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202

文章分享:


從社區角度看大學進入社區可能的衝擊與挑戰 ──社會實踐交流會後小記

作者 / 宋威穎(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政府鼓勵學校扮演地方智庫,讓學校老師帶學生進到社區,協助社區發展,讓過往課堂上教學可以透過社區場域來實踐,也讓師生可以將自身所學結合地方發展,是現行政府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和社會實踐的重要方式。中山大學在2019年1月12日於高雄駁二的共創基地辦理「雄好交陪」大學社會創新與參與實踐交流會,有別於過往從大學角色來看社區和大學間的連結成果,本次交流會主要是邀請社區工作者從社區角度,來看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後文簡稱USR)進到社區對社區的衝擊與影響,並透過與會者和社區工作者的互動交流,釐清彼此的角色和功能,從而找出適合雙方的協力運作模式。

交流會下午場的第二個主題:創造地方生命力──鄉村社區的創生與發展,是由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主辦[1],本場次邀請了四位長期致力於社區營造與社區發展的工作者:高雄市杉林區集來社區總幹事鍾皓宇、東高雄觀光產業聯盟理事長吳文豪、高雄小鄉社造志業聯盟李婉玲,以及美濃博士學人協會秘書長古錦松,和所有與會者座談。


圖:主持人中山公事所郭瑞坤教授為活動開場,並介紹四位社區工作者。

交流會主題聚焦在「鄉村如何創造在地經濟發展」以及「大學與社群合作推動地方創生的可能性」,中山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郭瑞坤所長在引言提到:「過往的座談大多是由學校來談如何在社區執行計畫,很少是直接聽到社區的聲音,希望能透過這次交流聽取社區的意見,才能真的有助USR計畫執行學校和社區的相互了解,進而協助地方解決社區問題」。

活動首先由四位社區實務工作者來介紹自己所在社區,以及曾經參與過的社區工作。四位與談人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高雄小鄉社造志業聯盟創辦人李婉玲,李創辦人一開始就提到:她作社造18年了,所在的寶來地區歷經莫拉克風災,透過一系列政府相關計畫,逐步將社區民眾的生活體驗、文化價值以深度旅遊的方式傳達給更多人知道,一步一腳印地打造屬於地方的「共享空間」,希望能藉此凝聚社區居民的意識、傳承經驗。她認為「大石也要小石拱」,社區沒有辦法只靠單一面向的發展來支撐,也無法直接複製其他社區成功的模式,只能不斷地嘗試和摸索,才能找出適合自身社區的經營模式。這和過往社區營造強調的生產、生活和生態「三生一體」的概念很接近,社區工作很難只著重單一面向,必須同時兼顧不同的層面才有可能達到所謂的永續發展。

李創辦人也提到,現行政府大力推動的USR計畫和地方創生計畫,必須注意相關政策的延續性與政策效果,不能太偏重所謂的KPI。過往學校和社區合作的計畫,往往為求達到計畫訂定的KPI,導致學校和社區在合作上,只會選擇短期內能獲得成效的方式,卻未必有益於社區和大學之間的長期合作,有一些需要花時間醞釀的機制或構想,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有機會慢慢發酵,長成完好的型態與運作模式 。學校可能不願意花太多時間跟社區溝通磨合,等到形成共識後才來推動,因此大學師生在社區只有淺碟式的協作,而社區也不容易跟學生形成密切的夥伴關係,更遑論讓大學成為與地方連結的橋梁。李創辦人擔心的是,大學在執行USR計畫時,如果不能做完整而有延續性的規劃,很容易重蹈過往社區和學校合作的經驗,也就是計畫結束了、執行團隊離開了,但並沒有真正解決社區的根本問題,對社區的長遠發展來說,不見得有實質的助益。


圖:與談人介紹自身社區發展的經驗及歷程。

過去曾擔任六龜區長,積極推動地方發展的宋貴龍(現高雄民政局專門委員)則認為,大學社群和地方結合是可行的,但應該把地方公部門拉進來。以他過往的經驗發現,人的因素非常重要,政策能否推動和落實,和地方社區的利害關係人很有關係,如之前推動農村再生,他會先推一個社區,再帶動其他社區一同參與,讓大家漸次成為其中一份子,成功的機會比較大。

宋專委也指出,現在推動的USR和地方創生,大學和社區會有更緊密的結合,重要的是,大學如何幫社區找到真實的問題,並且想出解決方法。他認為,既然合作對象是地方社區,必須小心可能跟社區原有的利害關係人立場產生衝突,像是地方創生講的產業發展,地方上已經存在既有的產業條件和產業運作狀況,如果大學團隊在還不了解地方生態與業態的情況下,逕自推動產業改革或執行計畫,將會衝擊地方舊有生態,而面臨嚴苛的挑戰。專委也建議,在學校進入社區過程中,或許可思考先和地方公所溝通,有一定的程度了解,以及知道可以協助社區的著力點再來進行,才會減少對社區的衝擊,學校師生融入社區和協助社區的可能性才會提高,才有可能落實大學與社區的協力關係。


圖:高雄民政局專委針對學校與社區關係給於實質建議。

大學時期即開始在臺南東山蹲點的創業青年佘岡祐也提到,青年願意進到社區工作,甚至是成為地方社區生態中的一環,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自己是因為就讀成大時修習「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課程,而有機會進入社區,才發現自身對社區工作有興趣,而選擇在畢業後留在社區創業。岡祐認為,社區和學校師生間的關係,不能只靠單一政府部門、單一計畫、單一學校或社區就能運作起來,必須是大家共同來營造這個生態系,而這個生態系必須思考三生(亦即生活、生產、生態)之間的各種可能性。因此需要各方利害關係人協力,共同完成社區的各種工作,像是計畫撰寫、環境空間改造、學童課輔、長期照護等等。這些都是讓社區民眾安居的重要條件,也是社區能否跟青年協力共存的重要過程。

從事規劃設計的明學,也因為工作的關係接觸到社區的青年工作者,並建立合作的夥伴關係,從而了解社區在聘僱青年人才的人事運作及組織運作的情形。對於媒合青年進入社區的觀察,他認為透過政府的計畫資源,雖然能夠給予青年合理的薪資,盡量讓青年願意進到社區,但要如何讓青年願意長久的留下,則是另外一道難解的題目。

明學也進一步提到,社區工作是相當多元和複雜的,也因此需要青年提供許多的協助,常常會有一人當多人用的情況,在工作的角色定位上,往往會安排讓青年專責行政和打雜性質的工作,如幫忙寫企劃書、辦理活動的行政工作、核銷事務和整理社區等等事務。這些當然也是必要的歷練和學習過程,但較少去發掘和重視青年所擁有的專長跟專業,了解他們回鄉所想要做的事,以及其能力可以幫忙社區的地方,讓返鄉青年在社區中很難看到其未來性,久而久之,也就降低了他們在此長久經營的意願。

青年要融入到社區中非常不容易,如果在彼此都不理解、缺乏溝通和共識情況下,社區可能只會要求青年協助基本的行政工作,而青年也無法得知自己真正可以協助社區的地方,時間一久,青年找不到自身的價值和熱誠,就會選擇離開社區;社區也會繼續擔心沒有年輕人願意回來,對青年和社區可能都是一種消耗,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因此,青年進入社區時,如何透過溝通和理解找到自我在社區中的定位和價值,並從中找到自身可以著力的議題,如此才真的有可能協助社區,真正成為社區的夥伴。

從本次的社區實務工作者和幾位在社區工作青年的經驗與分享可知,社區的營造及發展必須兼顧社區的生產、生態及生活(三生一體),大學若希望成為社區協力夥伴,必須以同理的心態和社區溝通、磨合,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了解社區問題。藉由不斷溝通,在互動過程中達成學校與社區雙方的共識,以及學校可以介入的著力點,才有可能發展出符合雙方所需的行動方案和協力模式。

最後,在團隊執行實踐的過程中,必須不斷修正學校和社區協力的模式,而非僅是追求短期的KPI,如此才能真正履行「大學社會責任」計畫裡,強調學校能與社區形成共好互惠夥伴關係的終極目標。


[1]該所執行計畫係屬於USR深耕型-「高雄舊港新灣社區的創新、創業與創生」中的子計畫-「山海共榮:公共事務在地實踐」計畫。

〔參考資料〕
吉雄世,2019,中山大學與社區交陪 為高雄城鄉動能發電,大成報(2019年1月12日)。檢自:https://n.yam.com/Article/20190112987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