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474

文章分享:


用對話想像可能,以體驗交流實踐:人社實踐計畫季會與工作交流紀實

作者 / 郭怡棻

這裡的路徑蜿蜒曲折,路旁竹林、田園片片,有時拐個彎會看見寫著「太祖媽」的指標,指引遊人到林蔭下的小廟,裡頭供奉一個或數個不等盛著水的瓶罐壺甕。這裡是位於臺南市東南端的左鎮區公舘社區,由岡林、二寮、草山三個里組成,居民以西拉雅族和閩南族群為主,「太祖媽」即為西拉雅族人對祖靈的泛稱,祂素來無具體形象,通常以壺裝水作為象徵。


圖:擁有二寮日出美景的公舘社區,具有各種自然與人文的豐富資源。

擁有特殊月世界惡地形與二寮日出美景的公舘社區,開車到臺南市中心要一個小時,社區居民人數一千餘人,年齡結構偏高,多數務農為生,經濟收入不甚穩定。如同臺灣大部份偏遠地區的聚落,此地人口外流嚴重,2006年岡林國小、派出所、衛生室裁撤,公舘社區的學童每天須搭乘交通車到八公里外的左鎮國小上學,教育學習和醫療保健資源缺乏。

這是2014年1月參與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以下簡稱人社實踐計畫)的成功大學團隊,在公舘社區發展協會成員前宣示進入社區參與地方發展協力所面臨到的挑戰。二年後(2016)的1月26日人社實踐計畫的成員,藉著召開季會與實踐工作交流的機會來到公舘社區,與社區民眾、成大伙伴面對面分享追求地方願景的創新實作經驗。

前一天,計畫成員先到成大另一處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的實踐場域銀同社區召開季會,由四校團隊代表向首次與會的科技部人文司新任司長洪世章及其他成員,分享各自在臺灣北中南東一隅和社區伙伴共學共作的進展。洪司長在會議致詞時表示,自己是以學習的心態來參與,同時也期待人文社會學者能透過人社實踐計畫看到自身對於社會真正的「Impact」。


圖:各校團隊就過去兩年半的執行內容,進行工作報告。

下午採分組方式,在銀同社區不同據點,針對主題「對團隊運作的想像」進行討論,並且「易位思考」從團隊中不同的角色出發,能如何促進團隊邁向理想的運作。(詳情請參本期電子報〈季會討論:理想的團隊運作模式〉一文)齊聚綜合討論之後,與會者再由社區的長者「銀同大寶貝」帶領,走訪社區富含歷史紋理的景點,拜訪成大團隊與社區居民共同營造的公共空間。

銀同社區因境內有一座1842年由福建同安(雅稱銀同)移民建立的「銀同祖廟」而得名,社區居民以年長者居多,近年來因社區位處市中心的便利性與閒置卻具特色的老屋,吸引不少年輕人移居開店。老屋新店的開張為社區帶來新氣象,不過裝潢吵雜的音響、遊客進入的環境與停車問題,對於社區都是一種擾動,加上人口外移,居民趨向高齡化,閒置空間與在地老化的議題同樣不容忽略。

在這樣的背景下,成大團隊進到銀同里,在熱心的里長鄭雀燕女士及社區組織協助下設置「就是如此生活」社區工作站。工作據點的建立讓居民熟悉在社區往來進出的新面孔,之後也成為訊息傳播、資源交流,乃至於會議、課程、展演的公共生活空間。自許為媒合平臺的工作站在一開始就與社區人士共同盤點社區內的環境和空間資源,再與地主、住戶、公部門協調,提供私有空地或圍牆立面給居民日常活動使用。工作站並邀請居民、店家、鄰近學校學生,共同動腦動手改造巷弄及閒置空間,過程中社區也靈活展現資源回收再創作的「綠色藝術」特長在公共空間的營造上。

除了硬體環境的改善,成大團隊也將課程導入社區。考量在地需求,由學生參與規劃「銀同小教室」,鼓勵社區的「大同學」(阿公、阿嬤)走出家門,和「小同學」(成大學生)一起學習栽種可食盆栽來綠化社區,並能配合「移動灶腳」共烹共食。另外還有社區街拍課程,大小同學相偕造訪店家取景拍攝,增進彼此認識,也讓高齡者在互動過程中,獲得社交、認同等情感需求上的社會支持。

圖:開放給社區居民、大學生共同學習的銀同小教室,也有期末的成果展。

促進社區店家的交流合作,共同參與公眾事務也是成大團隊一直以來致力的工作。從串聯店家相互拜訪,到定期性聚會交換經驗,再到邀請居民參加店家聚會,共商社區議題。逐步透過社區廚房、空間開放、環境改造、店家地圖與資訊平臺建構,拉進新舊居民的關係,織就主動參與的新社區溝通與支持網絡,讓社區的改變從在地居民開始。

隨著「銀同大寶貝」的導覽,各校伙伴走在新舊雜陳的巷弄裡,邊看著綠草紅花在荒地上狂放生長,非得與鄰近牆面斑斕色塊爭豔不可,邊向聞聲探頭的居民店家寒暄招呼,邊拿出手機狂拍街頭巷尾別出心裁的陳設裝飾,嘴裡小聲叨唸這個想法不錯,回去或許能試試看。一步又一步地認識銀同的發展脈絡,也逐漸了解成大團隊在社區實作的情況。


圖:銀同社區經常用來聚會、共食的貓咪高地。

隔日在距離銀同二十六公里之外的公舘社區,計畫成員在天猶未亮時,由社區發展協會導覽員帶領前往二寮,沿途導覽員從在地觀點解說公舘社區的歷史、信仰、地景,也聊到觀光客通常只為日出而來,僅在社區短暫停留,未能給地方帶來實質助益的困境。為此,成大團隊與社區開始討論發展具在地特色的生態體驗旅遊,透過生態調查、文化整理、導覽地圖建立、導覽員培育的方式,規劃包含社區人文歷史、生態景觀、草仔粿DIY、無毒生態農場導覽等行程,讓遊客能深入體驗公舘的風土人情之美。

特別是在無毒生態農場導覽方面,計畫成員拜訪了兩位在窮山惡水間從事無毒友善耕作的農友。一位是因孫女生病而帶她返鄉療養的掌哥。掌哥的田裡分區栽種楊梅、薑黃、芭樂、青菜,其中原產南美洲的楊梅,又稱香瓜茄或人參果,在近三、四年間因價格較高而廣泛種植。楊梅是多叢生的草本植物,需要用竹竿支撐,掌哥與他的家眷必須坐在四輪採收座車,長期埋首彎腰剪枝疏果再套網,辛苦勞動只為換得溫飽

另一位原本從事機械起重工程的阿緯,因父親生病不忍田地荒蕪而返鄉耕作,農閒時仍開怪手補貼家用。西拉雅族後裔的阿緯,用他炯炯有神的雙眼直視我們說,返鄉之初他花了十萬元整地種香蕉,三年收成僅賣十萬元,其他時候只好吃土。一語道盡莊稼人的無奈。有一回環保署在地方教導民眾自製酵素清潔劑,跟著去上課的阿緯靈機一動,心想酵素對土地應該也有益處,便試著實驗研發,最後試出比例「一糖三果十水」的酵素液態肥,稀釋三百到五百倍後藉由灑水器噴灑在田間。果然長出來的蔬果碩大甜美,也讓農場旁的兔子家族大快朵頤,讓阿緯疲於驅趕,十分苦惱。


圖:農友阿緯解說酵素液態肥。

圖: 「人道建築的在地實踐」課程由學生起造岡林的土角厝模型。

農友與土地精彩的故事說也說不完,若非親身參與體驗,很少人能知道自己吃下肚子的食物從何處來,品質如何,生長的過程是否澆灌了風、雨、陽光和農人的愛。為了發展無毒生態農場導覽,成大團隊將實作課程帶到農田,由學生訪問農友,觀察植物生長情況做成紀錄,作為之後生態導覽的腳本和行銷策略的素材來源。農友也期待,透過導覽行程能讓更多人知道作物的故事和品質,經由採收體驗減緩人力不足的問題,以扣除盤商成本的實惠價格讓消費生產兩方都受益。

未來公舘社區生態體驗旅遊的部分收入,將會用來支持岡林教會和成大合作的學伴計畫,以及規劃中的社區高齡健康照顧方案。為了瞭解學伴計畫,成員們來到了1867年創立的岡林教會。主持教會的劉哲民牧師眼見岡林人口外移,孩童教育資源缺乏,與牧師娘楊如民從1989年開始提供當地學童免費週末英語課輔,直到2014年,參與課輔人數增加到五十餘人,學生從幼稚園到高中皆有,除了英文還有其他科目上的學習需求。成大團隊得知後,積極募集課後學習資源,在諸多團體協助下,在教會圖書室建立了「遠距學伴」的學習據點,成為成大扎根社區的重要關鍵。藉由網路,成大學生每週二次和岡林學童進行一對一線上課後學習活動,大小學伴一起學習課業、分享生活點滴。每個月也會有一次見面會,實際面對面相處,彼此陪伴,共同成長。


影片:臺南公舘學伴計畫。

季會結束後,有位成員在社團版上貼出一張醋桶的外包裝,詢問其他伙伴參訪時農友阿緯分享醋的功用為何?不一會兒,底下就多了一串眾人的留言,正確答案是去除田間裡的紅蜘蛛。可以想見,這個「撇步」將會從公舘社區流傳到另一個實踐場域的農田去。這或許就是舉辦季會和實踐工作交流的意義。讓計畫成員從各自忙碌的實踐場域抽身,停下腳步喘口氣,擦擦汗,看看別的伙伴在不同地方遭遇到的挑戰,陪伴社區尋找的解方,聊聊彼此的甘苦,反思自己的行動,攜回他人的經驗。再轉過身,捲起袖子,重新走進人們的生活,堅定地面對他們、回應他們的需求。


【延伸閱讀】

〔成大團隊臉書粉絲頁〕南方學 Southernology

月的世界、日的故鄉:臺南左鎮區公舘社區觀察紀實

歷史區域社區生活環境營造之研究—以銀同駐地平台媒合在地參與為例

巷弄中的銀同小教室:發想篇

巷弄中的銀同小教室:課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