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4005

文章分享:


做好準備成為大家的舞台——訪三芝福成社區發展協會

作者 / 阿桂

大學如何進入社區,與社區居民合作?是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坊最熱門的探討議題之一。許多大專院校在規劃這方面的計畫,都從自己學校週邊的社區開始。然而陽明大學則將其觸角,從校園所在地的台北市北投區,遠及百公里外的新北市海邊:三芝鄉。藉由多年來幾位老師在地的耕耘合作,陽明大學與三芝地區的社區協會「福成社區發展協會」,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而這樣的合作關係建立,與許多自帶方案,進入田野實踐的大學計畫稍有不同。

社區發展協會在大學參與社會實踐過程中的定位為何?「福成社區」作為一個五十多年的老社區協會,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觀察個案。

陽明大學一直以來,讓社區的人充分表達需求,再讓學生進入社區擔任志工,協助在地的社區辦理其自有的活動。因此,在合作過程中,社區發展協會自始至終都扮演著某種程度之主導角色。

社區協會作為創造銀髮舞臺的節點

福成社區發展協會位於三芝鄉的核心位置,是三芝鄉內服務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社區發展協會。協會的鄭國賢理事長,從龍巖集團退休後開始擔任社區協會的理事,在三芝生活已幾十年的他,對三芝地區瞭若指掌。

鄭國賢告訴我們,陽明大學早在二十年前,就有博士生來社區做田野調查。他認為社區協會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和這些曾經在地深耕一小段時間、對在地有點了解的人,保持聯繫,好在「蓋廟的時候可以找到幫手」。

福成社區發展協會已經有超過五十年的歷史,走過早期社區總體營造時期,鄭國賢深感以往外來資源進入社區時所提供的社區服務,多半傾向單一化,比如像陽明大學這樣有醫療資源的科系進入社區,多半提供的是免費的健康照護服務。學生來到社區,就是量血壓與提供健康諮詢,僅限於身體照護;有經費而想要辦活動,大多就是老人共餐。但這些服務都僅止於生理上的健康醫療照護,但對社區老人家來說,真正的生活品質,往往來自心靈的滿足。心情愉悅才是健康的首要條件。鄭理事長緩緩說出這個很重要的觀察!

「我很少辦吃的活動,五十年來,社區的活動都在辦吃的。」他主張老人照護重點要放在「心療」之上,並且力求社區活動的多樣化。因此,他在社區找了一塊空地,協調後,開闢了「銀髮族開心農場」,分租給老年人經營菜園。同時,菜園旁有條清澈的水溝,是老社區過去洗衣服的「洗衫窟仔」所在。協會找到經費,雇用了住附近的幾個有能力維護的銀髮族,將整個場地整理起來,擺上幾個當年洗衣服的工具,成為居民散心、親近土地、重現歷史的好去處。

社區的老人也是具有能量的,來參加協會活動的老人家,有時也是協會活動的幹部,善用其能力,讓銀髮族或退休人士能繼續從事社區服務,從服務中找到退休後的生活重心,重新規劃退休後的生活。「有個舞臺,讓他們(銀髮族)有事做,有成就感,其實是照顧他們最好的方式。」鄭國賢說。

鄭國賢表示目前協會的重點,是放在孩子的課後輔導,而兒少陪伴的主要資源,正是來自一些退休的教職員們。福成社區位於三芝國小附近,社區內有許多退休的國中小教師,這些退休教職員,都是兒少陪伴的主力成員。

「所謂的社區轉型成功,對我來說就是『心療』。」鄭國賢說。銀髮族開心農場、兒少陪伴推動的代間互動,都是基於這個理念出發策畫而成。他認為農場的勞動可以促使銀髮族們彼此交流,比如開心農場推動無毒種植,那麼大家必須協調無毒種植的細節,還可以互相照應彼此的菜園。社區內有書法老師、教琵琶的老師,因此協會也辦了些藝文活動,希望在社區裡闢一個所有人都可以參與的舞台。


圖:三芝福成社區的銀髮族開心農場,座落在四圍都是舊住宅的空地中,是開設給銀髮族的社區農園,開放給社區內有興趣的老人家免費登記。(作者提供)

開心農場周邊步道環境,也是另個重點成果。鄭國賢找來青年返鄉的在地設計工作室,還有寒暑假來進行社區服務的學生,一年年地堆疊成果,漸漸地,牆面彩繪完成了。在社區參觀漫步的過程裡,有在地的青年設計師來和他討論建築外牆美化的細節。讓我們感受到社區協會本身的能量,而福成社區協會正在此做為一個串接的節點,像一個小型的動力平台,正一點點地,把社區與外部的能量聚集起來。

大學師生進入社區所扮演的角色

陽明大學這兩年以課程進入社區的方式,已經一改以往健康照護,而走向比較廣的服務面向。先從最基本的支持開始,配合社區原有的規劃,協助社區辦他們想辦的活動。去年鄭國賢想辦「千人千壽」的活動,利用社區內書法老師資源,讓大家來寫壽字,在社區的廟宇中做成一面牆,陽明的學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幫忙把這個活動辦起來,包括設計報名系統、活動前後的場佈、當天的工作人員等。

此外,也有學生單槍匹馬,以福成社區為田野,而進入社區的。綵怡是陽明大學護理研究所的碩士生,由於上學期修習的「社區評估」課程,她來到三芝福成社區進行觀察與初步服務,經過一個學期的服務,綵怡和社區協會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她感到有必要繼續加強溝通,好讓下學期進社區的學弟妹能順利交接工作,因此她暑假期間還不斷地回到福成社區,與協會的人溝通聯繫相關事宜。

綵怡每周都從台北市北投區,騎一個小時的機車,到福成社區進行服務,為什麼願意跑這麼遠?一方面是有前輩已在此耕耘過,有其人脈、比較好進入田野外,一方面也是久了對社區的人事物有感情。她上學期在此做的初步服務是開設桌遊課。一開始她發現協會的課輔班,孩子只和來上課的教師熟識,她提出用桌遊促進孩子和志工媽媽互動的構想,而鄭國賢則讓這個活動有銀髮族加入,由於課輔班結束後是為銀髮族開設的太鼓課,鄭國賢力邀太鼓課的老人們早一點來參加綵怡的桌遊活動,就促成了協會舉辦的老、中、青三代代間交流時間。

雖然鄭國賢告訴我們,有了年輕人的參與,可以解決一些電腦問題、辦活動的時候都多些人手,但綵怡的例子,卻讓我們看到,帶著服務的準備進入社區的年輕人,便會自然而然地帶進能量,攪動社區,產出一點不一樣的事。

「要做這些事,就像蓋廟,要先找一些和尚來。」鄭國賢說。從他的觀點,社區的活化很多時候的確需要這些大學師生的幫忙。而無形中,慢慢的開展出共創的方案,也找到真正對社區有認同感的青年學子!


圖:福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鄭國賢,站在學生來社區服務時完成的彩繪牆面前,告訴我們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社區發展協會,如何因應這幾年因著大學生社會實踐政策,不斷前來社區的學子,如何串接這些未來可能「來蓋廟的和尚」。(作者提供)

以在地主體需求為前提出發的相互合作

與許多自行設計方案進入社區的大專院校不同,陽明大學目前是針對社區原本的計畫,給予社區主動提出的協助。每學期三芝地區的幾個社區發展協會,會到陽明大學去舉辦座談,透過幾次溝通交流,這些社區協會提出各自社區需求,展開雙方的合作關係。

以在地社區發展協會來說,若協會本身有其發展的目標,外部資源對協會來說,就是達成目標的一個輔助,也就是鄭國賢所謂「蓋廟的和尚」。此外,他同時也認為,社區發展協會必須隨時作好準備,讓新的活水進入,協會理事長在此扮演的角色有如田野中的節點,將符合其需求的對象找出來。這種看似鬆散的關係,其實是很重要的「弱連結」。也正是長期經營在地的一個重要環節,能讓學生與社區間找到真正對的彼此,學生才能真正進入社區,進行以「在地為主體」的實作。

陽明大學過去在福成社區的服務,多與健康照護有關,在去年加入HFCC計畫[1],開設與設計跨域課程後,醫療與人文系所合作,為三芝的社區服務帶來了一點新的改變,學生不再只是來幫忙量血壓與監控各種身體指數,而是開始進入社區策畫一日遊、設計在地伴手禮、與長者互動等。對陽明大學的學生來說,在福成社區的經驗,是一場與長者合作的實習,與未來的老年照護情意知能相關。不過,對協會理事長鄭國賢而言,大學生進來社區,對他來說,最大的幫助是協助社區完成無法獨力完成的各種活動計畫。

學校與社區合作的開頭,不免是從帶著學生田野調查,認識這個社區的歷史與人文,進而帶給學生啟發,以協助學生看到社會議題與激發社會關懷。然而,這個過程不是單向或單一的,而是一個雙向互惠的建構過程。因此,社區本身的聲音為何?社區的人如何詮釋自己?在地發展協會如何定位自己?這些都是大學師生團隊在進入田野場域後,必須去觀察與面對的。在實務上,修課的學生與社區的關係,對彼此來說也許都是過客,但如何在這短暫擦出的火光中,彼此的主體均能從中得到彰顯,一方面讓社區看見自己的價值與能量,一方面也讓大學發揮自身專業知識找到自己立足點,也讓學生在相互連結中看見他者世界並反饋回看自身,這樣一個「互為主體」的有機過程是我們所期望的。


*本文由十二道人情味授權刊登,謹致謝忱。原文刊載於此

[1]HFCC計畫為教育部資訊科學司「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簡稱為HFCC(humanities, field, co-creation),強調「人文、場域與共創」。HFCC計畫在本質上,是一個鼓勵創意、創新與創業的教學研究計畫,不僅鼓勵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師生組成跨領域協作團隊,開設跨域課程,貢獻所學服務地方,實踐大學與地方「共生共好」目標;也嘗試透過此計畫的資源挹注,鼓勵大學人社領域師生因應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積極進行創新改革。所關心的社會議題包含:(1)文學與生命關懷、(2)社區關懷與空間活化、(3)銀髮樂齡在地安老、(4)古老技藝與記憶回復、(5)飲食與土地、(6)東南亞移工、(7)批判性多元文化。執行期程為104年至107年。陽明大學為HFCC計畫項下補助之學校,計畫名稱為,「高齡心智健康促進:人文與社會科學公民素養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