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142

文章分享:


疫起在地方創生機:2022臺日大學聯盟線上工作坊側記(中)

作者 / 新作坊

「當初從東京造型大學畢業後,當然也有很多機會可以留在東京的企業就職。不過,我很喜歡製作東西,如果可以和身邊的人維持看得到臉的距離,這件事情對於創作非常重要。以一個創作者來說,現在生活在富士吉田非常有趣,可以激發我很多創作的靈感,是非常理想的環境。」曾擔任山梨縣富士吉田市地域振興協力隊隊員的片岡美央,如此分享她離開都市移居地方生活的感想。

上篇文章曾提及富士吉田市自古就以染織產業聞名,就讀東京造型大學研究所時專攻織品設計的片岡美央,在學生時代即參與所上鈴木MASARU(鈴木マサル)教授和富士吉田市合作的「Fujiyama Textile Project」,而有機會與當地織品業者一起嘗試開發新商品。2019年畢業後,她加入了地域振興協力隊,正式移居富士吉田市,開始為期三年與地方共創的新生活。

在片岡美央分享她在地域振興隊的三年活動經歷之前,先簡要介紹地域振興隊在日本推動的過程。這項政策是由日本總務省在2009年開始推行,目的是希望以經費挹注方式,鼓勵都市人移居至人口外流的「過疏地區」、甚至能長久定居鄉村,進而活化當地。甄選通過者在一年以上、最多三年的隊員活動期間內,因應各地方不同的需求,結合自己的興趣與專長,進行在地產品開發、宣傳、販售,或是從事農林漁牧業、支援居民生活等活絡地方的行動。國家每年最高可提供480萬日圓的經費,其中280萬作為隊員個人年薪,200萬日圓用於活動旅費、研習、作業物品等費用;三年任期屆滿後,還有100萬日圓的創業補助金,為的就是把更多人留在鄉村,深耕/生根地方,

以2021年為例,全日本的地域振興協力隊隊員就有6,015名,參與招募地域振興協力隊的地方政府有1,085個。另外,歷屆隊員之中約有四成為女性,七成參與者是20-39歲之間的年輕世代,而65%的隊員會在任期結束後定居在當地。顯見這項政策對於推動年輕人安居鄉村已略有成效。


圖:總務省製作的地域振興協力隊說明與統計資料。(圖片來源:日本總務省地域振興協力隊之概要

回到片岡美央的經歷,在富士山腳生活的第一年,她就開始嘗試將自己對於織品設計、繪圖、音樂與外燴的專長及興趣,結合富士吉田的資源和特色,將在地魅力傳遞給更多市內與市外的人們。譬如她創立了「GOOD OLD MARKET」這個品牌,以發揚街區古老優良文化及魅力為目的,開發及販售印有富士山插畫或當地街道風景的T恤、利用織物廢料重新設計的T恤或袋子,還將織品廢料運用在當地商家販售的甜點包裝上,呈現出「織物之町」的獨特面貌。

喜歡音樂也組過樂團的她,還登高一呼,找來當地和東京玩音樂的朋友,還有鄰近的都留文科大學學生樂團,將樂團表演帶入富士吉田的餐館中。加上大學時代曾做過外燴的經驗,片岡美央主動接洽當地農家、餐飲業者,將富士山下盛產的蔬果食材化作味蕾饗宴,當外地朋友來參加活動時,也能帶著山梨縣的美食滋味和美好回憶返家。


圖:利用織品業的廢棄線捲筒所設計的糖果包裝。(圖片來源:goodoldmarket粉專

加入地域振興隊的第二、三年(2020-2021),恰是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之際。過往可以透過開設快閃店或到市集擺攤的方式,推廣自製的富士吉田主題商品,這時卻只能暫時停擺。在困境中,片岡美央轉而發展線上商店,開設GOOD OLD MARKET網站展售商品,同時也不放棄線下交易,與當地的「道之驛」(公路休息站)、富士急樂園等處洽談寄售。她說:「我認為銷售名產與染織品這件事本身不只是賣東西而已,透過商品推廣與販售可以讓外界更加認識富士吉田。它是資訊傳遞的載體,我很重視這部分,因此不斷擴大銷售管道。」

為了鼓勵受到疫情打擊的織品產業,片岡美央主動設計以染織業為主題的T恤,向外界宣傳富士吉田的歷史悠久的織品文化。她也和在地伙伴策劃網版印刷工作坊,請當地小朋友畫出自己最珍視的寶物,再將圖樣製成網版,由小朋友親手印在包包或T恤上,並在活動後舉行小小的成果發表會,邀請親朋好友一起來看自己DIY的成果。

在實體活動只能取消或縮小規模舉辦的期間,片岡美央轉而承接了好幾樁來自富士吉田公部門與業者的設計委託案。這些專案除了織品圖樣或海報文宣設計外,也有飲料業者、食品業者提出的包裝設計需求,更特別的是來自「故鄉納稅推進室」的委託,希望她為寄送給納稅人的在地名產回禮進行LOGO與包裝設計。

「故鄉納稅」是日本政府為了解決城鄉稅收落差所推動的制度,納稅人可向不同的地方政府繳納稅金,除了能扣抵所得稅(類同臺灣能以捐款抵稅),還能換取當地農特產品。片岡美央認為透過故鄉納稅能對外廣泛宣傳地方,特別是收到謝禮的時候更能感受到當地的特色與用心,因此在禮品包裝上她特別選用在地盛產的水果越橘(コケモモ)作為圖像,希望收到的人可以更加認識富士吉田。她的設計也獲得了肯定,各式委託者紛紛上門,甚至還協助富士吉田市政府人物課設計結婚申請書,申請書上粉紅浪漫的富士山、五重塔與盛開櫻花樹剪影,為新婚夫妻留下深具祝福的在地見證。


圖:後方展示架陳列片岡美央擔任隊員期間所設計的織物成品,前方桌面上的紙盒,是以富士吉田的特產越橘為靈感所設計的「故鄉納稅」謝禮包裝盒。(圖片來源:goodoldmarket粉專

「在Covid-19疫情影響下,無法進行開店工作或參與市集活動,反而有更多時間可以讓我進行設計與插畫工作,也相信這些工作與歷練會帶給我未來更多的機會。」面對疫情帶來的劇烈變動,片岡美央仍試圖利用自己的專長突破限制,藉由與在地人的往來互動、對於日常風景的觀察,透過設計重新梳理、轉化與詮釋,讓地方的美好與趣味之處更具魅力,不僅讓當地人重新發現自己的優點,也讓外地人看見地方的美麗。如同她繪製的小巧人臉、晾曬衣物的街屋、夜空點點繁星,這些觀光客來去匆匆間甚少留心的景象,卻都是她在富士吉田長期生活所捕捉到的吉光片羽。而這些創作也都成為行銷富士吉田的特色商品之一。

從協力隊畢業後,片岡美央在商店街的一角成立了個人工作室及店鋪。一樓店鋪販售她設計的織物商品、藝術家創作的染織藝術品,以及富士吉田的土特產。店內也備有網版印刷等工具,且不定期舉行工作坊,讓來客體驗網版印刷的樂趣。她說這裡就像是過去三年在協力隊工作的總結,也是未來持續傳遞富士吉田魅力的據點,希望造訪當地的觀光客、在地的年輕人與學生,都能在此尋獲靈感,更深入認識富士吉田。


圖:2022年5月,片岡美央在富士吉田開設的新店舖&工作室,歡迎大家造訪。(圖片來源:goodoldmarket粉專

相對於片岡美央以所學在織物之町安居創業,本次工作坊另一位地域振興協力隊分享者末石靖知,則用多年擔任外語導覽員的經歷,為雪鄉山形縣大石田町的旅遊服務進行觀察診斷,和公部門、在地業者一起找出觀光客只路過不停留消費的原因和解方。

喜歡騎腳踏車、烹調,也熱愛臺灣凍頂烏龍茶的末石靖知,先前曾在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服務,結束這份工作後才回到日本擔任中英文翻譯導遊。在2021年加入大石田町地方振興協力隊前,他跟螢幕前大部分的聽眾一樣,未曾聽過這個地方。到了當地之後,才被當地遼闊的青空所吸引,也為冬季厚積如山的暴雪而震攝。這樣一個盛產蕎麥麵、西瓜與辣醃茄子的雪國之鄉,人口只有6,600人,65歲以上的長者約占總人口40%,町內只有三所國小與一所國中,孩子升上高中後都要跨區到他方就讀,是典型的少子高齡化聚落。

末石靖知在大石田町的任務,主要是協助町公所的產業振興課接待入境的外國觀光客,提供外文旅遊情報,並促進遊客於當地消費。他指出,許多協力隊隊員的目標是讓更多人知道當地,並吸引更多觀光客到地方旅遊,他則更致力於提升整體環境,讓觀光客樂於主動在大石田消費。這樣的企圖心源自於大石田本身就有不少外國觀光客會前來,不過來的觀光客多半是匆忙路過,很少停留。

原來大石田町隔壁的尾花澤市有個大名鼎鼎的溫泉區──銀山溫泉,過去在臺灣創下高收視率而屢屢重播的電視劇「阿信」就曾在此取景。2015年,一張有著皚皚夜雪、昏黃瓦斯燈,充滿「大正浪漫」風情的溫泉街景照在推特上爆紅,銀山溫泉因此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外國觀光客。不論從東京搭新幹線,或是搭國內班機到山形機場,要到銀山溫泉都必須路經大石田,或在大石田轉乘巴士。儘管觀光客絡繹不絕經過,對大石田的產業經濟卻絕少貢獻。


圖:末石靖知建置的“非官方”大石田觀光網頁,有中文與英文兩種版本。

初就任的末石靖知原本在町公所上班,後來發覺只有到現場才能實際看到問題,於是就在觀光客赴銀山溫泉的旺季(每年12月到隔年3月),每天到車站的候車室觀察。長久下來,他發現問題堆積如山,有可以立即解決的,如候車室只有兩排靠牆座椅,室內冰冷且座位不舒服,便放置電暖爐與布坐墊改善;或者如現場無提供販售服務及在地資訊,他就準備了一些在地土產銷售,也精心製作介紹大石田歷史文化的展示牌卡和文宣。

同時,他也看到了以個人之力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因為當地天候限制,公車會延誤、JR有時會停駛;還有城鎮本身發展的問題,譬如當地人多以開車作為交通方式,很少人會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導致車站候車室空間不大,旅遊旺季容納人數有限,車站附近也很少商店可供消費。
另方面,除了近身觀察也透過旅客調查,末石靖知進一步提出關於車站轉運與土特產販售更細部的問題,作為第二年的工作重點:

  • 車站轉運問題:公車不能使用IC卡刷卡,購票拿大鈔也無法找零;冬季經常下大雪,觀光客需在暴風雪中等待與排隊上車;公車是固定班次,當觀光客過多時,會有人上不了車的情況;行李寄存處不足等。
  • 土特產販售問題:販售產品主要是醃漬物,對年輕族群沒有吸引力,加上疫情期間不提供試吃,觀光客不了解實際口味而減少購買意願。

針對前述問題,他連結了連結尾大石田町、尾花澤市的公部門與業者協力,一起用「減少負面因素」、「創造正面新價值」的方式來解決。譬如在車站轉運問題部分,除了前述改善候車室的舒適度外,也在候車室增設販售車票、預取號碼牌及行李寄存處等服務,讓觀光客可以在室內等候叫號上車,不用在外頭吹風受凍排隊。在土特產販售部分,針對20、30世代的主要觀光客群,開發具吸引力的地方特產,並發送商品優惠抵用券等來增加買氣。


圖:末石靖知與當地業者、農家一起開發的新產品「草莓果醬」,果醬也能加在霜淇淋聖代上,吸引年輕觀光族群購買。想了解更多末石先生在大石田的行動歷程,請參考他在2021年底的活動報告,以及經營的部落格。(圖片來源:山形県大石田町移住者のポタポタ日記

也許是因為末石靖知過去擔任導遊的經歷,讓他深具使命感,希望觀光客造訪後都能帶回美好的回憶,即使大部分的人只是途經大石田,他也盼望讓過客們有本來要去銀山溫泉,卻在旅途中意外碰到了溫暖友善的大石田町的美好經驗。另外,作為地域振興協力隊的一員,他亦期待透過觀光為當地帶來實質的幫助,例如販售特產或規劃體驗旅遊活動,提升地方經濟收益,或是以更舒適的環境接待來客,創造更多大石田的「關係人口」。這樣的願景目標,都有助於他釐清大石田町所遭逢的觀光問題,進而提出具體可行的對策。

末石靖知指出,Covid-19疫情重創了日本的觀光業,但是像大石田這樣的小地方,反而可以趁觀光客較少造訪之際,重新檢視在地的旅遊環境和資源,積極地改善和準備。從2022年6月開始,日本已開放有條件接待各國的觀光團,也許今年冬天當觀光客再度回流時,不但能在大石田車站感受到溫暖舒適的待客環境,候車時還能藉由展示文宣順便了解當地的風土文化,選購具有特色的在地伴手禮。

從片岡美央、末石靖知二位日本地域振興協力隊隊員的經驗分享中,可以看到日本政府透過國家制度的推動,讓不同身分背景和興趣專長者走入鄉村,一來可以為地方帶來嶄新的觀點、刺激和人際連結,改變當地原有運轉的模式;二來參與的隊員不僅能一展長才,也能從在地汲取養分,滋養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三來能扭轉離鄉往城市討生活的主流趨勢,不論是剛畢業的新鮮人、想轉換跑道的社會人,都有機會在地方初落腳時獲得支持,有時間細細扎根,慢慢長出五顏六色的安身立命方式;四來地方行政機關也能因此迎來新住民與新人才,為人口逐漸凋零、財政趨向困難,甚至遭逢疫情打擊的當地,找出改善策略,創造未來生機。(待續)


【延伸閱讀】

疫起在地方創生機:2022臺日大學聯盟線上工作坊側記(上)

Robert Hsu,〈山梨縣・富士吉田市的織物之町復活之路〉,雜談通信

日本總務省「地域協力振興隊」資訊

簡嘉潁,〈讓人搬到鄉下去!總務省力推「地域振興協力隊」〉,上下游新聞市集

謝子涵,〈日本「地域未來構想20」(下):確立後疫情時代新生活型態,促進新的消費或投資附加價值〉,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