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538

文章分享:


線上線下超連結 大疫時代中的臺日大學研討與交流

作者 / 新作坊

「臺日國際研討會就是一個很好的平台,把大家的經驗串接起來,進一步分享政策推動與實踐議題,藉由我們攜手合作,交換經驗,互相借鏡,以提出解方,期待共同打造臺日雙方的社會福祉與永續發展。 」在臺灣疫情三級警戒調降為二級後的第三十八天,科技部人文司林明仁司長在「2021新實踐暨臺日聯盟國際研討會」,對著現場與線上的臺日二地參與者致詞時,明確指出會議舉辦的意義與願景。

由科技部支持的「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以下簡稱人社實踐計畫),除了號召國內大學組成跨領域團隊,與地方社會協力解決在地議題,並結合實踐與理論進行學術研究,另從2019年開始,也聯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邀請臺日兩國長期投入地方實踐工作的大學共組「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希望透過校際多角結盟,進行雙邊學術交流、教學合作與產業發展等議題的連結及合作。

誠如人社實踐計畫主持人陳東升教授在本次會議開幕致詞所言:「與日本朋友建立臺日聯盟,不只是簽約而已,更希望能有實質的交流與討論,所以每一年度都會有教學課程設計的討論,還有行動與研究結合的學術論文交流活動,藉由不同方式,讓大家能實質分享彼此間的實踐心得與累積的學術研究成果。面對愈來愈複雜、愈來愈困難的社會議題,期待透過這樣子的交流,能找到更具創新性而且能夠回饋公眾與地方的實踐方式。」

另方面,陳教授也藉機感謝日本友人的雪中送炭,在臺灣危難之際跨海送來疫苗,讓本土的疫苗涵蓋率能大幅提升。由於目前日本的疫情較為嚴峻,他也祝福日本的防疫工作一切順利,人們能回復正常生活,臺日大學也能早日恢復跨國實體交流。 


圖:科技部人文司林明仁司長(左圖)與人社實踐計畫主持人陳東升教授(右圖)致詞。(張瑞騰 攝)

大疫時代裡的研討現場

大疫時代中,邁入第三屆的「新實踐暨臺日聯盟國際研討會」受國際Covid-19疫情影響,改採實體與遠距會議混合方式進行,會場僅開放主持人、發表人、評論人入場,部分發表者或評論者以及聽眾都採用視訊方式參與。儘管疫情改變了會議的形式與討論的節奏,本屆研討會的投稿數量、發表場次、論文內容的多樣性,都超過前兩年;總計有12個研討場次、7場自組論壇、1場圓桌會議,共有65篇論文發表與3篇論文海報展示。

在發表內容部分,回應今年大會主題「社會實踐與高教體系:潛力與韌性」,投稿論文除了對大學社會實踐方案的設計與執行方式進行探討外,亦更進一步針對大學社會責任與大學社會(區)參與,以及近年來與地方活化、永續發展密切相關的「地方創生」之實際內涵、政策影響、角色定位、方法論等多元面向,提出更宏觀的研究分析和反思。其次,對於大學與地方連結所延伸而出的社會設計、文化實踐、地域活化、在地老化、地方產業等議題,還有大學社會實踐的課程設計與教學評量方法,亦有深入的探討。


(張瑞騰 攝)

另外,由於這幾年的政策推動和大學持續參與,越來越多不同學科背景的參與者加入,加上個別學校與地方協作或跨國合作的經驗逐年積累,使得論文研究的視角愈發開闊,論證的課題愈趨細緻。例如哲學相關的研究社群就自組論壇,討論「社會正義與社會實踐」的價值和意義。中山大學政治大學團隊亦透過自組論壇的方式,把場域中如高雄旗津、旗山與前鎮草衙,還有臺北興隆安康社區的田野觀察與教學實踐研究經驗,帶到會場來研討切磋。

大學社會實踐經驗的跨國對話

在臺日跨國經驗交流部分,日方的千葉大學分享了在疫情中透過線上PBL課程,提供千葉與臺灣兩地學生進行地域活化提案的實踐學習歷程。高知大學發表的兩篇文章從「地方創生」角度切入,細數藉由地居民生命故事與生活史的訪談調查,以申請「日本遺產」,從而活化地域的經驗;另一篇文章則是分析高知縣黑潮町運用官方網站進行宣傳的策略及用戶行為,來討論地方政府廣宣行動與推動地方創生的關係。

臺灣方面,則有東海大學分享與九州「食與文化應援隊」合作,透過食農教育強化語言教育和文化交流;中山大學則提出與愛媛大學、富山縣冰見市役所,跨文化學習和跨國協作的方法。顯見臺日兩地大學、地方社群的互動日趨緊密,即使在疫情阻隔下也不中斷,適時調整成線上共學的方式進行。

此外,研討會後也遠距召開「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籌組工作會議」,會中就年底聯盟正式成立的線上簽約儀式、官網規劃和成員學校協力方式,進行細節討論。希冀透過臺日大學聯盟的推動,讓兩國在高教的知識交流、學術研討、地方關懷、社會實踐等層面的互動步上常軌,締造互惠,比鄰共好。


圖: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籌組工作會議。

疫情帶來的挑戰與機會

人社實踐計畫創設的宗旨之一,即是希望在創新的作法裡面,試圖建立一個更包容、更強韌的社會,這也呼應本次會議主題「社會實踐與高教體系:潛力與韌性 」。這兩年來,世界各國都在Covid-19疫情威脅下,尋求防疫、免疫與振興之道,社區與社群的團結合作案例和創新作法不斷滋生,促使整體社會更有韌性面對劇變環境的衝擊。自許肩負起在地社會責任,與社區結成伙伴關係的大學,在這波疫情挑戰中該如何自處並陪伴地方社會呢?

本次會議因此特別安排一場主題為「Covid-19疫情對臺灣社會的影響:社區韌性與因應」的圓桌論壇,邀請參與人社實踐計畫的大學團隊,分享各自在實踐場域觀察到社區真實現況和因應方式。一方面依社區現實需求調整行動腳步,另方面各校團隊也能藉此了解是否有共同關心的主題,以進行跨校的行動參與或比較研究。

論壇中,暨南大學陳文學老師分享其訪談南投縣政府公務員,在疫情期間與疫情降溫後的所受到的影響與應變措施,以作為縣府在疫後生活復原與調整的參考。張力亞老師代表報告暨大在疫情中的社會實踐調適作為,內容聚焦在地方產業數位轉型和鄉村教育數位學習兩項議題。針對前者,暨大提出與在地社群共同調查產業需求、建造數位平台協助業者轉型;而對於鄉村教育數位落差的因應,團隊除透過線上調查瞭解南投縣國小端數位教學的挑戰課題,也建立遠距教學調查平台,協助合作的中小學取得電子設備,並辦理線上教學增能活動來培養教師遠距教學的能力,團隊成員更嘗試了「接待家庭共學」,以互助方式照顧因雙親務農而無力陪伴線上學習的孩子,同時思考疫後線上與實體的混和輔導陪伴策略,為之後開展的行動提供參考模式。


圖:研討會現場展出的論文海報。

中山大學葉維俐博後分享了「疫情下舊左營區數位轉型調查分析與行動策略」,說明團隊訪調左營商家的數位轉型現況及疫情期間的改變,指出商家或傳統市場攤商在政府政策推動與疫情衝擊下,已有部分商家結盟,共同申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數位轉型計畫,或參與高雄好家載,或創建「左營人」美食外送/外帶平台,一起打造在地品牌、進行聯合宣傳與銷售來帶動買氣。維俐博後根據調查資料進一步分析商家的轉型意願與轉型行動,歸類出四大類型,再針對其需求,提出左營團隊未來的行動方案,包括觀念分享與陪伴轉型、資源共享及提供諮詢管道、新知同享和「共創」轉型利基等作法。

臺東大學李建霖博後代表團隊,向眾人分享實踐場域中所觀察到的社群自主防疫站所反映的在地動能,以及大學未來可能扮演的角色。疫情期間,與東大合作的南迴公路沿線上的排灣族部落,基於維護部落內部安全,避免疫情衝擊部落的意識,自主在部落出入通道設立防疫站,針對外來訪客進行消毒與管制,並向長輩進行防疫宣導,部落居民亦不定期將自家生產的蔬果寄往北部支援親友生活。如此迅速動員因應的現象,彰顯部落裡團體互助精神、糧食自給自足和危機應變的能力,強力反轉過往對於族群和地理位置的刻板印象。在深刻了解部落自主動能脈絡及配合社群運作步調的基礎上,東大將持續關懷長輩日常生活、家戶經濟轉變,並對農業與手工業的數位轉型進行探討。


圖:虛擬與實體交流可能是未來常態,二者如何搭配應用,不僅是舉辦會議需要留心之處,也是社會實踐工作的挑戰。(張瑞騰 攝)

熱情的實踐參與和冷靜的省思研究,是投入大學社會實踐工作的兩大心法。透過研討會所構築的平台,向來在大學和場域來回奔走的研究者有機會能夠群聚分享實踐經驗,砥礪研究觀點及方法。未來更希望這些論文在經過研討與修整之後,投稿《新實踐集刊》等相關學術刊物,為結合實踐與理論的新知識典範築礎奠基。

本次會議現場亦有許多與會者回饋,認為結合實體與虛擬的會議形式,未來很可能會成為常態。因此,不論是在硬體設備、網路頻寬等基礎設施的建置,或是如何藉由數位工具和平台搭配,填補虛實互動間的不足之處,其中工具應用的技巧、事前事後的充分溝通,甚或對於突發狀況的忍受力和彈性,都是日後再度辦理實體結合遠距會議需要留心之處。期待線上線下即時超連結的技巧日益精進之際,疫情也能早日平息,臺日大學的成員能夠面對面交換各自在場域攜來的山風和海雨、經驗與論點。


*歡迎下載本次研討會論文摘要

【延伸閱讀】

突破疫情限制 臺日學者共議大學社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