迎來分享與關懷的季節

作者 / 鍾怡婷(成功大學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三十度以上高溫炎熱的日子,比起往年持續了更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氣溫稍降了一些,迎來南台灣短暫的秋季。今年夏天雖然少雨,但讓人受不了的高溫實在也不適合葉菜類等短期作物的生長,農村媽媽無不期待節氣白露的到來,好種下各式各樣自家秋冬季節要吃的菜蔬。十月上旬整地、種下菜苗,十一月中旬之後就能陸續收成,迎來農村媽媽們忙碌的季節。


圖:蔥就種在門口隨手可摘的地方,這可是媽媽們經過理性規劃的菜園配置。

展現多樣性的菜園

農村媽媽的菜園通常都在自家週邊,任何能夠運用來種菜的小空地,會在農村媽媽們的手中變成充滿生命力的小菜園。在秋意漸濃的午後,騎著腳踏車在農庄閒晃,便能看見媽媽們在菜園裡勞動的身影。


圖:媽媽們總是善用手邊可得的資源,化腐朽為生命。

騎經小巷弄,看見家戶庭院前的盆栽裡換上了九層塔、蔥與辣椒,做菜需要辛香料時只要走到門口就能新鮮現採;保麗龍盒與水果籃被回收運用變成了種菜盆器,組合與配置起來形成了規模不小的菜園,種上地瓜葉,一整年就不怕沒葉菜類可吃;庭院夠大的,一定留一片土地闢做菜園,種上三到四週就能收成的萵苣和一些需要三個月才能收成的高麗菜和白花椰菜。騎經灌溉圳路,媽媽們手持前端綁著水勺的長竹竿,從水圳裡舀起水,仔細澆灌就種在圳邊的菜苗。圳邊狹長型的菜園,是媽媽們充份利用畸零地、絕對不讓可種菜的土地長雜草的證明。


圖:圳邊種菜是美濃地區常見的秋日風景。

媽媽們在菜園裡不會只種下單一作物,我們總是可以看見有三種以上的菜蔬以具有層次感的方式構成每個媽媽特殊的菜園風景。比較高的玉米、番茄或豆類作物會被種在北邊,向南則可能依序種上茄子、白花椰菜、高麗菜、萵苣、茼蒿等。菜園夠大,還可以栽一株南瓜苗讓它蔓爬在菜園裡,除了可收成南瓜之外,還可防止雜草叢生。這些菜多是供自家食用,愛吃哪樣就多種一些,或是為了要醃酸菜給前一年嚷嚷著想吃的親朋好友們而多種些芥菜。媽媽們的菜園展現了多樣性,也展現了各家各戶的飲食特性。


左圖:適宜種菜的季節一到,連觀賞盆栽也會變成種菜好所在。右圖:屋埕即使舖上水泥,仍要留一片可呼吸的土地給菜園。

照顧與分享的農鄉生活文化

媽媽菜園裡的菜,自家吃得完嗎?特別是現在鄉村裡青壯輩移居城市家中吃飯人口減少的情況如此普遍,兩個人一定吃不了那麼多的菜。也許在外地人看來,菜園裡食物產量有點驚人,但對媽媽們而言,種下的這些菜不只是自家夫婦倆吃,通常還會寄送給在外地居住的兒女們,或是待菜園收成期一到就召喚兒女們回家採收、外帶。

菜園裡的各式作物,有些是特別為了醃漬而種,例如「芥菜」,鮮吃帶有濃重苦味,但經過簡單的鹽醃之後,乳酸菌就把它轉化成帶有酸氣的「酸菜」了。美濃地區的客家媽媽們會將醃漬完成的酸菜裝進高梁酒瓶中保存,如此一來便能夠放一整年也不壞,這是離家遊子特別想念的味道。我也愛在酸菜醃漬完成的季節返家,喝一碗「酸菜排骨湯」,再外帶一堆新鮮現採的蔬菜與幾瓶酸菜,幾乎要把好料的都搬光才甘願。看著空盪的冰箱和菜園,難怪老一輩會說自己養了個「女兒賊」。以自家栽培、手作的健康食物來餵養家人、照顧兒女,似乎是許多媽媽們卸不下的任務。


左圖:芥菜是製作酸菜(鹹菜)的食材,一年之後就只有秋季種下的這期可長得又大又肥,適合醃漬。右圖:算準時間撒播茼蒿種子,就能在冬至煮鹹湯圓時享用新鮮自家種的茼蒿。

照顧家人之外,菜園裡的菜也是敦親睦鄰的好「伴手」。藉著分享自家栽種的菜蔬,到許久不見的親戚或朋友家走動,既不多禮也不失禮,是農鄉裡有來有往維繫社會關係的模式。


圖:「八月豆」,每年媽媽們會在收成時特地留一些豆筴起來做為種子,在來年適當季節到時進行播種。

從分而享之到集體共做

媽媽們樂於分享收成的特質,有時更擴及於共享資源。將傳統野菜飲食文化守護下來的阿美族媽媽們,是一群樂於交流與共享在地種植知識的Ina[1]。花蓮光復的早市和大多數台灣人所熟悉的農村早市不同,這裡攤位上擺著的都不是常見蔬菜,尚別談怎麼吃它們,絕大多數的菜是我們外地人從沒見過、也不認識的。市場裡攤位前聚集了三三兩兩的Ina們,一邊整理著剛採摘下來的菜,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閒聊。Ina手上的菜,是山苦瓜的葉子,放進嘴裡嚼了幾口後苦味湧上,Ina們卻異口同聲地說「一點都不苦!」。

攤子上的許多菜在我看來可能都是到野外採集來的野菜,但Ina說這些菜都是特地栽培的,在某一位Ina的菜園裡大家一起去種植、一起去收成,再一起到這個市場裡賣菜。「這些菜本來都是野菜,但是大家愛吃,所以就互相交流學習把它們種起來」,一位Ina手中拿著「八月豆」接著說,「這個豆子一定要在六月的時候播種種植,這樣才能在八月時收成。」Ina們說,每一年她們都會留一些豆筴起來做種,在來年的六月將種子播進菜園裡,到八月時收豆。

媽媽們的種子交流或種植經驗分享可以讓適合當地的品種得以繁衍與傳承。帶領印度農民對抗大型農企業「孟山都」的范達娜‧席娃(Vandana Shiva)博士也看到了傳統上農村媽媽們會保留種子與分享種子的文化,在這樣資源共享的社會文化中,種子是生命而不是商品,不應該變成是大型農企業的財產而限制了農民自由分享與交流的權利。為此,席娃博士創辦了種子銀行,一方面保留長久以來農家自行留種的種子,二方面讓農民可以用種子來交換種子,而不需以貨幣來購買下一季農作所需要的種子。

將種子在收成季節後保存下來,並為明年的種植季做準備,是媽媽們傳承生命的日常生活實踐。看著市場裡的Ina們悠閒顧攤聊天,我想像著她們一早就結夥做伴去菜園裡採菜、接著再到市場攤位上理菜與包裝,在收成季節尾聲還會相互分享自己留下的種子,媽媽們聚在一起或許僅聊些雞毛蒜皮的日常瑣事,但這樣的一天也許會因為有人做伴而可以開懷度過。


圖:Ina們見外地陌生人踏進市場,一眼就辨識出我們絕對不是來買菜的顧客,而是來觀光的遊客,看到我們好奇的眼光就拿起了攤位上的菜開始介紹。

創造連結與共生

媽媽們聚在一起所創造的支持力量可不容小覷,近年自軍職退伍返鄉的青年小馬就嘗試著要集結媽媽們的力量,打造一個讓村落居民都有可能受惠、共同參與的社會經濟產業模式。小馬的故鄉在花蓮海岸山脈靠太平洋一側的高山部落,大多是布農族組成了這個部落,曾有一段時間靠著將山坡地闢成梯田種植稻米、地瓜、玉米等作物維生,現在梯田有部分閒置、部份復耕,有些則改種金針花或生薑、山蘇等更具經濟價值的作物。如同許多距離城市較遠的農鄉,青壯輩幾乎也都離開高山部落移居到了外地,現住居民不意外地多為年事已高的阿公阿嬤。

小馬返鄉後,將父祖輩留下的土地以尊重自然的樸門設計方法整理成可供露營和進行森林體驗的基地。做為一個吸引外地遊客來訪的場所,小馬和他太太兩人期許這個的經濟活動能夠讓部落居民參與進來,例如,它可以是其他想要返鄉之青年就業的一個機會;或是,在為訪客準備餐點的這件工作上,也許可以成為部落媽媽們發揮的舞台。在這個將個人事業與部落居民連結的夢想驅動下,部落媽媽們被組織起來,開始為訪客們準備具在地特色的餐點。


圖:運用在地食材和在地媽媽的手藝,讓訪客從飲食更認識高山部落(照片提供:高山森林基地

因為工作關係,今年夏至前後受東華大學執行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2]的駐點工作人員邀請[3],前去高山部落拜訪了一趟。在一個太平洋海風微微吹來的向晚,我們享用了一頓媽媽們運用在地食材烹煮的美味晚餐,而且真心覺得能夠吃到在地媽媽煮的菜更能溫暖人心。與小馬共同工作一段時間的駐點夥伴大熊告訴我們,部落媽媽們能夠端出這樣的料理其實花費了一番功夫,對害羞的布農族媽媽們來說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媽媽們對自己的手藝極度沒信心,總是認為煮的菜自家吃沒什麼,要煮給別人吃或是做為商品總是覺得比不上餐廳料理、難登大雅之堂。在練習試煮的過程中,媽媽們總是說「我不會煮」、「煮出來可能不好吃」或不斷地問「這樣可以嗎」,可見她們對於自己的手藝有多沒自信,而所謂的花費功夫其實是透過每一次的嘗試供餐,讓媽媽們看見食物都被吃光的空盤來逐漸增加自信。

小馬提到,這群媽媽有些是長期的洗腎患者、有些是老人家,透過一起下廚,可以讓整天一個人在家的日子有點變化,有伴可閒扯也比較不無聊。大熊風趣地說,這群媽媽平常病厭厭地,但一到廚房就生龍活虎,還會搶鍋鏟、爭著炒菜,互相指正對方的烹飪手法,把鍋鏟搶過來說:「這樣才對啦!我教妳啦!」。聽到桌上這餐美味佳餚背後的故事,再次感受到媽媽們聚在一起時所創造出來的活力。


圖:高山森林基地是小馬夫婦倆期許能夠活絡在地經濟的基地,他們期許能夠連結更多部落居民共同參與。

以合作和共享來取代競爭

在南部正要感受秋意時,東北季風已經為高山部落帶來了不少涼風和雨水。大熊捎來消息說,因為集結這群媽媽們共煮帶來一些有趣的發展,部落決定嘗試辦理定期的共煮共食活動。看來,吃飯與做菜做為凝聚人心的黏著劑還是相當有效。

媽媽們樂於交流、關懷與分享的特質,在崇尚追求競爭、獨佔與擴張的社會潮流和經濟模式中,也許會被貶低其價值,但是在當前面對越來越惡劣的生存環境和經濟停滯的後成長時代,是否需要重新來認可合作與共享的社會價值呢?在重新認可這樣的價值後,又該如何將它們落實到生活中?我一邊收成屋頂菜園種的菜,一邊陷入了思考。


*本文原刊於《農訓雜誌》333期(2017年11月)。由作者授權本報全文轉載,謹致謝忱。

[1] 阿美族語,「媽媽」的意思。

[2]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為科技部研究計畫,與過去研究計畫不同,強調的是大學校園裡的知識生產者對在地社會的參與、連結與貢獻,故計畫中有長期合作的實作場域與搭建雙方溝通橋樑的駐點工作夥伴。本文作者在成大也參與同樣的計畫。

[3] 在此特別感謝東華團隊夥伴賴富庭邀約,並協助提供寫作所需之資訊與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