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162

文章分享:


讓邊緣成為社會創新的起點:記日本九州南部地區的地方創生參訪經驗

作者 / 余炘倫(「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推動與協調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為了解活躍於日本九州南部地區的地方實踐者、地方創生團隊如何透過海洋網絡與連結的優勢,來串聯與經營地方社群、進而打造同時具備地方特色與SDGs、里山/里海等普世價值的地方創生行動方案,2023年6月26日至7月3日間,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辦公室、教育部USR推動中心,及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的部分成員學校,共同前往日本九州南部地區參訪。8天的行程一共參訪了11個組織/單位,主題涵蓋團結經濟、藝術創生、弱勢邊緣社群服務創新、橫/縱向社群組織連結等地方營造過程所涉及的重要議題。 


圖:九州南部地區地方創生參訪行程。

奠基於海洋性格的地方創生行動

以地理位置來看,九州南部地區緊臨東中國海(東海),為日本循海路來往中國、東南亞,甚至歐洲大陸的交通樞紐。本次參訪的地區屬於江戶幕府時期(1603-1867年)的薩摩藩(今鹿兒島縣)與熊本藩(今熊本縣與大分縣一帶)。此地區與長州藩(本州最西部,今山口縣)、土佐藩(四國南部,今高知縣),和佐賀藩(又稱肥前藩,今佐賀縣與長崎縣,位於其中的長崎市是江戶鎖國時期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同屬德川幕府政權南方的邊陲地帶。

從海洋網絡連結的視角來看,這些「邊緣地區」反而是日本來往朝鮮半島、中國,以及歐洲大陸的重要航路位置。17至18世紀,歐洲的工藝品、東南亞的香料、中國的生絲及臺灣的砂糖、鹿皮都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中介,經此航道輸入日本,也是江戶政權在鎖國時期持續與歐亞交流,獲取國外知識、文明的重要管道(羽田正,2018)。


圖:江戶幕府時期日本南部地區藩國地圖與本次地方創生參訪行程。

依憑著海洋網絡的連結,生活在這些「邊緣地區」的人們比日本其他地區更早開始接觸外來文化,並發展出獨特的海洋性格:其行動思惟面對東海(海外)而非東京(內陸),並且不拘泥於自身所處的地域文化及當下的時間性,而是尋求跨域間相互資源共享、交流,為未來50到150年的願景實現打下基礎。

舉例來說,1865年薩摩藩曾不顧幕府的鎖國令,派遺19名藩士從西海岸的甑島偷渡出航,經香港至英國留學,其中包括後來擔任明治政府外務卿、文部卿及元老院議長的寺島宗則。他在留學期間成功遊說英國政府支持薩長同盟的倒幕派,以對抗法國政府支持的幕府派。此外,明治政府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禮、大阪商工會議所初任會長五代友厚,以及東京開成學校(東京大學前身)校長、東京博物館館長畠山義成也都是此批赴英留學的薩摩藩士。他們將西方的現代文明帶回日本,在日本的現代化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倡議與推動角色,被稱之為「黎明日本的原動力」。

而15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仍可以看到懷抱著鄉土愛的地方實踐者們活躍於此地,繼承著如此的海洋文化性格,開創了九州南部地區特有的地方創生行動特徵。即便面對著當代少子化、地方文化衰微等即刻的現實問題,他們想像中的「地方」仍不只包括自己當下所身處的地域,而是希望藉由海洋的交通網絡連結,讓舶來品、外來文化經由跨文化之間的調適與融合,與本地既有的事物、文化相互結合,以創生新事物的組合來推動地方發展。在他們眼中,地方社會的生活包含了各種繽紛而多元的樣態,一方面經由海洋的連結相互交流共享,另一方面也個別自立發展、分棲共生。

同時,受到當代多元文化主義的影響,本次拜訪的地方實踐者們雖然繼承了明治維新時期的海洋文化性格,卻也發展出許多與維新志士們不一樣的行動方式:訴諸和平手段,以當代科技或媒介來重建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同時,他們並未全然以普世文明價值來取代本土傳統文化,而是希望藉由兩者在地方的嫁接與融合來促成社會團結。

表:當代九州南部地區地方創生行動與明治維新的比較

在此脈絡下,本文將從「網絡連結、團結共伴」、「邊緣創新、朝向未來」、「面向海洋、分棲共生」三個相互交纏的行動特徵來闡述這些活躍於當代九州南部地區的地方創生者所呈現出來的行動特色。

網絡連結、團結共伴

在人類的文明裡,海洋是包容、流動,與串聯異質社群的重要媒介,因此,網絡與連結是海洋文化性格中很重要的價值觀。日本經濟史學者川勝平太就主張,相較於以排他性、競爭性的土地私有制為基礎的大陸史觀,海洋史觀更強調以島嶼和海洋構成的「多島海」為座標軸,來理解不同地域、文化,與社群如何在交流過程中形成物產、觀念、生產技術等文明發展元素的複合與調適,來帶動生活革命,以構建相互連結、團結的分棲共生網絡。

這次我們所拜訪的地方創生實踐者們大多數是「薩摩新興領導力論壇」(Satsuma Emerging Leadership Forum,簡稱SELF)的成員。這個位於鹿兒島的非營利組織由36位不同行業的工作者所組成,包括南極觀測隊研究員、大學老師、銀行家、水產加工社長、旅館經營者等。然而這群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成立NPO,而是先藉由露營與合宿活動來創造短期共同生活與交流討論的空間,讓鬆散的異質人群可以經由對話討論和共同活動來組建伙伴網絡,並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各種可以實踐的提案,再一起去執行。

延續這樣的精神,他們自2022年起進一步把行動擴大成開放式的「薩摩會議」。這個會議定位為戰略性會議,一如成員River Bank森林學校的負責人坂口修一郎先生所言,其目的是為了效法150多年前的維新志士,藉由當代的行動來打造未來的世界。因此,這個會議每年都談一樣的主題:「為了150年後的世界,我們現在應該要留下什麼?」在這個主題之下,開啟歷史、文明、革命、資本主義、勞動與日常生活、旅行、媒體、社會變革、都市設計、地域文化經濟圈、循環、文化觀光等開放式的分論壇,邀請日本各地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民眾一起來討論,針對地方近身面臨的問題,設計出在日常生活中即可實踐的解決方案,並且在會議後相互支援,落實行動方案。SELF的代表理事古川理沙小姐用「超人力霸王」來形容這個組織的伙伴們:平時各自忙各自的事,但是當地方有需要的時候,就會視當下需要集結起來一起行動,解決問題。

邊緣創新、分棲共生

藉由海洋的連結來形成團結而多元的伙伴社群,讓人們可以重新用多元的網絡視角來看待世界運作,同時也讓那些過去不被陸地主流/中心文化所重視的邊緣海上民族、漁民、商人,甚至海賊能夠重新煥發光彩,成為創新主流文化的重要力量。這也是本次參訪中我們所看到的地方行動特色之一。 

譬如自1973年開園的菖蒲學園,目前包括三個事業主體:身心障礙者自立支持事業、文化創造事業,和地方交流事業。學園擁有劇場、陶藝、布、和紙、木工四個藝術創造型工坊,是一所陪伴智能與精神障礙者的社會福利措施兼庇護工場。園區內的「設施使用者」[1]可以按照自身的興趣及身體能力選擇要進到哪個工坊進行自由創作,而學園也會協助將其創作出來的作品適度地商品化,以此作為與社區居民互動的媒介,另一方面也協助創作者延續藝術創造力。

「藝術創作」是菖蒲學園各種工藝作坊的重要元素。園方認為,工坊的作品不能僅為了迎合主流社會的審美眼光及商品標準而做,否則就容易以一個「共同標準」來區辨品質優劣及手藝好壞,讓設施使用者之間或職員與設施使用者之間產生上下階級關係。因此,以「藝術創作」來定義設施使用者所創作的工藝作品,才能讓設施使用者可以盡情、自由自在地發揮創作能力,不受任何標準的限制。同時,主流社會的人們也可以透過設施使用者創作出來的作品更加認識、了解他們的想法,進而拓寬自身對既有事物的想像侷限,甚至去挑戰主流社會對於「正常」的定義。

園方並未將設施使用者所處的邊緣角色視為人格或身心發展的「障礙」.反而將其視為創作、創意發想的起點,並且不斷思考園區所提供的各項服務設施是否能夠帶給設施使用者幸福,以及幸福、正常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園方認為,與其引導設施使用者去適應主流社會所定義的「正常」道路,不如創造一個空間(如劇場、工藝作坊),讓各種不同身體狀態的人們都能夠充份發揮他們已經有的能力或是他們所具備的特質,甚至反過來拓寬主流社會對於「正常」的想像,讓社會更能涵納異質群體的差異性,創造一個彼此和諧共存、分棲共生的多樣社會。

類似這種不將自己所處的邊緣、弱勢位置視為缺點,而是以此作為創新的起點,創造意義流動、差異包容、多元發展的精神,正是海洋文化性格的具體展現。

面向海洋、朝向未來

這次的參訪行程中,我們也拜訪了許多依海而生、行動朝向海洋、不拘泥於當下成果,專注於為未來的願景實現構築基礎的地方實踐者,例如甑島列島Island Company社長山下賢太先生所提倡的「鹿兒島離島文化經濟圈」(Rito Lab)構想。山下社長希望用「一片海洋」(東海)的意象來連結鹿兒島縣內南北橫跨600公里、28個離島的地方工作者,藉由相互合作,共同經營旅宿餐飲、開發地方特產、舉辦漁師振興祭典、編輯地方雜誌、投入空屋再生等活動,打造小島共同體,讓各島可以透過相互的連結來創造糧食、交通、物流、醫療、金融、教育等面向上的自給與自立。

山下社長認為,這些同樣位於東海上的小島因為歷史發展的關係導致地域劃分及認同產生斷裂,過去同屬琉球王國的小島因為部分島嶼被江戶幕府時期的薩摩藩佔領,如今分屬鹿兒島縣與沖繩縣,而沖繩島又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美軍佔領的歷史而與其他離島產生了不同認同經驗。同樣地,同處東海的韓國濟州島與臺灣島也因為歷史發展的關係而產生截然不同的島嶼經驗。

然而,對山下社長而言,海洋並沒有將這些島嶼分隔開來,反而是將它們連接起來。因此,他所著眼的地方創生並不只有包括他所在的甑島,而是希望透過離島共同文化經濟圈的倡議,讓這些擁有不同認同經驗和歷史發展過程,但同樣位於東海的島嶼,能夠重新藉由海洋產生交流與連結,相互支援、共同打造離島未來發展的願景目標。


圖:東海島嶼的斷裂認同與Island Company的東海島聯盟規劃。

結語

總結而言,不論明治維新或當代的九州南部地區地方創生行動,都是從薩摩藩、肥後國等南方邊緣海洋為起點而發動的。雖然這些地方向來不是日本政治的核心,但因為地理位置面臨海洋的交通要道,使得生活在此地區的人們比主流/中心的人們更能夠理解世界的變化,且不會受限於日本主體的視野。從海洋的觀點來看,他們認為,日本和世界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遷是連接在一起的,而當日本面臨社會、政治經濟上的困境,需要改變的時刻,他們也都勇敢地站出來,透過各種可能的手段,打破既成的框架和權力結構,來實踐創新社會的理想。

而邊緣是創新的起點,這些活躍於九州南部地區的地方實踐者/團隊,都試圖發揮海洋流動的特性,將自身的邊緣位置及想法視為改革主流社會問題的起點,透過網絡的組織串聯與實踐方案倡議、行動,帶領著人們重新去思考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主流,以及如何通過行動的實踐,創造出不同群體都能在此安居的環境,讓居民們共享快樂且有意義的日常生活。


[1] 「設施使用者」為菖蒲學園對園內所服務的身心障礙者的稱呼。透過此稱呼,園方希望避免社會主流群體對身心障礙者的刻板印象及歧視。

【參考書目】

Wikipedia Commons,2011,「江戶幕府的領土範圍」。取用日期:2023年7月27日,檢自: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1855_Colton_Map_of_Japan_-_Geographicus_-_Japan-colton-1855.jpg

Wikipedia Commons,2017,「九州地形圖」。取用日期:2023年7月27日,檢自: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eofeatures_map_of_Kyushu_Japan_ja.svg

川勝平太著、鄭天恩譯,2020,《文明的海洋史觀》。臺北:八旗文化。

羽田正著、林詠純譯,2018,《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跨國公司如何創造二百年歐亞整體史》。臺北:八旗文化。

【延伸閱讀】

離島不是孤島:Island Company的小島創生記

用「麻煩的事」重啟商店街凝聚力的天空之城保育園

養殖業的女性先鋒:深川沙央里與她的女力永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