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818

文章分享:


擾動日常:一同再造空間

作者 / 蕭鄉唯(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你們到這裡來要做什麼呢?

我們想跟大家一起做些事!

國立臺東大學(簡稱東大)在南迴地區排灣族社群推動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簡稱人社實踐計畫)的首要任務,是設法使在地居民理解計畫性質,並探詢學院與地方共同生產、實踐知識的可能性。

然而,將人社實踐計畫「以創新的方式將理論與實作結合來處理在地議題、創造與場域居民共作的可能性」(蔡瑞明、謝國興,2018;陳東升,2018)的概念傳達給地方之前,東大人社實踐計畫團隊須依據排灣社群的特殊性,反思「誰是大家?如何共作?怎麼創新?」等問題,以釐清「該跟哪個大家如何一起做什麼事?」。

誰是大家?

排灣族以家屋(house)為基礎社會單位,並根據遷村、建屋的先後順序,以及長嗣承家、餘嗣分家的長幼排序,認知土地、河川、名字,甚至神話等有形與無形財產的所有權,並刻畫出家族(cunguljan)與部落(qinaljan)的範疇。

排灣族人以家族為基礎的「我群範疇」──sasusuwan(kasusu為親戚,而susuan指依循,sasusuwan可理解為依循同一準則的社群團體),藉由相對的「空間」與「時間」關係,衍伸出家人間、家戶間的先後排序,進而定義個體、群體於社會中的權利義務,形塑出部落共享的kakudan(可直譯為文化,即社群內部互動的規範、倫理),建構以長嗣(先出生、先建屋)為核心的社會階層(Hsiao,2019)。

因此,被視為家族、部落的長嗣(ka vusaman)──mazazagiljan(頭目)擔負起組織、裁決日常互動的責任,並透過分配、賦予財產,將人們囊括(encompass)入我群範疇(sasusuwan),驅動社群遵循規範(kakudan)行使地方事務。


圖:排灣族mazazagiljan家族透過持續舉辦傳統祭儀,維繫在地社群的kakudan。

為建構符合排灣文化的社會實踐,東大人社實踐計畫甫入場域時,試圖以mazazagiljan為核心探詢、推動部落公共事務。

然而,歷經殖民政權的強制移住,現今的村莊為過去多個部落被迫集結轉化而成,原有的社群邊界被重新組織,迫使各家族於新的時空脈絡中,重新定義我群在村莊中的先/長地位,並衍伸出相對於囊括的排他性(excludability),導致族人對於執行「公共」事務的kakudan有著多種詮釋。

釐清當代排灣族社會關係、探索符合在地脈絡的公共事務治理的方法,為推動人社實踐計畫的前提(參 陳東升,2018)。為避免忽視特定群體,東大在顧及部落既有階層關係的同時,也嘗試以「村莊」的整體概念,作為推動社會實踐的主體。

相對於傳統以mazazagiljan為首的組織型態,當代公共事務之主要裁決、規劃者,已轉為民選村長、部落主席,以及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等人。因此,即便排灣族固有的社會關係仍使以mazazagiljan為中心的部落組織於協調、推動地方事務的過程中具備一定的影響力,但殖民歷史塑造而成的村莊(由多個部落組成)已構成新的社群性,難免造成認知「公共」事務上的矛盾。

在新的社群居住空間中,儘管村民對於我群範疇(sasusuwan)有根基於傳統的認知,東大必須以「地方」為共作基點,避免產生排他效應。因此,在不影響部落階層關係、尊重在地kakudan(互動的規範、倫理)的前提下,東大試圖站在村莊的角度推動事務,盡可能地顧及居住於同一空間之族人,拓展知識實踐的公共性。

如何共作?

大學抱持理想推動社會實踐,但地方能否理解實踐背後的論述?為增進學院與場域共同生產、實踐知識的可能,須設法讓地方居民知悉議題的公共性或感受研究對社群之效用(Borofsky,2011)。實踐的場域是居民的家園,研究的現象是他人的生活,因而東大致力於轉譯抽象論述,與地方一同思索可行的共作之路。

因此,除了以人類學式田野工作(fieldwork)深入地方文化的基礎,東大更以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的知其然(informed)與意圖性(intentional)投身地方,與場域居民共同研擬實踐架構,整合學院與地方的不同視角,共同擾動在地日常生活(謝世忠,2012;甄曉蘭,1995)。

為拉近地方與學術語言、實踐願景的距離感,二者須於共作過程中持續修正實踐方案。藉由雙方溝通、甚至爭吵的過程,促使地方「感受」人社實踐計畫的運作,並看見許諾共作的大學確實地解決了共同面臨的困境(容邵武,2020)。

為了創造對話、衝突的空間,東大依據在地對於不同空間脈絡的權責認知,偕同社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文化健康站(簡稱文健站)負責人,以及青年會會長等,於村莊與文健站中同辦理工藝、料理,或是地圖繪製工作坊。

在規劃、執行,以及檢討實踐方案的過程中,東大透過理性(闡述擾動日常的願景)與感性(正面鼓勵或撒嬌式的抱怨等等)兼施的言語,試圖參與、轉變地方習以為常的生活,於碰撞的火花中創造「我們感」(容邵武,2020)。


圖:每當校外教學、社區活動結束後,「我們」總一起討論、反省共作的目的與過程。。

經由每次的共作,東大試圖與場域居民一同釐清彼此對於社會實踐認知的異同,促使二者在行動中做出更適合雙方的選擇,形塑學術言語與在地日常的共生空間。即是,東大試圖由彼此對於地方的不同想像出發,將抽象概念化為清晰可見的行動,促使相異的聲音引發共鳴,共同探討各式實踐的可能樣貌。

怎麼創新?

歷經長時間與村莊居民相處、互動,東大人社實踐計畫成員除了嘗試以排灣視角理解當代生活的多元面向,更藉由帶入傳統生態智慧(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簡稱TEK)、災難治理,以及文化照護等學術討論,與在地族人一同找尋面對傳統流逝、災後重建,以及在地老化的各種因應方式。

為連結部落不同世代、促進對話,張雯喬與在地青年一同訪談耆老,並舉辦關於遷村歷史、傳統工藝,以及祭儀文化等工作坊,試圖結合TEK與當代議題,以開放式社區活動增加居民互動,共同思索如何於不同時空脈絡中再實踐排灣傳統。由於多數青年旅外就學、工作,為促進資訊流通、增加地方參與,張雯喬藉由經營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社群平台,企圖由虛擬空間串連現實日常,喚起村莊認識自我過去,激發形塑未來的想像。

由於時代變遷,山林已非排灣族人日常活動的主要空間,導致傳統地名所承載的地貌、歷史已被逐漸遺忘。在中文取代排灣語的當代,東大試圖以地理資訊系統為基底,續存居民與土地互動後建構的知識。李昀融與部落長者共同繪製傳統地名圖,並藉由校內跨學科整合,深究國家治理、科技防災,以及排灣文化對話的可能。立基於地圖的建置,東大嘗試將校內課程與經歷風災的國小合作,將過去與當下的生活空間重現於沙箱(AR Sandbox)之上,企圖以軟性防災的角度促使學童與土地重新對話。

人與土地的連結不僅是剖析TEK的重要元素,更進一步啟發東大對於當代文化照護的想像。有別於透過市售著色本與拼圖等一般樂齡活動,楊濬瑄以飲食與農耕等在地日常為主題,透過自製桌遊、捏黏土等方式,引領長輩講述過往記憶、傳承在地知識,並於動手、動腦的過程中保健身心,並陪伴文健站推動食農保健計畫。

經由開闢田地,文健站與東大合力將食農記憶於社區實景中呈現。透過每週一次於田園中的共耕學習,以及邀請在地青年於田邊搭建涼亭,不僅使地方傳統體現於身體實踐,更建構人與土地、不同世代間的互動空間。

東大人社實踐計畫所扮演的提倡者、共同規劃者,以及橋梁等角色,不僅限於連結社區、學院,以及地方政府,更著力於促進在地社群間的互動。東大在追求學術產出之外,更須於高教體制以及當代社群內不斷思索,如何將共作成果轉型為具備理論基礎,且符合在地脈絡的地方資源。


圖:與社區居民共同商討,如何結合、轉化學院與在地資源。

珍惜傳統,擁抱變遷

臺東南迴地區排灣族人所面對的問題交織於錯綜複雜的歷史之中,在地文化固然重要,但拓展再實踐排灣傳統的可能,實為當代「原住民現身」的根本(參 Clifford,2013)。透過回顧過去、確認當下,以及想像未來的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東大試圖於工作坊、課程,以及田園中建構對話空間,藉由對「公共」的思考與連結,探索學院與地方共學、共作的模式。

東大不是第一個試圖與社區共作的團隊,人社實踐計畫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試圖擾動在地日常的項目。藉由謹慎審視社會實踐的公共性,並於互動過程中不斷創新的行動方案,東大期盼與場域居民一同成長,形塑在地與公共知識生產的不同樣貌。


【參考書目】

Borofsky, Robert. 2011. Why a Public Anthropology?  Kailua, hi: Center for a Public Anthropology.

Clifford, James. 2013.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siao, Hsiang-Wei. 2019. Art-like Wealth: The Foundation of Paiwan Hierarchy. Unpublished Ph.D. thesis, Durham University, U.K.

容邵武,2020,〈計畫作為許諾: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中的會議、國家話語、與社區行動〉。《臺灣人類學刊》18(2):27-78。

陳東升,2018,〈地方社會公共實踐的外部結構與互動機制〉。頁 17-52,收錄於蔡瑞明主編《新實踐與地方社會》。臺北:人社實踐計畫辦公室。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9:297-318。

蔡瑞明、謝國興,2018,〈導論:大學與社區的在地連結〉。頁1-16,收錄於蔡瑞明主編《新實踐與地方社會》。臺北:人社實踐計畫辦公室。

謝世忠,2012,〈交織著堅持與落寞:當代應用人類學的微燭和巨光〉。《華人應用人類學學刊》 1(1):1-26。

【延伸閱讀】

攪動日常:虛擬空間與現實生活交織下的部落文化傳承

擾動日常:從過去空間重新認識當代空間

擾動日常、營造共感:啦哩吧食農計畫——情境、想像與身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