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643

文章分享:


女性書寫與書寫女性—— 《中城浮世繪:生活劇場裡的女性圖像》新書發表會側記

作者 / 王若楠(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前東海大學人社實踐計畫故事組成員)

東海大學故事組將執行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期間,由跨科系的教師及學生組成團隊,以舊城女性的生命故事與城市記憶為主題,進行了一系列的採訪,並將報導集結起來,在2023年11月出版了《中城浮世繪:生活劇場裡的女性圖像》 一書。 2024年1月7日午後,故事組的成員們再次回到計畫實作場域、也是這本書的起點:臺中中區,並在創立於1927年,曾是全臺最大的漢語書局,也是當時的文化藝術重鎮的中央書局舉行 新書發表會。

發表會由本書作者之一: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高禎臨,及在文學與學術間切換聲調自如的作家言叔夏進行對談,一同分享女性的生命經驗與文學書寫之間的關係,並論及何以透過女性作為認識地方的載體、書寫與出版的社會實踐意義,還有這本書的編輯概念等面向,進一步與讀者共享大學團隊的舊城採訪行動、報導書寫、透過出版延續計畫意義的經歷 。


圖:高禎臨老師(圖左)與作家言叔夏(圖右)以書為引,暢談「日常與永恆:女性書寫與書寫女性」。

生命中的第一個文學文本:母親

高禎臨老師先以與母親之間的日常談話帶入討論,提及媽媽經常在對話中反覆敘述過往的生活記憶,更期盼身為中文系教授的女兒可以將她的人生遭遇寫成傳記。雖感嘆母親生命力量的豐厚與記憶力之佳,但她從沒想過真的把母親的人生寫成書;反而直到這幾年,因參與採訪 讓她傾聽到各種不同身分年紀女性的故事,才回過頭來更能理解母親的心事,與每一個女性值得被書寫的理由。

作家言叔夏提到過往的文學座談多單純以文學創作的角度切入,但很少在相關的文學活動現場看見年紀比較大的女性,包括自己的母親也未曾參與自己的新書發表會。除了驚喜於在今天這場聚會看到各種不同年齡的女性,同時也讓她想到,從母親角度認知的女兒及創作者身分的自己,似乎是存在一段距離的。

言叔夏回顧童年時期,台灣興起家庭代工風潮,母親為了工作不被打擾,規定她要午睡。當時母親的房間是鎖上的,但言叔夏卻在某天發現,爬上書架能翻過牆壁,潛入母親的房間。小時候的她對於這個「午休時的遊樂路徑」感到非常驚喜,躡手躡腳地搜索翻閱母親的床頭櫃,在冬天厚厚的棉被深處中找到了一本日記。她笑稱:「那本日記應該是我人生中第一本閱讀的文學作品。」這部婦女的心情寫真日記所描繪的,是母親第一人稱角度的內心活動,包括母親與父親的關係、如何看待家庭、事業起步時卻懷孕的掙扎等等。言叔夏被這個「自己完全不認識」的母親震撼不已,更為深刻地得悉那是專屬於母親她個人的書寫。

除了母親的房間,言叔夏記憶中關於家鄉在地女性的空間便是美容院。印象中當時許多男性從家中出發上班後,留在家中的女性便紛紛轉移並聚集在美容、美髮相關的場所。未婚女性的工作,似乎也與美容院息息相關,如言叔夏母親婚前的工作正是理髮院學徒。言叔夏的姑姑們在住家的隔壁開了一家美容院,母親經常到她們的美容院「串門子」。因此,言叔夏有著一大段這樣的記憶:在美容院中,一群居住在附近的阿姨彼此聊天,十分熟悉。美容院裡有許多報章雜誌,言叔夏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名為《愛情青紅燈》的雜誌,專門報導婦女的相關生活,像是與先生的婚姻狀況、婆媳關係的問題,更有筆友交誼的專欄,讓她早早地看見婦女的許多困境。

偶爾母親因買菜的緣故,會將小孩寄放在美容院。言叔夏回憶道,幾乎所有的童年玩伴都在美容院認識,這個空間不僅具備理髮美容的功能,更是當地婦女們的社交場合兼「托兒所」。空間內四處飄散著洗髮精的芳香以及燙頭髮化學藥劑的各種味道,但言叔夏現在卻覺得這些味道象徵著一種「親密」。美容院中物品的意義也變得微妙,例如姑姑責打自己時使用的工具:扁梳及針梳,被責打後姑姑用以安撫自己的那些來歷不明的髮油,都成為記憶中溫馨的存在。

對於美容院這個僅次於自家以外最熟悉的場所,言叔夏說,這是一個曖昧、界線不清的空間。 對姑姑來說,美容院是她做生意的營業場合,她與客人在此建立起買賣與朋友的雙重關係;對言叔夏而言,這個空間掌權者是自己的親人,但她同時也需要與其他小孩同伴玩耍交際。美容院有趣地結合了私領域與外在聯繫,類似的空間現今或許已不多見,卻是那時代專屬於女性,融合生命中各種美好時光的場所。 


圖:活動現場展示東海大學故事組團隊製作的中區故事小報與小卡,供讀者取閱。

舊城承載了女性的人生,而她們的人生也豐富了城市的身世

談到何以以女性作為採訪和書寫的主體,高禎臨提到:中區可被探討的議題豐富,如歷史、經濟及城市發展等等,但在一次與長者談話的過程裡發現趣味之處:男性長輩相對較為寡言,但女性長輩在得悉計畫人員希望了解舊城區的歷史與人文後,她們便將記憶中大大小小的事物,毫不吝嗇地分享;如童年時期她們在清澈的綠川、柳川玩耍、洗衣,或過往繁華的中山路是各種店家匯集之處。這群女性長輩有著極為驚人的記憶力,生動地講述著事件發生的細節、事發當下的心情感受,談話中同時也帶出了一幅幅的城市空間圖景。

或許是因為以往傳統的家庭分工,使女性需投入更多時間與心力在料理家中日常,因此與城區的連結更為頻繁 。高禎臨以自己為例,女性必然擁有一幅屬於自己的「城市生活地圖」,例如某家特別喜愛的花店,修理鞋子、修改衣服的店舖,購買蔬菜、水果的特定攤位等,在日常裡慢慢建立許多自己專屬的行走路徑。而這些路徑不僅屬於個人,也可能與其他人的城市路線有所重疊,理由正是因為「我們」同處一個時空環境之下,同在一個城市裡生活。

在採訪這些中區女性的過程裡同樣也發現,她們的記憶內容不僅僅是個人的,也包括家族記憶、店家產業的變化、城市的興衰起落。傾聽的過程中,畫面猶如植物般不斷地滋長,長輩們的足跡逐漸勾勒出一幅多元的中區生活地圖。即便無法探究回憶的正確性,或是否因個人喜好而詮釋偏誤,但無可否認的是舊城承載了她們一長段的人生,而她們的人生也豐富了城市的身世。

書中訪談了來自不同年齡層、生活在臺中舊城區女性的生命故事。這群日日在舊城生活的尋常女子,既展現一種專屬於她們個人生命的意志,同時引領我們想像幸福好生活的可能樣貌,譜出獨特生命樂章的姿態。書中的受訪者大多有著她們對於某種價值的體現,如玲子堅持經營專唱日語歌的卡拉OK店,提供一個固定舞台,讓長者在歌唱的過程中獲得生活樂趣。蔘藥行老闆娘在這個醫療發達、保健食品盛行的年代,依舊風雨不改,穿著一身旗袍開業,展現體面的老闆娘形象。以外人的角度來看,或許會提出疑問:這些「夕陽產業」或者來自上一代的「包袱」,何以中區的女性會選擇繼承及支持?她們的答案是:家族、親人與人際情誼,就是她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也是令其選擇繼續在此生活的原因。

高禎臨回想起母親也有類似的價值觀念,一方面在各種身分裡穿梭忙碌,然而無論日子有多忙碌或也曾經窘迫,她始終讓自己和孩子維持得體的樣貌裝扮,生活的品質及美感是永遠不可割捨之事。臺中中區以往是熱鬧的摩登之處,也是一個娛樂的地方。來到現場的受訪者之一的姜奶奶也於採訪中透露,自己重視生活品質,會帶著小孩體驗生活、品嘗美食、踏青野餐,都是一種對生活品味養成的薰陶。從中我們可以看見生活有不一樣的質地,不僅僅侷限於物質層面,而是一種豐富而享受的生活趣味。這些女性的生活品味與體會,就像《中城浮世繪:生活劇場裡的女性圖像》的線裝書形式一樣,從細節處織構出個人與家庭的動人篇章。

閱讀生命故事,看見人生的多種圖像

多數文字資料在介紹一個城市歷史時,多半偏重政治經濟、重大事件、名人事蹟的介紹,卻忽略每個地方也必然包含那些在地的平凡百姓。然而群眾的生活往往更能說明一個時代的總量,其在城市裡移動的軌跡、日常的印記,成為一幅幅浮世風景,是我們用以建立城市生活史的依據。

在對談之後的分享時間裡,曾經參與計畫的同學們一方面感動書籍成果的出版,也憶起採訪時的點點滴滴。有人提到因爲田野採訪得以傾聽、感受各種不同生命個體的人生故事而因此更能滋養自己,增加生命的厚度;也因為看見不同女性角色的處境,更能尊重和理解他者的選擇及價值觀。由於受訪者的年齡與身分各異,包括長者、遊民、移工及年輕女性等,她們多姿多彩的故事,使得參與書寫的我們能以稚嫩或好奇的目光凝視她們生命經驗的機會,從而反思如何看待自己的性別與多元的身分,也隨著時間向前逐漸長成一個相對自在的個體。

時光在流動,《中城浮世繪:生活劇場裡的女性圖像》的出版便是 用文字刻劃舊城女性的容顏,留下中區精彩獨特的記憶,相信也能成為讀者生命中歷久不衰的養分。


圖:本文作者與高禎臨老師、受訪者姜奶奶母女合照。


【延伸閱讀】

女性的日常,舊城的永恆:《中城浮世繪:生活劇場裡的女性圖像》出版紀事

生活即藝術,日常作為展演──城市故事櫃的行動意義(上)、(下)

說故事的人──以多元敘事力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方式(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