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837

文章分享:


城市景觀或生活場域?東海李俐慧教授對公園座椅的研究

作者 / 黃昱珽

《銀髮生活》專書的出版

在過去三年間,東海大學整合校內能量,推動「全球環境暨永續社會發展」計畫(簡稱為GREEnS)計畫。總計畫四「建構優質的長青生活品質與環境之研究」由社會系蔡瑞明教授主持,整合十餘個科系、三十多名老師,以各自專長為核心,一同思考台灣所面對的高齡社會的嚴酷現實。三年研究成果,彙集為《銀髮生活:建構優質的長青生活與環境》一書,已於2015年底出版。

本次案例將介紹書中第9章,工業設計系李俐慧教授的研究,探討如何經由設計的思維,在日常生活的角落中進行創新,並且經由這看似自然的小小改變,實質地增進了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報導者也特別與李俐慧老師進行了訪談,來瞭解整個研究歷程中的前後脈絡。


圖:《銀髮生活》一書,是東海大學GREEnS總計畫四研究成果的展現。(圖片來源

調查都市高齡者的日常生活

李俐慧老師和她兩位研究生楊雪屏、陳詩盛,一同調查了台中市高齡者的日常生活,同時將焦點集中在休閒上。儘管此一主題內政部曾經進行過問卷調查,發現「與朋友的聚會聊天」是高齡者日常生活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休閒形式。但問卷並不能真正顯示出高齡者每日的狀況,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才能實際展現出日常生活的面貌;李俐慧老師的研究團隊以此進行長期的觀查,希望能夠尋找協助提升高齡者生活品質的切入點。

李俐慧老師研究團隊很快發現,都市生活空間的設計,很少是以高齡者的活動作為首要考量,因而高齡者日常生活的活動空間,可說是相當有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都會區裡很多的「鄰里公園」,便成為市區高齡者休閒活動的重要去處,高齡者在此拓展人際關係、進行社交休閒等活動。

李俐慧老師接下來選定幾個公園,在一年中不同的時間內,各自進行一個月的觀察,紀錄公園內部的活動型態,並觀察每一位高齡者何時進來公園、在公園內花費多少時間,以及從事哪些活動等等。為了避免顯得自己過於突兀,其中一位研究生發現了最簡單的方式:她在所觀察的公園裡遛狗。寵物作為橋樑,讓研究員與高齡者跨越了年齡的限制,找到可以聊天的共同話題。公園裡的高齡社群逐漸接納了研究團隊,讓整個研究進化可以更為順利的進行。

透過觀察他們發現,高齡者在公園裡的休閒活動,並不只是單純的「消磨時光」而已;高齡者會把家裡需要幹的各種雜活,帶來公園的環境中,一邊作些小事,一邊和朋友們閒話家常。例如有些婦女會帶著一袋的青菜來挑撿菜葉,到晚餐時間她們才彼此回到家中作菜,結束一天的時光。李俐慧因此認為,公園對高齡者而言不僅只有休閒的意義;如果能自設計的角度,對公園進行一些調整與改變,將能讓高齡者的日常生活品質,獲得實質的改善。


圖:李俐慧老師研究團隊觀察並記錄新設計桌椅對高齡者行動所產生的影響(資料來源:陳詩盛,2013)

公園座椅的意義及改變

圖:常見的公園長椅,其實並不適合高齡者群聚聊天的休閒生活。

透過設計的角度,李俐慧老師和她的團隊分析了高齡者在不同公園的活動形式,並比對公園內部的設計,發現公園座椅的擺設,對高齡者活動的各面向有相當的影響。當公園中高齡者人數開始增加、聚集的時候,他們習慣圍坐成一個圈圈彼此閒話家常。然而許多公園並沒有這樣的椅子擺設,因而限制了長者們的活動選擇。

舉例而言,公園中常見的椅子,往往是一整排的長椅;這種長椅預設了當一個人乘坐時他的視野是向前看的,而不是與左右相互攀談聊天。另外一種公園裡常見的椅子是石椅,這種椅子雖然經常圍繞石桌排成一個圓圈,但對高齡者來說往往過矮且冰冷,他們並不喜歡;更重要的是這類椅子缺少扶手的設計,對高齡者的起身移動造成困難,可以說其實是年齡不友善的設計。

此外,根據研究團隊的觀察,高齡者其實傾向帶著東西來公園作些事,他們也經常攜帶著包含柺杖在內的各種輔具。不過在公園座椅的設計中,很少有可供這些東西放置的設計。綜合這些觀察,可以發現台灣城市內的公園,往往強調了設計中「景觀」的面向,而不是真正顧及使用者的活動型態與需求。


圖:為了造景設計的石製桌椅,由於過矮且沒有扶手,對高齡者來說往往不夠友善。

李俐慧老師的研究團隊觀察到,為補足這些設計上的不足,高齡者也會發展出自己的解決方案。最常見的作法,是自己帶上輕便的塑膠椅,讓他們可以很容易地移動並圍成一個社交圈。不過這些椅子並不算是真正的公物,也有容易毀損的問題。不過高齡者的作法刺激了研究團隊的想像力,他們於是著手設計符合高齡者需求的座椅。

與公園的高齡者作了說明之後,選定其中一座公園放置設計過的椅子,持續觀察椅子所產生的影響。研究團隊很高興發現設計發揮出正向的影響力:不僅使用者在口頭上給予正面的使用體驗,他們也確實觀察到高齡者在公園的活動時間增加了,也更傾向於以設計的座椅為中心,形成每日出現的休閒生活社交圈。

生活空間的再反思

透過這樣成功的設計,李俐慧老師在接受訪談時,提及了她的想像與反思。她指出,過去的社會中,每個住家往往都會有一片空間,來作為社交休閒的活動之用。例如日本傳統民家會有稱為「緣側」的場域,用來招待客人以及「結緣」;過去台灣鄉下地區的騎樓,也能發揮相當的功用。

然而今日寸土寸金的都市化過程,這種社會性的生活空間逐漸受到壓縮;對需要更多社交性休閒活動的高齡者來說,這便降低了他們的生活品質。雖然說市區的公園多少還能發揮這樣的作用,可是把公園「景觀化」的設計模式,其實是會損耗它所能發揮重要功能。如果我們重新回歸使用者,透過他們的需求出發,我們才能真正設計出符合生活、提升生活品質的環境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