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5108

文章分享:


歷史區域社區生活環境營造之研究—以銀同駐地平台媒合在地參與為例

作者 / 黃一中


圖1:位於銀同社區內部巷弄的開山工作室。

Introduction

都市中的歷史區域為一個城市最早發展起源的地區,其中所蘊含豐富的文化資產,與當地民眾生活息息相關,也因此容易被忽視與散軼( 孫全文,2008:1-1 ) [1]。因應都市機能的變遷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歷史區域內多數的老舊社區發展停滯人口逐年減少,街廓內部亦出現越來越多長期閒置荒廢之場域,使得原本型塑歷史街區之空間元素劇減。另一方面,由於空間尺度廣大,推動時間長、保存與再生議題多領域且具專業性,致使目前歷史區域保存與再生工作的推動存在著以公部門與專家學者主導、民眾參與不易,以及過度偏重對外來者的觀光考量、忽略在地生活者的角色等問題(Chen, Lu, 2008) [2]。這種以觀光傾向,由公部門介入安排大規模外部活動進入的區內宣傳之模式,往往因缺乏在地居民的參與醞釀,對於地區發展的帶動僅限於當下短暫的效應,最後因持續運作困難而曇花一卸,而長期下來,居民對自身周邊的環境問題,變成一種習慣性由外部主導的被動式接受,更不易發掘由在地生活文化累積下所衍生之環境特質。然而,大範圍歷史區域再生的重點價值,正在於由生活中的住民文化與有意義的事件累積成共有記憶與價值(傅朝卿,2002)。藉由地區內新舊居民、在地組織的共同參與互動,有機會突破現今由上而下主導的模式,重新用在地生活者經營的角度[3],找出支持在地發展的資源來活絡街廓內的生活場域、帶入新的活動發生契機。尤其是媒合地區內不同專業團體自發性的經營,更能詮釋歷史區域環境再生中,自身生活文化內涵不斷創新及空間涵構重新活化之價值。

本研究以台灣最早發展的「台南舊城區」作探討,選取內含多條歷史街區紋理及鄰近多樣重要歷史空間之核心地區「銀同里」作為實際進駐研究對象,討論:(1)以常態性的駐地工作室運作協力在地社區活化內部空間資源,(2)媒合在地進駐店家共同合作參與地區環境營造,由這兩大主軸議題,分析駐地平台經營對於歷史區域生活文化推動與廓環境再生之效益。此一2研究將有助於推動歷史區域環境再生參與機制上的思考。


圖2:位於社區外部巷弄的「就是如此生活」工作室。

一、因應街區內部環境特質之空間媒合運作

為了掌握在地環境資源媒合之可能,本研究於102 年1 月至今,藉由「社區工作室」平台的建構,實質進駐「銀同里」內,嘗試從媒介在地資源,牽引社區組織、新舊居民、在地店家、專家學者一起參與合作,並從豐富多樣化的環境中,找出醞釀地區環境再發展之潛力據點,來重新啟動長期停滯發展的巷弄公共生活場域。透過駐地平台持續運作下累積之成果作分析,討論對歷史區域環境再生之幫助。

1.地區空間資訊的先期彙整及媒介

工作站進駐前期從日常性的環境調查中,逐步整理社區內的環境資源。先由地籍圖資清查,釐清各別土地產權屬性,並將銀同里內多數零星的空地空屋,分類歸納。社區於調查過程中,陪同社區領袖至現地觀察紀錄,除了提供地區背景條件與空間環境問題外,搭配區公所地政系統資源,共同建立閒置空間清冊,讓社區能確實掌握內部資源,配合駐地紀錄定期回報更新,確保街區內具活化潛力閒置空間資訊之正確性。另一方面,主動連繫溝通舊街區兩側現存之多數閒置空地所有權人,由工作室伴隨社區組織拜訪地主,針對空地使用做先期規劃,多次與住戶協商溝通,取得共識後,再經由里辦公室聯繫區公所一起代管或認養,讓私有土地或圍牆立面能即時搭配現有環境議題共同改善,轉換成可提供居民日常活動使用之公共屬性。


圖3:透過和社區住戶的溝通認養,重新營造巷弄特色景觀。

2.與在地社區組織軟硬體分工並進的環境營造協力

街區公共環境整備由社區組織與工作室合作,共同做整體性的檢視,評估當下可操作的據點,積極的申請公部門相關補助計畫提案。經常性的社區軟體活動,由文化、社會部門相關計劃持續支援;硬體的空間環境改造,則由工作室空間專業陪同社區一起策畫構思。不同於一般軟體活動、硬體空間各別執行的模式,平台嘗試將日常性活動計畫,間接整合至預定改造的巷弄空間內共同操作,也讓規劃背景的駐地團隊能同時進場參與討論,相互支援。前置設計階段,委託工作室以空間專業團隊的角色協助初步提案,期間與社區多次討論,逐步擬定硬體環境的改善方向。執行過程中,社區靈活的展現專長之回收資源創作、環保綠美化,以鄰里公共活動的模式,邀約周邊居民、社區志工共同出來參與施作。不單侷限於公部門補助,鄰近的學校單位、學術團體,透過駐點平台即時性的資訊傳遞與分享,讓有協助意願之團體共同融入平台內。


圖4:居民、工作室駐地人員、學生共同參與巷弄美化的工作。

3.由日常性的伴隨鼓勵周邊居民參與公共事務

駐地期間,藉由日常性的串門子拜訪,找出周邊居民共同有興趣的環境議題。從開山路35巷空間綠化的參與案例作分析,街坊鄰居因漸漸習慣於下午時段聚集於工作室周邊空間互動交流,開始自發性的利用空檔時間,整理自家放置於巷弄兩側的植栽。配合具備園藝專長的駐點人員的帶領,從共同澆水覆土、移栽等學習過程,形成參與環境綠化的行為共識。以至於後續社區申請巷弄入口意象綠美化改善之際,周邊居民慢慢有願意嘗試分享自身的植栽經驗,一起整理公共空間的花台景觀,關心自身住家外周遭,屬於大家共有的公共生活議題。持續的醞釀下,社區除了固定參與協助的志工外,亦帶動原本無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意願的居民有願意走出家門,共同參與維護公共環境。


圖5:居民討論住家周邊植栽狀況,社區的公共事務已經融入在日常生活當中。


 圖6:營造社區有興趣的環境議題,牽引居民共同動手營造巷弄間的綠化據點。

二、牽引新進駐店家之不同專業齊力參與街區環境營造

歷史區域不同於一般新興發展都市,內部蘊藏多樣的空間紋理及傳統建物元素,這些圍塑出來的場域,形成有別於其他地區,獨一無二的場所氛圍。過去,在都市發展的變遷下,歷史區域內多數的社區趨向老化、住戶外移,造成街廓內多數閒置老房無人管理,老街周邊的建物元素毀損嚴重,逐年銳減。而近年來,隨者舊市區公共空間維護整理及民間舊建物空間再利用的趨勢下,開始有越來越多外來新店家進駐社區,除了各別的商業考量,部分亦因認同在地的歷史區域的生活場域,選擇舊街區定居落腳。新進駐店家藉由各自的專業生活於社區,但多數因侷限於對地區現況環境的認知有限,缺乏一個與在地居民彼此互動之管道,亦不易與在地組織有所交集。回歸在地參與環境再生的精神,在於隨著不同區位型態與推行背景,反映出生活共同的經驗累積 ( 參與式規劃設計技術手冊,2005,47 ) [7]。因此,駐地操作的另一項重要探討議題,在於如何以牽引不同作用的在地專業團隊,透過平台交流建立對社區發展整合性的環境視野。


圖7:在地店家與里長討論巷弄公共環境改善構想。

圖8:店家串門子活動,參訪彼此店面與社區據點。

1.搭起社區與進駐店家互動橋樑

社區駐點平台內交流之店家如下:(1)「墨趣」設計工作室、(2)「木子到森」木工工作室、(3)「廣角」咖啡店和攝影工作室、(4)「順風號」老屋餐飲店、(5)「陋室」文創品店、(6)「路神」餐飲經營、(7)「杯子」茶飲店、(8)「文章」個人工作室 (9)「五蘊室內」藝文工作室 (10) 許家碩建築師事務所 (11)「小平方」住家茶店、(12) 0628 早午餐店等店家、(13)「聚珍台灣」文創店、(14)「白做」服飾研究所、(15) 「M&M」音樂廚房、(16)「0628」早午餐店、(17)「小銅鍋」。老屋牛排館、藉由駐點平台的運作常態性的互動模式主要分為三種類型:(1)日常性拜訪、( 2 )定期性的平台聚會與經營經驗分享、(3)聯繫社區組織共同討論。工作站駐點前期,經由平日的拜訪問候,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交換進駐社區緣由和鄰里居住環境之看法。藉由定期平台聚會、活動相互認識,從彼此間的專業項目,到分享社區生活經驗(圖7)。涉及住家周邊環境部分,也同時邀請社區領袖共同加入研討,共思改善對策。就觀察,店家之間從原本無任何互動,開始逐漸有活動上交集且互相關心,身處社區內不再是孤立個體,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 圖8 )。


圖9:銀同遊逛地圖,標記出環境據點和店家位置。

圖10:由駐點工作室、社區帶動的店家媒合討論。

2.巷弄公共環境營造參與回饋

透過平台定期性聚會,新舊住戶和社區組織能立即的掌握近期的街廓環境狀況問題,從逐漸瞭解各自所在周邊的公共環境,觸發共同營造自身周邊環境的機會。駐點期間,工作室以「串5聯」社區內特色空間,建構巷弄內遊逛元素為主題,凝聚大家齊力營造巷弄環境之共識。過程中,平台內交流的店家,有機會提出街區整體環境的看法和期許,同時藉由參與社區當下著手的地區公共環境改善與地區活動歷程,慢慢找出能活用自身專業,協力之定位。本研究駐地期間,「墨趣」、「順風號」、「廣角」店家,便以社區新住戶的身分,主動參與社區現行活動及公共環境整理計畫。「廣角」直接從自身的攝影記者專業紀錄協助社區活動紀錄、「墨趣」三位設計師以空間規劃專業指導社區施工監造( 圖11 )、「順風號」搭配社區擅長的資源回收創意一起型塑入口意象( 圖12 ),並於居民參與巷弄環境美化活動之際,主動提供餐點給社區志工及周邊居民共享。持續互動下,店家開始自發性的帶入不同周邊資源和社區團隊搭配,齊力參與環境營造。


圖11:「墨趣」設計協助社區環境改善設計施工。

圖12:「順風號」引路牌結合社區製作的回收風車。

三、小結:駐地平台醞釀下在地專業的公共參與

歷史區域的舊街廓社區,除了定期性的公部門補助計畫外,透過駐地工作室參與平台的醞釀,社區內不同團體有機會共同瞭解、參與地區環境改善運作,並從各自不同專業,帶入外部資源進入平台內分享。駐地的空間專業團隊從日常性的巷弄環境觀察中,試著伴隨社區共同找出不同據點內,軟體和硬體議題發展之機會,透過工作室空間日常性對外開放和居民對話,整合不同面向的空間資訊,使巷弄內長期閒置之空間重新浮現媒合活化的契機。另一方面,透過持續性的軟體平台經營,讓原來潛藏社區內部的人、事、物,多元的空間環境訊息得以彙整,逐步架構整合性特質的在地環境網絡。

圖13:一般性模式與本研究探討之駐地平台帶動地區環境營造模式對照圖。

就本研究觀察,長久的默契下,除了讓帶頭推動的社區團隊能精確的掌握資源外,在地生活者、進駐店家、亦能直接的透過平台機制分享空間資訊,進一步容納不同專業範疇,成為地區環境營造共同參與的一份子,持續表達對於自身生活周遭環境的看法。換句話說,地區生活者由下而上提出需求,透過平台一起參與歷史區域的街廓環境營造,相較於公部門單方面指派或僅侷限於某特定項目,直接委外發包由上而下之模式(圖13左),駐地平台整合之社區,透過聯結機制,當下有機會迅速的活用周邊資源來回應,從日常互動的夥伴中找出適合搭配輔助之對象和手法,多元的囊括不同專業置入平台內支援(圖13右),擴展可照顧之範疇來因應動態過程中各階段面臨的挑戰。部分在地居民也從原本被動接受補助的態度,逐漸轉換成有意願主動參與關心周邊的公共環境,並共同討論型塑自身巷弄特色的資源因子。藉由社區駐地平台持續性的醞釀,讓更多在地團體能自發性的參與其中,集體展現屬於自身空間特質的生活環境營造,作為延續歷史地區環境再生及生活文化持續發展的動力。

References

[1] 孫全文計劃主持( 2008)。《台南市赤崁文化園區歷史區域文化資產保存及活化計劃》,規劃報告書。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2] 陳世明 ( 2009 )。府城舊城歷史區域保存與再生現階段的推動策略。2009 府城舊城歷史區域保存與再生論壇。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3 ] Lu, C. (2013) .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Historical area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Organization .

[4] 翁金山( 2000 ),《台南市都市設計規劃綱要之研究-3.都市紋理暨型態的建構》

[5] 陳世明 ( 2011 )。台南文化首都生活文化營造研討會。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6] Nahoum, C. ( 2001).Urban planning conversation and preservation.

[7 ] 內政部行政院 ( 2005 )。參與式規劃設計技術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