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222

文章分享:


從斷層帶重新出發——大學與社區的防災、減災協力行動(下)

作者 / 林巧湄

社區營造 × 災後重建

成大團隊深入的第三個社區,是在地震之後嚴重土壤液化的臺南市安南區。安南區有大約320戶在震後出現土壤液化的現象。由於土壤液化涉及地質、建築物結構安全、都市更新、公共建設、生活環境營造等多個專業領域,當時由公部門主導的土壤液化受災建築物的判定與補助,在效率上與居民的期待有所落差,資訊片面殘缺,讓社區居民感到惶惑不安;加上居民對於災後補助款的各種認知差異,也讓安南區成為地震之後人心浮動的區域。

不同於永康區及玉井區,成大團隊在這裡因地制宜,採取了不同做法。起初在社區承租一個空間作為「溪頂里社區工作站」,透過工作站,團隊成員們有機會和居民博感情,認識彼此,逐步縮減了人與人之間的防備與隔閡。工作站也扮演了社區、公部門與大學三方的橋梁,邀請公部門代表、專業工作者進到社區對話,讓資訊能夠公開透明交流;也引進實踐型課程,安排師生進行實地參訪、田野調查、環境及建物分析,與居民一起討論未來社區的發展,以及面對土壤液化的各種可能相應措施。


圖:居民動手操作水平儀,測量建築是否有傾斜狀況。(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提供)

然而,居民關注的土壤液化與房屋扶正或地基改良等問題,牽涉的專業判定及政策制度變革極其複雜,很難一蹴可幾。團隊與里長等人協商後,另從社區剛剛試辦的關懷據點著手,帶領居民及社區長輩進行健康活動、手工藝課程,同時加入防災議題,藉由防災地圖、防災包、水平儀(測量家屋是否傾斜)等教學設計,傳達防災減災的資訊,也讓居民在過程中抒發各自的受災經驗,釋放心理壓力。

受訪的團隊成員盧紀邦與林奕仁不約而同提到,印象最深的課程是製作水泥盆。那時居民剛剛經歷住家扶正灌漿的過程,藉由水泥盆的製作,可以了解土壤液化的嚴重性,以及低壓灌漿到建物基礎地盤下方的補強原理。值得一提的是,團隊成員最初為了準備灌水泥教學,還買了擠奶油的擠花袋當作道具,沒想到高度施壓之後袋子卻爆裂,泥漿噴得一塌糊塗,慘痛又好玩的經驗也驗證了不能以高壓灌漿的說法。這些結合社區切身經驗的DIY活動,開始喚起了居民的興趣,而願意嘗試更多防震減災的活動。


圖:在水泥盆DIY課程中,認識土壤液化與建物灌漿扶正的原理。(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提供)

還有一次,團隊與社區合作測試非結構物(如櫥櫃、神龕、電視)防震方法。這些大型家具在地震發生後,容易位移、傾倒及碎裂,阻礙逃生通道或砸傷人體,需要事先鎖緊固定。不過一般民眾多半不願意自家牆面遭受破壞,或擔心固定後將不易挪動,造成推行上的困難。後來,團隊找到經過科學實證的矽利康進行校內測試,也送到國家地震中心實驗確認,考量其容易施作與刮除,並且固定方便的特性,而進一步推展到社區。這時,也是溪頂里的居民主動打開家門,開放成員們到家裡去實作。這些持續互動後所累積的信任與默契,最讓團隊成員記掛於心;而大學參與之後所引進的多元資訊或行動方案,也加深在地住民對防災的認識,甚至擴大對社區樣貌的想像。

韌性社區,溫柔陪伴

除了硬體方面的介入,成大團隊還有另外一個願景——陪伴居民打造「韌性社區」,在建物檢測、土壤液化、社區營造、防災教育等面向之外,加入災後輔導與陪伴的實施,化解高風險群體的災後創傷,強化居民心理的韌性。

團隊第一個深入進行陪伴的對象,是歸仁區的歸仁國小與歸仁里社區。歸仁區在地震之後發生尚在興建中、未啟用的旺林飯店嚴重傾斜,場面怵目驚心。另一棟七層樓住宅幸福大樓則嚴重傾塌,震後從七樓變四樓,雖無住戶喪命,但大樓建築本身卻對鄰近住宅產生威脅,鄰里間都在擔憂,深怕餘震來臨時,會把其他建築物「拖下水」。看著量體甚大的斷垣殘壁,原本寧靜的小鎮,頓時蒙上一層不安。

「恐懼是不能被比較的。」盧紀邦坦言,震災之後,為數不少的團體紛紛進入校園進行心理輔導工作與災後創傷處置,歸仁區並沒有人在這次震災中失去生命,災損與其他地區相比較為輕微,可謂不幸中的大幸。然而,這樣的地方,反而容易成為輔導的死角,成為眾神忽略的荒漠。時任歸仁國小的林志政校長(現已轉任臺南市億載國小),深知震災帶給年幼的學童許多負面影響,而校內學童也有不少幸福大樓的受災戶。在雙方積極溝通後,歸仁國小與計畫團隊合作。初期由成大心理健康與諮商輔導領域老師,透過《我的地震紀念小書》的書寫繪製及訪談調查,評估小學師生的心理狀態,並對高風險者提供諮商服務。


圖:透過圖卡和學習單設計,引導小學生回想災害中的應變方式,學習新的防災技巧。(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提供)

另外,也與中、高年級各一個班級協作實驗課程,共同研發教案與教具,探索不同階段學童的防災教育內容及教學方法。課程分為心理重建、校園防災應變、校園防災地圖等三大主題,授課時間盡量在半小時內完成,以配合國小上課習慣。第一項「心理重建」課程,是讓學生透過經驗分享的過程,與他人分享自己在面對地震時的情緒,一旦能將自己的所聞所感描述出來,就意味著擁有一層基本的心理建設,能降低面對地震時的不確定感。

其次,「校園防災應變」課程的部分,成大團隊則透過情境模擬的方法,把地震災害的實況強調出來,在老師及研究團隊的帶領下,能理解並分辨災害應變措施的對錯,教導學生認識「地震發生該注意什麼」、「哪些是危險因子」、「哪些動作能救命」等議題。災害來襲時,一旦有了自主判斷的能力,恐懼與不安能相對降低,讓人盡可能沈著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課程中,最讓師生難忘的是「校園防災地圖」的實作。這個防災地圖就像是課程中相對活潑的期末驗收,不同年級的學童,分別使用不同版本的防災地圖教案,大夥兒運用課程中所學習到的知識與經驗,不僅可以藉由學習單面對自己身處震災時情緒的轉變,更實地進行校園調查,走出教室,一步一腳印,一磚一瓦地繪製校內防災路線。


圖:「校園防災地圖」製作。(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提供)

韌性,指的是面對事物時,在思路、情緒、動作與決策等層面,都具備一定的強度,來面對眼前的突發狀況,並能在受到衝擊後,有自我修復的強韌能力。這項能力並非一朝一夕能獲得。成大團隊以建築、都計專業為基礎,協同心理輔導專家鄭淑惠教授等成員,與歸仁國小師生一起發展心理韌性防災教案及教師手冊,也將相關經驗推廣到教育局及鄰近學校,並和周邊的歸仁里、八甲里合作舉辦「防災社區工作坊」,讓防災意識從校園擴散到社區。之後,更將教案外展到另一個場域溪頂里試行。這樣持續與在地互動、不斷修正的防災教育內容,為的就是朝向「減災」與「準備」的韌性社區方向邁進。

未竟之路,繼續前行 

2016年的美濃大地震,震央位於美濃,重大災區在臺南,這個地緣關係提醒了我們,在這小小的島嶼上,沒有哪個地方是能擺脫彼此牽絆的。我們就住在斷層帶上,需要學習與斷層共處,未來可能會再度面臨突如其來的災害,也要努力將衝擊降到最低。

成大團隊在2016-2019年期間,以「韌性社區」為目標,因應不同社區與社群需求,從建物檢測、土壤液化、社區營造、心理韌性防災教育等面向著手,連結社區、學界與公部門,一方面將結合社區實務與學術專業的經驗提供施政參考,一方面陪伴社區進行災後重建與心理調適,並更進一步思考社區在計畫退場之後,持續運作的動能來源。大學的參與行動,不僅是善盡社會責任,更期待能帶動社區,埋下一顆又一顆的種子,在未來能成為自助、互助的永續力量。儘管震災在島嶼上銘刻了悲傷的記號,但藉由每一位參與者的努力,希望永遠都在,在斷層帶上重新出發。


圖:災後重建的不僅是硬體,還有具備韌性、能夠自我修復的社區與社群。(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提供)


【延伸閱讀】

從斷層帶重新出發——大學與社區的防災、減災協力行動(上)

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7,〈206震災重建─成大震災重建團隊的在地經驗〉。《成大校刊》256: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