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978

文章分享:


說故事的人──以多元敘事力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方式(下)

作者 / 高禎臨(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貼近真實人物事件的報導文學

蒐集中區人物生活與記憶以理解或建構在地生活史,是我們設定的採訪主軸;理由在於希望能以庶民生命與情感當作一種理解地方或召喚彼此共同記憶的方式,並以此「小歷史」的載記作為政治、經濟與社會等大歷史脈絡的補充。故而我們設定主要採訪路線,是以中區的女性為主要對象;從其在中區生命經驗進一步延伸至其家族故事、不同產業的變化,以及中區的過去與現在的樣貌。


圖:團隊採訪對象裡包括了諸多學生們生活裡未必有機會接觸、甚至進一步認識的各式身份人物;對於他們的生命經驗與創作書寫上皆是一種新的啟發。圖為受訪者之一,生活在中區的遊民陳阿姨。

這一類的敘事以寫實為方向,側重於當事人真實的記憶與情感;書寫者除了如實地記載與報導之外,亦將在文字間提出個人主觀感受,讓報導文字本身即已帶有受訪者與採訪者的初步對話意義,亦追求書寫中帶著作者真誠的情感與流暢的文字表達,讓這些文章能因具有文學的可讀性,進而引起閱讀的興趣。

從地方取材進而轉化的虛構小說

帶著學生走入場域的期待之一,是希望學生藉以打開生活視野與書寫題材,對於他們在行動之後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創作,計畫團隊採取開放的態度;學生能在原本熟悉的書寫形式之上融會田野採訪經驗所捕捉的題材與靈感,寫出了帶有地域色彩的純文學創作。例如中文系學生涂瀞尹在跟隨團隊進行幾次採訪工作之後,將中區的卡拉OK、東南亞移工,結合自己年幼時在泰國的成長記憶,創作了一篇名為:〈科摩多龍〉的小說。小說裡以一位負責照顧長者的泰國華僑林怡真為主角,其日常生活的工作內容之一便是帶著廖阿公前往中區的卡拉OK唱歌、與老朋友聚會。而中區的街道風景與獨特的城市內涵如唱著日文歌的卡拉OK店、東南亞雜貨店、來自各國的移工等,自然成為其筆下重要的空間元素。

此篇小說同時間接反映了中區高齡人口的生活景況、移工的工作環境與周遭人看待移工的方式,在虛構的書寫裡仍凸顯了真實的台灣當代社會現象;此篇文章亦在2019年的東海文學獎裡獲得銅質獎的肯定。


圖:學生在採訪「玲子的卡拉OK」過程裡,除了與店主人玲子有深度訪談,亦與店裡的長輩們熱絡交談與一起歡唱;並將這些對談裡的觀察與傾聽轉化為小說創作的內涵。

結合手作、視覺與戲劇元素的微型演出:紙箱劇場

紙箱劇場則是由東海大學表演藝術與創作碩士學位學程的數位學生,以紙箱打造成劇院形式所推出的微型劇場;其取材同樣是故事組在中區進行的田野與採訪,將這些在地人物的故事以動物紙偶的樣貌呈現,重新撰寫出長度約10分鐘上下的劇本,並且濃縮這些受訪人物與其生活場域所發生的故事,製作成每集2分鐘左右的影片,在團隊架設的網路平台上進行播放。

 紙箱劇場推出了「黑貓姊三部曲」與「卡拉OK裡的人生之歌」兩個主題系列、一共七集的演出;前者描繪中區遊民陳阿姨的生平遭遇與人生想望;後者則依序以我們在「玲子的卡拉OK」裡所採訪的幾位歌友以及店主人玲子為主角,以人生主題曲的方式呈現其生命故事,還有玲子與這家卡拉OK店之間的淵源與情感。

紙箱劇場結合了戲劇演出與影片拍攝兩種技術,希望以兼具趣味性與藝術性的方式吸引年輕觀眾,或是當代社會裡某一群更習慣觀賞影片而非文字閱讀的受眾。


圖:以微型劇場為概念,結合手作、戲劇、影像,並以網路作為主要傳播平台的「紙箱劇場」。圖為工作團隊與紙箱舞台合影。

以受訪者遊民陳阿姨的生命故事轉化創作出的「紙箱劇場」系列一:《黑貓姐三部曲》:

〈整個城市都是我的伸展台〉

〈我也曾經擁有愛情〉

 

〈找尋家人的黑貓姐〉

以座落在中區的「玲子的卡拉OK」店裡採訪到的多位長輩故事作為創作靈感的「紙箱劇場」系列二:《卡拉OK裡的人生之歌》:

〈我有一段情〉

〈懷念美麗的故鄉〉

〈昂首向前走〉

〈小城故事〉

在地演出在地故事:城事劇場

較之上述幾種表現形式,劇場的特殊性在於臨場感與瞬間即逝的特點。劇場依賴演員與觀眾在同一時間聚集在特定地點進行一種觀與演的現場表演,一方面不如上述幾種敘事型態,擁有相對不受限制的流傳途徑;但也正是因為它的臨場感與即時性,促使觀眾們必須實際地走入中區。而從出發、前往一直到抵達目的地的過程裡,已具備某種形式意義,使得這一場觀演的意義不僅在戲劇本體發生,亦在途中即已促成觀眾與地方之間特殊的互動性。

我們將劇場演出安置在各種敘事行動的最後一段里程,並非只是因為劇場表演具有較高的難度;更希望透過長時間的場域觀察與田野蒐集,進而推出更具融合性的劇本以及與在地充分合作的表演形式。

在這個秋天,東海大學人社計畫即將在臺中市役所推出以中區女性生命歷史為靈感、結合「舊城/新生」隱喻的戲劇:《閣樓上的顯影少女》。原初的規劃是希望在中區幾個我們曾經合作與採訪報導過的店家進行演出,串聯數個不同真實場域,創造出一個以城市空間、具有沉浸式意義的劇場形式,並透過點與點之間的路徑建構出一條隱形的城市漫遊路線。但由於在夏天時臺灣疫情升溫,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影響了這個構想,遂改以在中區建造於日治時期、擁有百餘年歷史的臺中市役所進行演出;一方面呼應了地方政府對於古蹟活化運用的期待,一方面也仍符合城市劇場最初的期盼:「在地演出在地故事」的行動規劃。


左圖:將於2021年10月演出的「城事劇場」視覺海報。右圖:此次演出場地為建造於日治時代、擁有百年歷史的中區古蹟建築物「臺中市役所」。

「歷史地描繪過去並不意味著『按它本來的樣子』去認識它,而是意味著捕獲一種記憶。」

面對一個因其悠長歷史而受到關注、且仍不斷持續累積新印記的中區舊城,任何一種「書寫」,其實對應的都是關於城市的記憶。上述的幾種「敘事」,追求的正是記憶的重現。對於人們而言,真正鑿刻在私人生命史難忘而感受深刻的,往往是日常的細節;透過採訪,我們嘗試拼湊出城市細緻的生活紋理,亦透過故事的流傳,串聯不同個體與所處地域所能產生的可能連結。

上述幾種表現形式,亦可視為是在常見的報導文學或社區劇場等「地方敘事」型態上的進一步延伸。我們大膽地嘗試,期待讓更多非虛構與虛構的敘事都成為傳遞故事的方式之一,希望再現的不僅只有真實的經驗,亦能在適度的敘事轉化之後,成為召喚更多在地經驗與生活感受的憑藉,創造間接而委婉的生命連結。

建立在採訪基礎上的多元敘事,讓學生與在地居民之間有著最直接而親近的接觸;居民以其真實生命經驗的分享,開啟了學生們對於不同世代與生活場域群眾的認識,同時也在不同形式的「轉述」過程裡,融入了自身的理解與觀察,也令其創作從個人式的抒情演化成對於當今社會的關照。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採訪裡,地方居民也因此意識到,原本屬於自己的私人生命記憶同時也是具有地方意義與時代價值的;這些互動之下所建立的互信關係,遂也成為開展其他合作計畫(如城市故事櫃地方知識的微型策展)時的一個重要基礎。

而在秋天即將推出的城事劇場,預計在演出時邀請劇中出現的真實角色或曾經受訪的居民與店家前來觀賞,或是參與互動式的演出。所有的創作靈感皆來自這些在地居民,如今能以另一種形式重現她們轉述給我們的故事,而劇場裡的每一個參與者,也將因此一起實踐著聽故事與交換故事的行動。這是我們在此長期執行計畫最希冀發生的事,也讓「說故事」的意義與內涵,擁有了源於此處又溢出地方的意義,走向更遠的他方。


【延伸閱讀】

說故事的人──以多元敘事力作為一種社會實踐的方式(上)

「山與海的對話:東海 × 中山人社計畫交流分享」活動紀要

《舊城大時代》到《舊城青劇場》

社區最迷人之處,就是它自己長出來的樣子:專訪《十月銀座街》製作人吳亦昕

左營青銀共創社區劇場:回應高齡化需求,為社區注入創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