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001

文章分享:


讓學生從教室走出去吧!黃秀端老師專訪

作者 / 郭怡棻

按:「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第一期工作即將於今年(2016)7月畫下句點,新一期的計畫隨即展開,同時將會有新的團隊伙伴加入,和在地居民共同創造新的可能性。在即將迎新送舊的時刻,《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從本期開始,特別推出新的企劃,專訪計畫及實踐研究團隊成員,請他們回首參與計畫的來時路。除了記錄途中持續拓展前進的歷程,也希望將沿途的點滴微光匯聚成火焰,照亮未來的路。


春分之前,春雨過後,近山的地面微濕,枝頭青綠嫩葉伸展,葉緣垂掛著晶瑩水珠,風起時,滴水如雨落。沿著溪流前行,我們走進東吳大學拜訪黃秀端老師。窗外雙溪流水潺潺,在一方幽靜的研究室裡,聽她暢言二年多來參與「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以下簡稱人社實踐計畫)的收穫和想法。

摸索,是學習的過程

「這個計畫,說老實話,是一個過去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秀端老師開頭便指出人社實踐計畫的特點。從「創新」與「實踐」的立場出發,讓大學跨領域團隊進入社區,和在地居民一起探索需求、解決問題,強調建立多元學術典範,創造大學制度變革。具有這樣願景的人社實踐計畫,不論組織運作方式或實作研究方法都異於過去的研究計畫,一開始所有人都不知道要如何著手,第一年花了很多時間嘗試與摸索,「原來的計畫書跟後來做的其實是差滿多的」。儘管如此,秀端老師卻樂觀地認為這是「一個學習過程」,不論是實際執行的大學團隊,或者是負責輔導與協調,陪伴大學團隊實踐而被暱稱為「教官團」的總辦公室計畫主持人們,都是從過程中學習經驗,尋找問題的解方。

慢慢來,與社區「搏感情」

觀察大學與社區合作的歷程,秀端老師認為在實踐場域推動行動方案最大的問題就是「信任」,並以負責陪伴的政大團隊在烏來協助編織產業為例說明。最初政大的老師和助理們花了許多時間與心血在烏來和族人及在地組織溝通,「一開始幾乎很難做什麼,等到關係建立了之後,才會慢慢的有一些成果出來」。


圖:秀端老師(左側深藍衣)帶著寓意「起家」的雞肉,參與政大烏來部落工作站啟用「一人一菜」活動。

透過手作編織書籤、在部落工作站舉辦手作坊、帶領部落織女到各地觀摩編織技法,一次又一次的行動中,政大團隊逐漸獲得織女們的接納,建立起信任關係。原先各自獨立的織女開始願意和政大團隊合作,相互分享編織技藝,甚至在今年(2016)5月15-28日一起到北海道策畫編織展,和當地的愛奴族進行交流。「這過程其實是花很多的時間,是非常辛苦的。」秀端老師感同身受的說。

信任關係的建立,也牽涉到社區的期待和大學在資源協助上的落差。「社區的期待跟我們能夠做的,當然可能不一定契合,因為他們可能會過度期待,所以需要滿多時間去溝通,或者說去磨合。」有時候社區希望大學帶經費或資源過去,可是大學本身未必有這麼多資源,也不應該這麼做。比較合適的做法,秀端老師認為是將資源與資訊和社區共享,由大學從旁協助社區自主規畫社區事務、撰寫企畫書、向外尋求資源。「因為未來沒有大學資源的話社區怎麼辦?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能讓社區獨立自主、永續發展,這個也是我們計畫一直強調的,即使學校未來走出來之後,社區還能夠繼續的發展。」


圖:磯崎部落轉化舊技藝,以新素材編成實用器物。

大學在社區的另一個角色,是循著在地發展脈絡,尊重居民的主體性,挖掘出當地的特色,引進創新、行銷、整合的觀念,和傳統相互激盪,讓「老的東西能夠以不同的面貌出現,這是大學可以協助、幫忙的。因為在地居民可能只有過去的那種想像,沒有辦法走出去行銷,或是較少在傳統中加入新的概念,變成大家會去用的東西。」而東華團隊在花蓮磯崎部落,協助當地婦女將傳統以竹、籐、月桃為素材編製生活器物的技法,轉化成以防水耐磨的塑膠打包繩編織成色彩斑斕的提籃、蓆子、置物桶,並幫忙在網路上行銷的做法,正是秀端老師看法的最佳例證。

大學制度變革的挑戰

對於人社實踐計畫另一項重要的目標——「追求大學制度變革」,秀端老師特別提到參與計畫的大學教授與博士後研究員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由於計畫要求大學團隊將課程與社區結合,開設不同於以往的創新、實作課程,這項重擔便由老師與博後扛起。不同於過去的研究計畫只要專注在研究課題上,人社實踐計畫的老師和博後除了與社區交涉、規劃課程、引導學生、參與實作,還要兼及學術產出,要做的事情既複雜又困難,負擔非常大。同時也牽涉到許多層面,包括學校是否能提供空間、經費、人力等相關資源,並且支持課程的變動、研究與升等制度的調整。

當我們皺起眉頭,為重重困難感到焦慮時,秀端老師反而安慰我們說:「其實還是充滿著希望,並不是說沒有希望了。只是說大家面臨了相當大的困難,我也看到很多很熱心的老師做了這麼多的事情,這個是很令人感動的。但是我要指出來說,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並不是這麼容易,是需要更多上面的人的支持。」


圖:秀端老師參與政大伙伴和烏來織女討論舉辦北海道編織展的會議。

學術研究奠基於田野筆記

在學術產出方面,秀端老師尤其強調平時撰寫田野筆記的重要性。「我每次看人家做field study,就會發現做田野真的是很累,書本上都建議你每天回來一定要做紀錄,因為我們人的記憶是有限的,每天這麼多事情、遇到這麼多人,你沒有按照時間來記錄你會忘記、會混亂。什麼時間發生什麼,這個時間的先後次序很重要,會牽涉到因果關係的掌握,也就是說因為什麼事情造成了什麼樣的改變,或是什麼時間開始改變的,這個細節記錄就很重要。」

在實作場域裡人來人往,事情不斷在發生,哪些部分需要特別記下來呢?秀端老師回答:「你怎麼去接觸那個場域、怎麼進入;進入場域之後,你怎麼樣去互動、去接觸更多的人,然後你觀察他們的想法是什麼、人跟人之間怎麼互動、誰在團體裡面扮演什麼角色,或者你透過哪一些關鍵人物進去。我覺得不管你是什麼學科,在田野裡這些發展都是要細緻觀察記錄下來的。」

從學術的角度來看,秀端老師認為應該訓練計畫參與者撰寫田野筆記,或是將來如何整合資料、進行行動研究的具體方法。她建議可以找出幾篇運用田野資料撰寫而成的期刊論文當作範本,以具體的素材讓大家討論作者的觀察視角、觀察成果,分析文章以哪種思考脈絡整合資料,哪裡寫得特別傑出。藉由觀摩比較,增進伙伴們在研究上的技巧和能量。另外,目前計畫內部在跨場域間的互動和案例比較研究,以及與國際的交流切磋相對較少,這也是未來能夠努力的方向。

隨時都在學習

幾次到實作場域參訪時,總會看到秀端老師揹著背包、手拿相機,安安靜靜站在人群之中,專注聆聽計畫伙伴或在地居民的分享,聽到有興味處頻頻點頭。更經常以沉穩的眼神仔細觀察四周環境,不時拿起相機拍照記錄。認真專心,萬事新鮮,給人好學不倦的印象。當我們問起參與計畫的感想時,沒想到她的答案更證實了先前的印象不虛。


圖:自陳「隨時都在學習」,目前任教於東吳大學政治系的黃秀端老師。

我覺得這個是很有意義的工作,就是說怎麼樣讓大學走出去,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還繼續留下來的原因。我覺得參與這個計畫自己隨時都在學習,包括說開始看『新作坊』跟社會實踐的一些東西,我很想去瞭解別人怎麼做,也許將來能夠協助其他人這麼做,甚至還想在人權學程開一個跟社會企業有關的課程。秀端老師與我們分享她的收穫。

長年在政治系任教,不僅是國會研究的專家,也長期關心公共議題,目前擔任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的秀端老師,不改老師的本色,在採訪最後請她以一句話描述人社實踐計畫時,她不禁透露出對學生的擔憂。

「現在的學生應該走過比較多地方或看過比較多東西,可是我發覺他們有時候也滿天真的,他不知道現實是什麼,可能他們出國的時候看到的是最美好的,生活也無憂無慮,卻不瞭解現實。有些人可能已經找到目標,不過很多學生沒有人生奮鬥的目標耶。」沉吟一會兒,秀端老師開口說,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這個計畫的意義也許就是「大學與社區結合,讓學生從教室走出去吧!」

走出教室後,天寬地闊,到處是學問,人人可為師。挽起袖子從實作中學習,在汗水淋漓中體察自己的興趣和天賦,找到前進的目標。從秀端老師的話語,我們隱隱感受到其中蘊藏的期待和希望,猶如窗外草木盎然的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