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009

文章分享:


記社群移工劇場:海的彼方與遠方(上)

作者 / 卓欣儀(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海的彼方,是生活著的此處,也是日夜思念的遠方家鄉。」

在2022年開齋節的隔週週末,如往常一樣,三五成群的越南、印尼移工們在臺中火車站前廣場旁的平台席地而坐,不同的是,今天廣場中間出現一群身著印尼蠟染布的演員,只見她們將雨傘、紗布等道具佈置四周,劃出舞台的界線,在一旁的街友及街頭表演藝人們也好奇地投以注目眼光。在天色略為陰鬱的午後,彷彿呼應演出中打雷下雨的片段,本次舞蹈演出〈海的彼方與遠方〉,在主持人充滿活力地開場介紹後拉開序幕。

以藍色紗布在寬闊的廣場中圍出屬於舞者們的海洋,接著輕快的敲擊聲響起,譜出印尼人熟悉的爪哇童謠,舞者們紛紛邀請台下的觀眾共舞,彷若回到童年遊戲時光般快樂地玩耍--大家圍成圓圈、協力用小腿撐起平衡,然後跳躍。突然的雷聲打破歡快的氛圍,重拍如雨水掉落,匯積成海的樂曲,我們將抵禦雨水的傘化作小船,便殷殷切切航向了幼時無法企及的遠方。

第二幕劇開始,音樂漸弱淡出,演員們放下手中象徵船的雨傘,抵達陌生的國度,正東張西望地探索著環境,隨著第三首樂曲緩緩進入,演員們蓋下印章,將文件交出旋即消失,訴說著部分移工來台的過程,必須在短時間內簽署許多契約,但送出後卻不知去向。接著努力工作的移工們遭遇許多令人不知所措的事件:嘗試為自己爭取權益卻遭受挫折、對親近的人交付真心卻被背叛……,這些挫折讓身在異鄉的她們更加感到失落與悲傷。

最後一幕中,演員們將手交疊,宛如翅膀般向上延伸,像極了一隻隻正在飛翔的鴿子,牠們是訊息傳遞的媒介,捎來遠方的書信。接著演員們左手輕撫著右手臂向下,象徵移工接收到家鄉親朋好友傳來的訊息,支撐著異鄉遊子們的心靈。隨著手中的鴿子展翅,這些移工演員們也擺脫現實中失語的囹圄翱翔空中,飛向自由的方向。


圖:演出片段-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前往遠方。(圖片來源:植皓懃)

序幕揭起:這次她們是舊城舞台的主角

東海人社計畫場域位於臺中市的舊城區,由於臺中火車站、客運轉運站皆座落於此,讓這裡成為中部地區的交通樞紐,也聚集多元族群在此往來活動。除了過往因應中心商業區而留存的銀行業、補習業、商辦的商家、居民外,還有棲息於此的街友、假日出沒的移工、前往東協廣場購買生鮮蔬果的新住民,以及關心公共事務的議題社群、青創店家等。

東海人社團隊自執行計畫的第三年起,開始持續參與協力移工社群活動,並逐步建立與社群的信任關係。我們首先接觸到的是在中區蹲點經營東南亞議題多年的在地NGO:「1095文史工作室」,他們以中文課作為凝聚移工的策略,在課程中加入自我覺察、訓練表達的元素。東海人社決定關注移工議題後,移工組伙伴首先在中文課觀察協力了一段時間,累積和在地NGO合作的經驗,也和移工學員日漸熟悉。除此之外,東海人社也長期參與印尼移工社群Team Kuning的每月聚會。Team Kuning是由目前已轉換身分成為創業家及碩士生的前移工Pindy所組織,參與社群活動的成員身分各異,包含廠工、看護工、外籍生、新住民,也歡迎想了解印尼文化的臺灣人加入。移工組伙伴觀察到Team Kuning常透過傳統舞蹈再現的表演藝術傳播母國文化,讓臺灣民眾更了解印尼文化、翻轉對印尼移工的刻板印象的動機,遂決定邀請她們及在地NGO「1095文史工作室」的中文課社群共同開設戲劇工作坊,以劇場工作坊為媒介,促使不同的移工社群的再凝聚。

開啟一個劇場行動,其實並不容易,雖然過去Team kuning常以舞蹈、飲食文化作為翻轉刻板印象的行動策略,但卻未曾以戲劇敘事的方式呈現自身的生命故事與文化。幸好她們對於學習新知頗富熱情,再加上今年東協廣場管理單位因為疫情考量撤掉東協廣場的公共垃圾桶,導致移工自2018年起自發進行的淨川行動因無法將撿拾的垃圾清運而不得不停止,移工社群對於自身行動不被支持感到失落,甚至定期的聚會也因此停擺。在這樣失望的氣氛下,這次劇場工作坊恰好開啟了一個新的可能性,成為移工們新的聚會形式。 


圖:移工每個月一次,自發性地淨川行動,後因故暫停至今。(作者提供)

「劇場是革命的預演」:移工劇場專案的行動目標

在早期參與印尼社群聚會的過程中,常會聽到成員之間彼此討論工作狀況,例如面臨雇主要求許可外工作的要求,她們會彼此交流如何應對進退並相互傳授法規權益等知識。在閱讀《被壓迫者劇場》後,我發現這件事與書中提及的許多技巧、活動、訓練所期望達成的目標不謀而合,面對受壓迫的日常工作處境,或許在當下大家沒有辦法直接改變反應方式,但是透過劇場的形式重現受迫處境、同時塑造相對安全而有信任感的環境,帶領大家體驗討論思考,互相了解彼此的工作處境、各自心路歷程困境及對於未來的展望等等,將困難分享給在場的參與者,一起想辦法、練習解決,即便一時半刻還無法解決問題,至少「說出來」也是一種療癒抒發的方式。當意識被喚起、用身體採取行動,可以是社會議題的倡議,也可能是劇場的實踐。

「希望這種劇場的魔力,也可以在移工身上展現」:從青劇場到移工劇場

事實上,這次移工戲劇工作坊真正的「導火線」來自兩位於2020年參與臺中舊城區青年社群舊城青劇場的東南亞移工議題工作者,他們分別來自東海人社團隊及1095文史工作室。因為想要延續劇場行動,更想將參與劇場自我賦能、自我覺察的過程推廣給移工朋友,因此自2021年開始,開啟了一系列的行動嘗試,邀請舊城青劇場的導演譚志杰老師帶領移工戲劇工作坊,老師同為異鄉人的身分,也為這次的劇場專案發展出更多元的視角。

1095文史工作室一直以來關注移工的自主發聲,而工作坊期間經由自身故事經歷轉化而成戲劇舞蹈作品,顯現民眾劇場強調自我覺察及發聲對話的特性,與既有的行動精神不謀而合。除了與東海人社合作這次的移工劇場外,無論是過去或是目前,1095文史工作室都有將角色扮演技巧應用在移工議題的傳播與經營上(如在廟埕遇見移工-行動劇場巡迴公演),這次透過成果發表完成階段性的表演藝術作品,在舊城公共場域進行展演的做法,即是由1095的伙伴提出的建議。由於在開放式空間能夠擾動不特定的公眾,包含移工、在地居民,以及來自各地的旅客,除了擴大參與之移工社群外,更期望透過演後座談分享觸及在地居民,使其了解演出作品的涵義、拓展大眾對於移工社會角色的想像、創造彼此的對話空間,從中理解移工的處境,進而關注移工議題。

東海人社團隊在的中區的諸多行動,都試圖增進不同群體之間的交流,而移工劇場的行動也試圖形塑移工在臺灣社會的多元角色與想像,看見異質群體的多重面貌,看見台上的表演者們可以是外國人、是勞動者,也可以是學習者、演員/舞者,是印尼公民,也是在臺灣待了十幾年的僑居者。

除了看見個人具備的多樣特質,這次工作坊的參與者群體本身的社會身分也不盡相同,如曾任移工的新住民、翻譯、創業家/碩士生等,當然也包含目前在工廠工作或在家中照顧長輩的看護等移工們,其共同點是都具有移工經驗。雖然在臺灣社會中稱呼她們身份的詞彙各有不同,但她們在印尼都是Anak Perantau,意為「離鄉的孩子」,也就是這次演出的印尼語名稱。(待續)

影片:2022移工戲劇舞蹈紀錄片 - 海的彼方與遠方。


【延伸閱讀】

記社群移工劇場:海的彼方與遠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