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0427

文章分享:


東協廣場上的「那些外勞」

作者 / 陳欣瑜

東協廣場上的東南亞

刻意挑傳說中的「big Sunday」前來,這天是5月14日星期日,遇上臺灣人的母親節,對東南亞勞工來說,不一定是節慶[1],這天純粹是他們固定發薪日後的週末──是可以大採購的日子、是可以好好吃上一頓的日子。

東協廣場,臺中人習慣叫它「一廣」(第一廣場),曾經有個名字是「東南亞購物美食廣場」,2016年正式更名為「東協廣場」,有人說他是「臺中小東南亞」,臺灣網友則笑稱「去一廣就跟出國一樣」。


圖:東協廣場外觀。

東協廣場地上共十三層,地下三層,整棟大樓約八成空間持續運作。取名「東協廣場」是為了配合新南向政策。東協共有十個正式成員國[2],但臺中的東協廣場因近年來逐漸成為越南、泰國、印尼及菲律賓來的外籍勞工重要聚會場所的牽引下,大樓內外隨處可見這四種語言的標語及符號。目前臺灣的外籍藍領移工,以印尼最多(至2016年底超過24萬人),依次是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尼移工主要是社福照護工作,越南移工則集中在產業。

各有所據的異國「風情」

一樓廣場大門區域有泰國超市、越南甜品店、菜攤、手機配件攤還有一座財神廟。人潮於中午過後湧入,這天廣場還特別搭建了棚子,提供給移工的免費健檢活動,不過志工人數卻比真正坐進棚子裡健檢的移工還多。廣場上的男性移工多半一群群席地而坐,手裡拿著的是SINGHA啤酒(泰國啤酒)或者臺啤,神色放鬆的嘻笑聊天。側門外聚集的女性移工,同樣席地而坐分享食物與閒話家常,姊妹間還會幫著彼此擦指甲油、綁頭髮。


圖:一樓多是服飾配件店。

廣場內的電動手扶梯已停止轉動,走上後,可見一張張的矮桌和板凳,地板則散落吃過的瓜子殼。這裡是二樓,準確地說,這裡是越南人的二樓,有些越南小吃攤、果汁攤還有些像是臺灣早期跳樓大拍賣的店舖,衣服鞋子一百元到五百元不等。比起一樓的逛街購物人潮,這裡的人聚集在手扶梯處,穿著非黑即白的T-shirt,標準越南年輕男性打扮,同樣地享受著難得的放鬆周末日。


圖:越南人聚集在二樓扶梯處,嗑瓜子配酒聊天。

三樓是東協廣場的一級戰區,乾淨明亮的通訊行就位在三樓中心,與一、二樓的氛圍,甚至是氣味,迥然不同。通訊行老闆多是臺灣人,周末會特別請東南亞「朋友」幫忙顧店。每家通訊行祭出的優惠方案大同小異,多是針對移工特別設計的汰舊換新或是二手機優惠方案,手裡拿的手機品牌也藏著學問,剛來臺灣還沒有多餘零花錢的菜鳥拿三星,老鳥用iPhone。

三樓側邊轉角是泰國餐館和卡拉ok店,店內一定有泰皇像、請僧侶畫的鎮店符,撲鼻而來的魚露、檸檬混著辣椒味,桌上放著泰國人用餐習慣的叉子及盤子,卡拉ok店撥放泰國流行音樂,穿著鮮豔的男男女女們跟著搖擺。這裡是泰國人的三樓轉角,偶有些零散的非東南亞籍的顧客會專門前來吃泰式料理。印尼人則因宗教及飲食習慣的不同多數轉而聚集在廣場外圍,從不同空間裡所聚集的人群,可見得不同國家所產生的「內群體」現象相當明顯。


圖:三樓側邊轉角的泰國餐館。

那麼屬於菲律賓人聚集的區塊呢?過去十三樓的天主教堂還在時,菲律賓人每周會來做禮拜,後來教會移走了,菲律賓人也少了。這次與我一同前來的R是來臺攻讀博士學位的菲律賓人。來臺灣四年,中文幾乎不會說,因為臺灣人總是跟他說(練)英文,他唯一說的標準的中文句子是「珍珠奶茶半糖少冰」。R說自己在臺灣沒幾個菲律賓移工朋友,多半跟臺灣人或美國人在一起,話鋒一轉再提:「抱歉,我沒有惡意,但是現在菲律賓人想來臺灣的很少。第一選擇一定是澳洲或美國。」


圖:三樓手機通訊行是東協廣場的一級戰區。

多元團體進駐的互動影響正在發生

東協廣場三樓的另一側是非營利組織及教育團體的進駐空間,如「東協廣場溝通互動平台」、「國際移工生活照顧服務中心」、「東協四國駐台辦事處巡迴服務中心」、「南方時驗室」等。這些單位除了有各自提供的服務,也不定時舉辦東南亞的交流活動,發展出更多層次的互動。其中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所經營的「南方時驗室」,除了在這個地方開課讓更多暨大師生前來認識這個場域之外,也試圖翻轉更多的討論與思考,避免大眾對於東南亞議題過度簡化的面對問題或給予答案,並提出更完整的論述。他們經常性的舉辦不同活動,面向包含飲食廚房、劇場、讀書會、行動活動廁所、文化識讀等,性質活潑多元,目地便是要創造不同國籍間的互動認識與深入對談,破除人們對東南亞持續存在的刻板印象。

再往上的樓層則以旅館為主,偶有些附帶KTV的娛樂空間,而大樓原為一般住家使用的樓層也保有著原本的民宅機能,十三樓則由「福爾摩沙雲創基地」進駐,目標是提供與市場對接的創業圓夢基地。隨著東協廣場的轉型,有更多複雜的交會與活動在此發生,其所衍生的問題、需求與討論也益發增多。

稱呼的背後其實還大有可辯

由於適逢big Sunday加上有免費健檢活動,下午兩點左右我與R從三樓窗邊便可看見一樓廣場前警車正在聚集,轄區警察便加派了警力對店家作例行性臨檢。倒也沒什麼大事,只是員警不來,周邊居民人心惶惶,抱怨這兒抱怨那兒,但,員警來了,遊客也止步了。從臨檢中仔細觀察,則可看見員警對於有身分證的新住民之於沒有身分證的移工,在關注程度上的差異。

臺灣政府約莫在2012年時開始提倡使用「外籍移工」、「新移民」、「新住民」等相較於「外傭」、「外籍新娘」較為友善的稱呼,雖然也有另一派觀點指出,這會不會是善意的霸凌?許多東南亞勞工也會自稱是外勞,他們認為這樣的稱呼並無存在被歧視之感;反倒是透過婚姻移民來臺的東南亞籍配偶,對外籍新娘一詞反感,及對新住民這個稱呼存有疑慮,有些人明明已取得臺灣身分證好幾十年,卻要面對新住民這個身份,顯得有些曖昧,還會自嘲都是老居民了哪裡新呢?或許歧視仍有其內外多元且多重的複雜視角有待面對,並不純然是改變稱謂這樣的單純。


圖:一樓廣場的員警整隊完畢,準備進去店家作例行性臨檢。。

無法以「那些外勞」一詞概括的諸多意涵

分開前R提醒我搭電梯離開,不忘補上一句「二樓手扶梯都是菸味對身體不好」。來臺灣念書的東南亞籍學生多半家境不錯,也鮮少與移工接觸,有些學生會在課餘時間擔任志工,協助移工翻譯僅此而已,日常生活不太會跟移工交朋友。短短十幾分鐘,R與我的對話反映了許多現況。在「那些外勞」裡,存在著臺灣人看不見的歧視、階級,各自劃起族裔界線,各據一方。

踏進電梯,一位老伯訝異地問我:「你是臺灣人啊?」我笑而不答。會來這裡的臺灣人多半有移工朋友帶著,一個人的我出現在這裡是突兀的,沿路的注目沒少過,一眼可以看穿他們的內心疑惑「你一個臺灣女生為什麼要來這裡?」,眼神裡是鮮明的界線。

在這裡,他們不僅僅只是「那些外勞」,他們各自有屬於各自的國家認同、文化內涵和流行品味。下次在路上,猜看看「那些外勞」來自哪裡,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事呢。


*本文由十二道人情味授權刊登,謹致謝忱。原文刊載於此

[1]在臺灣為數較多的東南亞移工國籍,母親節僅菲律賓跟臺灣一樣是5月第二個星期日,泰國是8月12日詩麗吉王太后生日,越南是農曆7月15日盂蘭節,印尼是12月22日。

[2]東協全名東南亞國家學會(英文簡稱ASEAN),目前十個正式會員國分別是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汶萊、柬埔寨、寮國、緬甸、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