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407

文章分享:


震災後萌芽的福利國:專訪龍眼林福利協會廖振益總幹事(下)

作者 / 黃靖玫

用在地人照顧在地人

圖:設立於中寮龍安村的數位機會中心,提供社區居民學習電腦課程的師資與設備。

世紀末的災變雖然摧毀了家園,卻也使得鄰里之間原有的聯繫關係更加緊密;而在此同時,各界的資源亦紛紛開始挹注到這個小小的山村。然而,震災之後所成立的各種組織團體,能堅持運作至今日的已經為數不多。究竟龍眼林福利協會具備哪些條件,可以讓照顧在地長輩、弱勢孩童這種「憨工作」持續不斷,又如何能活用各種相關的資源跟訊息,並維持至今呢?

「在外面上課的話,就會知道很多補助專案的消息啊。」問起廖總幹事當初怎麼獲得這麼多的資訊,他用一副理所當然的語氣說著:「最簡單的就是上行政院網站,查一下每個部會的相關工作,也就可以瞭解有哪些相關的補助方案。我們協會後來改成社團法人,也是因為有很多專案需要是法人才能申請。」加上後來資策會在龍安村設立了數位機會中心(DOC),提供電腦設備與師資,讓社區中的民眾有機會接觸各種相關課程,除了即時對外交換資訊之外,也協助地方的農產品行銷包裝、建立網路銷售平台。

而在社會服務方面,協會也請官方的社工員擔負起培訓的工作,訓練在地人一起投入相關的工作。「專業的社工員當然很好,但是時日久了終究會離開,因此我們會篩選在地條件適合的人,盡量請專業社工來協助訓練,也投入教育經費,送他們去做相關課程的研習。這樣訓練出來的在地人,尤其是中年人,他們的居住跟工作條件比較固定,往往能夠做得更長久!」

「如果說有一天,熟悉的社工員跟志工都不見了,那協會要怎麼辦?所以在服務的部分,我希望專業社工員可以負責訓練;假使日後社工離開這邊,至少我們原本培訓的人還在,可以繼續運作。所以我從頭到尾堅持的就是要以在地人服務在地人,因為我們瞭解在地人的背景,可以很快產生信任跟接觸,做服務的時候也比較不容易受質疑,所以說以在地服務在地是最實際的方式。」

這樣的訓練方式,便從震災後的重建工程開始,配合就業工程方案、重建大軍等等補助的工作模式,協助訓練在地人成為具有專業能力的工作者,日後也循著多元就業方案補助與留用的機制,成為專任的工作人員,使這些不同的資源,不僅只是運用在當地人身上,更在這一塊土地深耕、孕育滋養出更多、更深厚的力量。

圖:龍眼林協會的銷售貨架上,陳列販售各式在地農特產品。

發揚在地產業文化

顧慮到協會的運作不能僅止於倚賴政府的補助經費,勢必要想辦法找出較為固定的收入來源。福利協會首先著眼的,就是當地特有的龍眼產業文化。「古早時代婦女生產後坐月子,都說『好額人吃雞酒,散赤人吃龍眼酒』,可見龍眼乾是很滋補、很具開發價值的農特產品。」

不過,由於當時龍眼乾在市場上的價格並不好,農民們因為擔心製作之後銷售無門,最後淪為白忙一場,並不太樂意進行烘焙的工作,協會只得用和大家簽合約認購的方式,一次向農民訂購本年度預計焙製的龍眼乾數量,大家才肯著手烘焙,交由協會代為銷售。

待得農產品供貨來源確定後,協會便開始積極覓求讓在地產業曝光的機會:「我們在921地震的隔年夏天開始,便先以社區名義陸續申請文建會、農委會的計畫案,舉辦龍眼季的行銷活動;等2001年龍眼林福利協會成立之後,就衍生發展成為中寮龍眼文化季。」

此後十餘年的活動過程累積下來,不僅成功替中寮的龍眼與炭焙桂圓建立在地品牌形象,其他諸如梅子、洛神、荔枝……等當地盛產的果物與加工品,亦陸續成為龍眼林協會主打販售的農特產品。而透過推廣銷售活動、網路平台這些新的管道,讓許多沒辦法親身造訪龍眼林的朋友們,能夠更輕易地品嚐到山村在地的鮮美滋味。

這些活動成功替中寮鄉的產品打開能見度和通路,除了提升在地農特產的價格,讓在地農民因此更加願意投入生產,也帶動了中寮一帶發展休閒觀光產業的可能性。福利協會與社區之間串聯起地方的產業、持續更新公共設施,進而申請成立農村再生規畫區(龍眼林休閒農業區),為更多外來的客人導覽在地的鄉情和風景。而這些所得利潤,也作為支撐協會繼續營運的來源,用以添補各種社會服務工作中不足的經費。


影片:社區健康促進活動除了教導健康知識,也提供長者與他人交流的機會,建立家庭之外的生活重心。

期勉:從社區型服務開始站穩腳步

談到現在有越來越多的青年返鄉/入鄉,從事實踐工作,身為老前輩的廖總幹事對此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建議大家先從社區型的規模開始,慢慢站穩腳步,以及對於政府的補助不能過分倚賴。

「目前有許多地方政府都補助老人送餐服務,但是太過依賴補助是危險的。初期如果給太多資源也不是好事,為了那些資源,你會產生惰性。」廖總幹事說:「如果沒有提前預防跟自籌經費,萬一公部門臨時抽走資源,或是這個方案結束,就會難以維持下去。所以初期我雖然是用資源在經營,但同樣也是要未雨綢繆,尋找新的支持來源。」

以龍眼林的供餐服務為例,廖總幹事繼續分析:「初期如果是共同開伙,其實對老人家就會很有幫助,因為他們吃飯的時候有伴,加上他們常常聊天的話,會互相交往、四處走動串門子,心理上會有改變,對於身心狀況就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樣一步一步走下來,如果可以走到不靠行政部門補助的時候,就慢慢地去改變它,慢慢培養永續經營的能力。比如餐費自籌也是很好的方式,大家繳的費用就花在開伙的共同開支上,這樣一步一步慢慢去經營。」

廖總幹事直言,目前龍眼林福利協會的運作經費中,除了政府相關的補助經費、協會自籌的款項之外,外界捐款也佔有相當的比例。「做人是相對的,當你很認真用心做的時候,你的工作成果就會越好,各界越能看到,也就更願意來幫忙。因為從頭到尾我們所做的、所表現的,各界都能認同,才會願意捐助或支持,也讓我們有更多的資源跟能力繼續維持下去。尤其是小額的、長期的捐款,對我們來說不只是肯定協會的工作內容,也是穩定的支持來源。」

「說到底,我接受訪問也是有企圖的。」訪談結束後,我們在涼風習習的薄暮中預備向龍眼林道別,廖總幹事卻出其不意地蹦出這句話。「要讓年輕人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以後才有辦法真的替社會大眾服務。你們現在學到什麼,以後也要用在社會大眾上。」或許這種急公好義與樂於分享的熱忱,才是龍眼林協會的精神,也是最能感動社會大眾的所在吧!


〔相關連結〕

震災後萌芽的福利國:專訪龍眼林福利協會廖振益總幹事(上)

台灣社區通:逆境中打造的福利共和國​

我在中寮  與世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