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738

文章分享:


研究×實作×教學 大學社會實踐的三重奏:記第四屆新實踐研討會

作者 / 新作坊

隨著疫情的趨緩,每年秋天舉行的「新實踐暨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國際研討會」(下稱新實踐研討會),在今年(2022)9月29日重新回歸實體現場,提供與會者面對面研討切磋、觀點交流的空間,同時也請無法親自到場的發表者、評論人,藉由視訊方式加入討論。

近來在政府部門的提倡與資源挹注下,大學的社區參與和社會實踐日漸形成風氣,大學社會責任也成為大學校務發展的指標之一,並且進一步與日本、東南亞各國展開國際學術交流、教學互訪及協作行動。而相較於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下稱USR計畫)偏重於課程研發、教學成效的評估及分享,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更側重大學與地方協作創新模式的開發,以及結合實踐與研究的新學術典範之深耕,因此自2019年開始辦理新實踐研討會,希望能提供臺灣與日本的大學社會實踐參與者學術互動的平台。

今年大會主題是「大學社區伙伴:發展理解差異的協作模式」,期待大學的研究者和教育者於社會實踐的行動過程裡,能細緻省察大學團隊與社區內部的成員多樣性、在地特殊的文化脈絡、議題和場域的動態變遷等因素;在發掘與認可彼此的差異之際,逐步構築大學與社區內各種社群所形成的多元伙伴關係,並藉由不斷組裝調整的多方協作模式來回應在地社會需求,繼而轉換成研究成果。

響應大會主題徵稿,本屆總共有47篇論文發表與4篇論文海報展示,其中14個研討場次的主題主要為:大學社會實踐之方法與方法論、地域活化/社區營造、民主參與、永續發展、教學實踐與創新、文化實踐。從主題來看,除了在地實作案例與營造方法的分享外,民主參與、永續發展、文化實踐都是這幾年大學與社區連結的重要議題;而多數來自USR計畫成員的論文,更是萃取平日「讓學習走出教室」的教學實踐與創新課程設計之精華,讓源自實務的教育經驗和反思,能和不同領域的伙伴一起商討。進一步觀察各篇論文內容,則會發現大學的在地行動緊密呼應臺灣社會的發展脈動,例如探討大學在社會住宅、地方創生、長期照顧等政策推動下的角色,以及對於政策的省思和建議。同時,也能將實作經驗和既有理論及國際發展趨勢,譬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等進行對話。

另方面,自2020年以來,Covid-19疫情對於整體社會的衝擊至今已逐漸緩解,讓大學實踐研究者能更加從容地去檢視疫情對於人們的生活方式,乃至弱勢族群、地方產業經濟等的深刻影響。尤其社會實踐工作需要長期浸淫在場域中與人群互動和協作,當疫情來襲時,新溝通工具的應用(如線上直播、數位成果展、社群媒體的互動與紓壓)、新觀念的倡導(如陪伴傳統商家進行數位轉型)、新教學型態的轉變(如課程與社區實作如何線上線下交錯進行),甚至是對於弱勢族群的新服務模式、確診者復原後的社會關係重整等,本次研討會的論文都有所著墨,同時也探討大學在疫情期間與疫情過後能在社區發揮的陪伴、串聯、中介、修復等積極角色。


圖:評論人不同的觀點與建言,常會觸發研究者和在場聽眾對於論文議題有更深一層的思考。

面對複雜的社會議題,大學社會實踐經常需要結合不同身分背景者共組團隊,經過多年的實作下來,本次研討會不僅有團隊中各種學門的教師、博士後研究員發表研究成果,在第一線實作的助理人員、研究生,或是地方青年,也都帶來他們參與實踐研究工作的第一手觀察,共同豐富在地實踐研究的內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議程有一場自組論壇「撥雲見日:學術視角剖析下的安康社區析相關議題」,是由政治大學USR「興隆安康.共好文山」計畫參與者共組,這是該團隊第二次以自組論壇方式參與研討。論壇的四篇論文分別從「社會住宅中的社會福利服務發展與挑戰」、「從華語教學看跨國銜轉生個案生涯探索與輔導」、「助人工作者與脆弱家庭工作之經驗和挑戰」、「安康平價住宅與家庭暴力」四個主題,討論其與團隊在臺北市安康社區進行實作,透過兒少服務、新住民關懷、法律扶助、經濟弱勢支持四大主軸,陪伴與培力社區居民而發展出來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經由會議的公開研討,使這些仍在發展中的論文能更為成熟。

本次的實體會議讓疫情阻隔而久未碰面的高教伙伴有機會相聚,現場交流氣氛熱烈,與會者還可以隨時轉換會議室,聆聽有興趣的論文發表。而主辦單位貼心提供發表人在投稿表單上推薦評論者的服務也備受好評,藉由會議的媒介,論文能找到合適人選來評論及提供建言,都有助於取得後續研究上的突破。儘管這回來自日方的投稿文章較少,但從參與臺日大學聯盟的東海大學與中山大學成員的論文發表中,能見到臺灣和日本在大學地方連結與教學實踐層面的往來愈來愈緊密,這也讓人期待兩國國境開放之後,雙邊師生的互訪學習能擦出更絢爛的火花。


圖:現場展出的論文海報。

然而,研究與教學要結合實踐並不容易,需要付出大把時間與心力投入場域工作中,尤其要將實踐經驗轉化成論文,並與理論對話更是困難重重,新的書寫方式、新的評價標準仍待建構。誠如本次會議主辦單位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主持人陳東升教授在開幕致詞所說:「社會實踐要累積成學術的發表有一定的困難度,除了研討會的交流外,我們另一個嘗試是建立了一個新期刊叫《新實踐》。……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一個新的期刊,最主要是希望社會實踐的研究成果能有不同的發表形式,除了傳統學術期刊具有的研究論文、文獻回顧等文章類型外,在《新實踐》裡面,它還可以是一個案例的描述、也可以是一個深度的田野記錄。」陳教授強調《新實踐集刊》中的「研究紀要」文類設立之因是「希望這種不同的發表型態可以讓更多人進入到實作場域後,他能認真地去記錄所有操作的問題,再加上田野的反省,就可以變成學術成果來跟大家進行交流」。

這種不受限於既有的學術架構,對於實踐研究歷程具有內涵的深描型文類尚待所有行動者一起加入書寫,深化其意涵與形式。新實踐研討會作為初步交流的平台,後續更有待發表人的精雕細琢,再將文章投稿至《新實踐集刊》等相關刊物,共同澆灌在地實踐研究的沃土。


圖:研討會當天亦召開「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定期會議,右圖右一為聯盟首任會長——暨南國際大學武東星校長。


*《新實踐集刊》徵求將在地實作經驗轉化為持論嚴謹的「研究論文」、對於實踐研究歷程具有內涵的深描與反思的「研究紀要」,以及和文獻對話的「文獻評述」「書評」。歡迎大學社會實踐的伙伴們投稿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