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596

文章分享:


看見臺中舊城區的手作天堂

作者 / 廖瑞君(東海大學社會實踐暨都市創生中心專任助理)

前言

一開始會關注臺中中區手作材料店的議題,是因為我一直有在經營「刺繡太太」的粉專,對於手作材料具有一定的敏銳度。加上從小居住在臺中,記憶中有許多片段和中區的變化相連結:自小媽媽會帶我到中區買衣服、買布料、買手作材料;父母開車載我經過三民路時,會提起這是臺中的婚紗街;爸爸若要訂製西裝,第一個想起的也總是中區的老字號店家。

臺中中區有豐富的古蹟與歷史人文氣息,舊城區也有許多與縫紉與手作相關的店家。初步統計中區的布莊、服飾材料、飾品五金材料、各式線材材料、綜合型手工藝材料、乾燥花材料、麻繩包裝材料店鋪將近二十家左右,消費者只需以步行的方式,就能在中區買齊所需要的手作材料,堪稱是手作愛好者的天堂。

因此,東海大學蘇睿弼老師與我討論後,認為以「手作」作為媒介,能夠吸引不同年齡層、不同身份別、不同社群、不同性別、不同店家參與,進而開展出各種軸線的對話。於是規劃採訪這些店家與手作職人,撰寫成文字報導或是拍攝成影片,將這些未來可能會消失的店家與職人故事記錄下來;另外也藉由舉辦相關活動,慢慢串聯手作店家,在協作過程中培養店家之間的默契,也透過資源整合強化彼此間的連結與團結,期待能共創手作產業的復興。

行動規劃的層次介紹

臺中中區因鄰近火車站,加上街區歷史發展所致,使得本區域聚集了高密度的手作材料店家。例如繼光街一帶在日治時代的舊名為「榮町」,街道上充斥著布店、染坊、飲食店、錶店、雜貨店等,從戰前到戰後繁榮一時;鄰近的中山路上則是各種成衣店、訂製服飾店林立,三民路上有著多家婚紗禮服店,形成了「婚紗街」。產業的群聚效應將有採購需求的商家和民眾吸引至此,也帶動了手作材料業的蓬勃發展。

然而,隨著商圈轉移、人們對訂製服飾的需求減少、快時尚的出現,都導致手作材料行逐漸遞減及沒落。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團隊為了支持這些手作材料行,分別設計了五個層次的行動,期待有效的串聯店家,整合中區手作社群網絡,而有機會導入更多陌生客群,邁向共融共好的目標。

由於執行時間及主客觀原因限制,目前行動方案只進展到層次二的階段,但以下仍完整列出原本規劃的五個行動層次,讓觀者能充分了解每個層次之間的關聯性,以及原本預期達到的目標。

層次一:深入調查了解臺中中區聚落的手作商家現狀與資源,撰寫或錄製相關店家介紹,建立完整資料庫。
層次二:串連內外部資源,鼓勵店家相互合作建立聯盟,凝聚堅實的內部網絡;並拉入人群,透過手作店家導覽、相關工作坊認識店家與學習,提供異溫層之對話可能性。
層次三:延續前者,舉辦展覽與市集以吸引更多群眾,進一步拓展未來創立臺中中區手作聯盟之影響力。
層次四:在臺中中區建立一個臺中中區手作創生聯盟,提供手作職人們資源與情感交流的空間,並培力商家自主舉辦活動經營手作社群;以及促進各種年齡層、不同身份別、不同社群、不同性別、不同店家、不同國籍交流與增能。
層次五:建立「臺中舊城手作資源網」,將臺中中區聚落的手作店家資訊與活動數位化進行宣傳,吸引跨區域的人群。

 

 


圖:臺中中區的七家手工藝材料店,從左至右分別為德昌手藝生活館、十全手工藝材料行、喜佳臺中生活館、采虹手創材料館、通益行、上巧手創材料館、力誠商號。

一開始我們針對各式材料店家進行初步分類,首先挑選出七家販售不同特色商品的手工藝材料店:

  • 德昌手藝生活館,1955年成立,店址位於臺中第二市場。早期因地緣關係,販售的商品以日常用品、小五金,以及縫紉用品用具為主;經過時間的流轉,從傳統的小百貨行轉型成綜合型手工藝材料專賣店。
  • 臺灣喜佳臺中生活館,成立於1993年,為日本Brother家用縫紉機之臺灣地區總經銷。並以日本Brother萬用縫紉機、進口縫紉週邊產品及縫紉才藝教學等進行三合一服務的店家。
  • 上巧手創材料館,成立超過五十個年頭,販售商品大部分以服飾相關材料、日本布類、緞帶、鈕扣、甚至提供開扣眼的服務(使用開扣眼機器幫客人在服飾上製作對應鈕扣的孔洞),另外因為許多手作職人去店家購買商品時,都會留下自己的名片,因此老闆娘偶爾也會協助客人媒合手作職人,很像職業介紹所的概念。
  • 采虹手創材料館,創立於2004年,銷售商品範圍涵蓋施華洛世奇水晶系列、各式壓克力珠、日本珠、彩珠、琉璃珠、緞帶、五金配件、五金飾品,飾品加工素材等,是臺中唯一一家以飾品五金為主的材料店。
  • 十全手工藝材料行,近十年來已由第二代接手經營,主要以十字繡和毛線編織的材料為主,若在店內購買材料,就會贈送免費教學的課程。
  • 通益行,成立於1947年,代理日本Puppy毛系、Olympus毛系以及日本可樂牌(Clover)、Tulip廣島鬱金香編織工具,同時進口德國、英國、義大利、澳洲等各國名牌毛線,1984年引進NAC日本編織文化協會,為目前臺灣最完整的編織教學體系,2012年與日本手芸普及協会合併,改制Vogue編織教學系統。
  • 力誠商號,原名「利成商號」,2012年因創店老闆過世,因此於同年10月重新登記為力誠商號,為一家擁有六十多年歷史,專賣麻繩、棉繩、塑膠繩、包裝材料的老店(店址雖位於西區,但與中區僅有一條馬路之隔,考量其在手作材料的悠久歷史,因而也列入主要店家)。

從2021年9月到2022年5月間,已透過層次一的行動策略,進行店家訪談報導與錄製宣傳影片,提供民眾線上觀看以了解臺中中區的各類型手作材料店家。接著再到層次二,透過行動串聯中區的手作材料店家。我們與店家共同合作設計了「手作天堂散策」的導覽與手作體驗活動,讓民眾能從實際的走踏活動中,跟店家及其他參與者一起互動,共同製作手作小物。藉由這些行動一方面增加店家與店家、店家與民眾、民眾與民眾間的對話,另一方面也期待能促進店家們彼此的交流與默契,未來有機會可以持續合作甚至自主共同舉辦活動。

用手作化解藩籬

手作課程需要高度的專注力與緊密交流,大部分的教學設計多以六到八人為一組。在一來一往的學習與嘗試過程中,拉近體驗者與教學者及共同學習者之間的距離,體驗者完成作品時也會獲得成就感,而有助於提升大眾對於手作及材料店家的興趣。

因此我們與店家一起設計了「手作天堂散策」的導覽與手作體驗活動,活動包含一個小時的臺中舊城手作材料店家導覽,以及三小時的手作體驗。第一個小時帶領參與者走踏舊城區,經由導覽員的引導與介紹,開啟和店家或是與身旁陌生人的互動。深度導覽的目的,一是先讓民眾能化解內心的藩籬,讓彼此之間經過自我介紹後,有進一步的認識;二是提供民眾理解舊城區店家的一扇窗,也為店家帶來更多不一樣的新客源;三則是透過身體力行的走踏,讓民眾能實際感受中區的環境,並將自身的經驗與回憶分享給在場的參與者,互相交流自己所認識的中區多元面貌。


圖:通益行毛線貿易商的老闆親自解說各種毛線材質的差異與相關歷史解說。

接下來三小時則會走進某一家手作材料行,由當地的手作老師帶領參與者進行一場手作體驗,例如:力誠商號的麻繩編織、喜佳縫紉生活館的縫紉體驗、通益行的毛線編織等。由於在導覽過程中的設計互動中已經讓大家彼此有一定的熟悉度,因此在後續三小時的教學裡,參與者及店家較能放開心胸相互對話、討論手作步驟、分享生活經驗。這樣邊動手、動腦與動口的近距離互動,讓來自相異領域,有著不同年齡、性別、身分的手作參與者和店家們,能有機會彼此理解與交流,破除以往因不熟悉而形成的刻板印象。

參與「手作天堂散策」活動的民眾,大部分以女性為主,其中身分又可以分成單身族、家庭主婦、職業婦女,年紀大致落在二十歲到五十歲左右,約有七成民眾是因為喜歡手作帶來的成就感,兩成是因為退休想培養不一樣的興趣來豐富生活,一成是想了解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在做什麼。而喜歡手作的參與者中又可以細分已經有孩子的女性跟還沒有孩子的女性,有孩子的女性們表示在生完小孩後,開始探索自己除了母親身份外,還能有什麼不一樣的可能性,然而能夠邊育兒邊兼顧的興趣或專長少之又少,因而開始接觸手作,即便最終可能無法成為真正職業,但卻能從中找回屬於自己的空間、時間與成就感,也因此便一頭栽進手作的世界中。

另外,這些來參與的女性不論是否有生育,都考慮過藉由手作增加自己收入的可能性。一是手作可以不受地理位置影響,在任何地方製作;二是製作時間可以自己掌控,自由度極高;三是手作本身的入門門檻較低,也不太會影響到正職工作,所以非常適合作為下班後的副業;四是手作本身帶來的成就感與療癒感的特性,不僅能夠結交到職場外的朋友,也能撫慰自己身心靈。

而這次參與手作天堂散策的店家,除了比較獨特的專門店外(像是通益行販售毛線、力誠商號專營麻繩等包材)大多是選擇綜合型手工藝材料店。各店家雖然都有自己的特色商品(可能稍微偏向某一類的手作材料),但皆有販售如毛線、繡線、緞帶等基本的手作材料。

至於與店家合作的過程,一開始我們是先進行文字採訪,拜訪幾次後,再詢問他們是否有意願成為導覽的店家。原本以為會受到很多阻礙,卻意外地得到所有店家的正面回應,原因是他們覺得來店的客人都過於固定,所以一直希望有人可以辦一些活動吸引不同的客群進來。再者店家本身也覺得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很小,如果能串聯其他店家,或許推動的力量會大一點。實際展開手作天堂散策相關活動之後,店家回饋是覺得能聽到不同客群對手作的看法很有趣,但認為這個擴散力與串聯店家的力量很有限,需要比較多時間去培養店家與店家間的默契,距離店家們可以真正自主去營運,勢必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也因此對於我們提出其它較大膽的行動,像是共同舉辦市集等,都會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不過即便如此,店家整體來說還是相當支持我們設計的行動,配合度也非常高,這部分讓我非常感動。


圖:力誠商號的老闆娘指導大家麻繩編織的細節。

結語

藉由手作這個媒介,我們期待串聯不同的世代、社群、店家與遊客,並且製造更多互相交流對話的機會。進而關注在地產業脈動,以此連結舊有記憶,喚起不同社群的共同意識與在地認同感,同時吸引新成員穩定加入,讓中區的手作材料店家能持續發展。

除了上述所期待達成的目標外,在眾多參與者的回饋中,更開發出一條新的在地實作支線。許多女性參與者回饋,手作帶給她們許多收穫,像是成就感與自我實踐的開始、第二技能與興趣的開發、期待育兒與工作的並行,以及期待對於「媽媽」的友善職場建立等。這也成為我與團隊伙伴後續發展媽媽系列活動的開端,未來將另以專文介紹。


*感謝東海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的全體老師及同仁給予本文許多建議,而得以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