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708

文章分享:


當設計走進地方:九州大學藝術工學研究所池田美奈子老師分享側記

作者 / 郭怡棻(「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網站資料庫維運與推廣計畫專任助理)

當「設計」走進地方、步入社區後,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是透過「設想」和「計畫」帶來地域景觀、產品型態、服務設施的美感與實用程度的提升,還是帶著問題意識和在地視角進入,在嘗試解決地方問題的同時,也促進了人與人的連結、資源的永續利用,以及居民生活品質的改善呢?

去年(2023)年1月,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辦公室訪日期間,曾邀請九州大學藝術工學研究所未來共生設計組池田美奈子副教授分享她在教學與研究過程中,帶領設計專長的學生走入地方,和在地居民、職人共同協作的經驗。她豐富的實作經驗,能展現設計之於地方的意義,也說明大學與社區攜手協作後,可能帶來的改變。

池田老師的專長為傳統工藝、設計理論、情報編輯設計等,長年關注「生活文化設計」議題,致力於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方式結合,以保存舊有的技藝和文化,也讓融舊鑄新的器物能在當代生活中持續為人們使用。這次她分享的四個地方設計案例中,前二個即是關於地方工藝與設計結合的實踐經驗。


圖:池田美奈子老師分享自己將設計帶進地方的經驗。

為傳統工藝注入新生命

首先是在生產「小石原燒」的福岡縣朝倉郡東峰村,池田老師帶領學生與當地的職人、窯場,以及工業設計師城谷耕生合作,在2007年一同執行「Coccio」(義大利文,陶器、碎片之意)計畫。這項計畫由調查起步,從「社會」及「技術」角度切入,聚焦在四個面向:小石原燒職人的生活起居、陶器生產環境、食與食生活、食器。在實際掌握了小石原燒的生產現況、職人生活樣貌、工藝技術發展進程後,進一步與日本當代的飲食文化結合,協助小石原燒研發符合新時代需求的食器。

受日本民藝運動者盛讚具有「用之美極致」的小石原燒,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傳統「半農半陶」的生活型態至今猶存。這裡的窯場多半是由世代相傳的職人家族所經營,親族、鄰里關係緊密,村子裡還保有各家親友一起共食分享的傳統。日常起居中,孩子往往食用的是自家種植的作物、使用長輩製作或傳承的陶器。加上小石原燒的產品主要是大量製作的食器,售價實惠,是一般人能夠負擔得起的生活用品,職人的收入也相對穩定。如此安穩和樂的社會與經濟型態,讓小石原燒的下一代長大之後願意繼承家業,繼續半農半陶的生活,這是異於其他後繼者不足的工藝產地之處。


圖:小石原燒的一項傳統特色是利用「飛鉋」技法,在器物上呈現出有韻律的波紋(如圖片上方的三個器皿);這些富有實用之美的日常器皿,為小石原燒職人帶來穩定的經濟收入。

相對於小石原地區的共食習慣,現代人因為社會變遷、生活方式改變,獨食、速食、飲食西化成為常態,這項計畫希望經由餐具的設計,重新喚回人們團聚共享料理的記憶,感受一起飲食談笑的樂趣,為當代生活帶回共食的體驗。所以在製作小石原燒的新食器時,團隊和職人特別保留了當地的素材(如土壤、釉料),運用傳統的轆轤製造方式,並且在系列食器的形式設計上,特別注重能「長久使用」與「相互分享」的功能。

以此發展出的作品,包括能讓人們共食分享的三個或四個圓形組成的大型餐盤,也有能夾取盛裝不同菜餚的碗盤,還有喝咖啡、吃甜食,令人愉悅放鬆的點心餐具。而多個圓形組成的複合式餐盤,在製作上並不容易,經常會出現裂損的狀況,因此十分仰賴小石原燒過往製作大碗盤、大陶甕的傳統技藝。點心盤、咖啡杯設計的靈感,則來自於小石原居民的日常喜好,儘管有時製陶作業忙碌而匆匆扒飯就是一餐,但每日卻會有1-2小時的點心時間,讓眾人可以充分放鬆和交流。


圖:透過與居民密切互動後,所設計出來的「Coccio」系列器物。

池田老師指出,「Coccio」計畫後來以展覽的形式在福岡、東京、義大利等地公開,希望將這種不只是設計提案,也是與當代社會對話的「生活提案」概念和更多人分享。同時也期待,透過新食器的製作與背後在地文化的深度研究,能引領更多人到小石原去實際體驗當地的風土、工藝產業及生活方式。

另外,池田老師的研究室也曾與八女的地域文化商社「鰻魚的睡窩」、福岡的設計工作室「Nakaniwa Design」、八女市商工會合作「JIGU」計畫。將八女地區製作佛壇所需的六種雕刻、塗漆等傳統工法,轉化應用在餐具製作上。這項計畫的構想是因為現代家庭越來越少能夠有擺放大型佛壇的空間,因此若能將佛壇的工藝技術詳加考察,轉而運用在製造眾人常用的餐具上,就能將這些技法、造型、工具使用方式等實際保存下來,也能讓更多人認識八女的佛壇製作工藝。


圖:福岡縣八女市出產的佛壇已被日本政府指定爲國家傳統工藝品。

跨域設計在糸島

除了在地工藝與現代生活結合應用的研究議題外,池田老師也分享她在糸島參與的兩個社區設計方案。糸島市位於福岡縣西部,九州大學在當地設有校區,2006年開始與糸島市締結合作協定,希望運用雙方資源共同解決地域課題,也讓居民與學生能彼此交流學習。池田老師參與的是由Toyota公司主推的微型電動車C+pod社區設計計畫,這也是糸島市與企業、民間組織、九州大學合作,關注在地交通移動議題的「美好城鎮未來計畫」(よかまち みらい プロジェクト)的其中一個項目。

C+pod車長249公分,僅供雙人共乘,每次充飽電後能跑150公里,最高時速為60公里。原先僅販售給學校、社區或公司使用,能作為高齡者、觀光客、都市居民的短程代步工具。Toyota公司的規劃是向糸島市小學生募集2,200幅以糸島景色、生物或未來交通工具為主題的畫作,再透過九州大學設計學院學生協助設計完稿後印製在車身上。這些車身具有在地特色圖像的C+pod設置在糸島市的幾個公共據點,提供遊客、居民租借使用;當C+pod奔馳在糸島的道路上時,路人們都能看到本地孩子充滿童趣、富有想像力的創作。池田老師指出,這種儘可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參與的共創行動能刺激在地,讓居民重新發現自己居住地的美麗和魅力。


圖:九州大學設計學院學生與糸島市小學生合作,將糸島的主題畫作塗裝在電動車上。(來源:よかまちみらいプロジェクト臉書粉專)

池田老師還參與了一項正在進行中的「糸島免疫村」(Itoshima Immune Village)專案,這是由醫學、資訊工程和設計學門合作,以糸島地區作為研究場域的大學跨領域專案。希望透過跨學科的實證研究,了解人們日常的飲食、清潔行為、生活習慣等如何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與疾病預防。在規劃藍圖中,村子以「免疫」作為關鍵詞,裡頭分布著觀光設施、研究實驗室、藝術創作空間、商店賣場……,往後能夠在此實地進行及研討關於免疫的研究、研發及販售免疫的農漁產品及服務,並且展開免疫相關的共創藝術活動等。

池田老師在專案中主要負責社區設計的工作,透過研討會、演講、展覽、工作坊的舉辦,將設計概念帶進社區,鼓勵居民參與共同創作(co-design),也帶動社區認識所處環境、增強健康意識,以促進行為改變。

例如人體的免疫力與攝取發酵食品有關,未來她想以「發酵」為主題,關注在地生產的清酒、味噌、醬菜等製品,並邀請藝術家、科學家與居民一起創作,發展如NukaBot(ぬかボット)這樣的作品,能夠透過電子感應器觀測米糠床裡微生物活躍狀態,又能以語音和人們對答,提醒製作者何時該伸手攪拌、何時該取食,讓使用者能夠客製化個人專屬的米糠醬菜。如此藉由藝術與設計的引入,將抽象的免疫概念可視化、具象化,一方面讓人們得以感知自己和細菌、環境的關係,另方面也讓富含風土因素的發酵相關產品獲得創新發展的機會。

雖然糸島免疫村這項跨領域協作專案能讓大學不同專業學門一起分進合擊,提升區域健康福祉,不過池田老師也特別指出,因內容牽涉到人體生理研究與個人健康資訊等隱私,尚有研究倫理的問題需解決。

為解決問題而生的設計

歷經Covid-19疫情的考驗,人們對於防疫、免疫的渴求更勝以往,醫療服務、健康產業的發展也在先進科技和人工智慧的輔助下,不斷突破、屢屢創新。然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從池田老師的分享中,我們可以初步看到為解決問題而生的設計,於糸島免疫村或美好城鎮未來計畫中,透過發酵的主題共創、車身彩繪方案,扮演連結人與人、人與環境的角色。

而在面對傳統工藝文化衰退、後繼人才不足的問題時,設計又化身為傳統與當代的溝通橋樑,在深入調查傳統工藝發展源流、完整記錄技藝工法的同時,也顧及當地職人的收入經濟、生活作息、社交網絡等社會性因素,不加偏廢,並從中找尋和現代社會能對接的方式。如此一來,不僅有機會延續傳統工藝的生命、振興地方的產業,更為現代人們的生活注入美感和想像力。

「設計不僅是產品的外觀與感受,設計是產品如何運作。」蘋果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曾如此說道。當設計走進地方,激盪出的火花與攜手合作的成果,絕非僅止於賣店裡外觀設計精美的物產、生活空間中宜人舒適的景觀,更重要的是在地方日常的韻律中,透過設想和計畫來調和人與人、人與土地、人與萬物,進而尋找出和諧共生的永續運作新模式。這或許也才是池田老師任職的九州大學藝術工學研究所,創設未來共生設計課程,鼓勵師生走入地方、進行社會實踐的原因吧。


【延伸閱讀】

那些超乎想像的在地實踐者:「九州地區的地方創生與社會實踐」 交流經驗

在小濱的這些人:循環於溫泉小鎮的設計力

為地方帶來「創造力資本」的BEPPU PROJECT

地方產業疫情求生記:柳川藩主立花邸「御花」和夜明茶屋的突圍之道

建造一座「大家都能來玩的公園」是對未來的投資——Maruhiro的工藝創新和公共價值創造

用開店為地方注入元氣:串起移居支持系統的「鯨魚的鬍鬚」

鑿出地方的「光」:以社群之力打造永續觀光的嬉野茶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