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752

文章分享:


「大學與社區:伙伴關係的新典範」研討會報導

作者 / 郭怡棻

大學是獨立追求真理與探究學術的中心,也是智慧匯聚、知識積累的處所,同時承擔著社會服務的重任。當大學走進社區、走入部落,以平等互惠方式與當地居民形成伙伴關係,共同面對城鄉殊異的在地議題,大學能用什麼樣的新思維和新作法去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解決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呢?

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自2012年起,推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以下簡稱人社實踐計畫),期待從人文關懷與學術研究創新的角度,補助大學組成全校型跨領域團隊,與在地社群合作,透過議題研究與社會行動方案設計,鼓勵人文與社會科學對社會改革積極貢獻。過去兩年多來,參與計畫的四所大學在臺灣北中南東各區域實作深耕,並將累積的社會實踐成果以學術方式呈現,於2015年11月12、13日,在國立政治大學研究暨創新育成總中心舉辦「大學與社區:伙伴關係的新典範」研討會,會議共有兩場專題演講與六個場次的論文研討。


圖:科技部人文司蕭高彥司長為首場專題演講致詞

研討會的首場專題演講,特別邀請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組織與人力資源學系Marie J. Bouchard教授,講述「社會創新與伙伴研究:以魁北克社會及團結經濟經驗為例」(“Social innovation and partnership research: Experience from the Quebec social and solidarity economy”)。Bouchard教授的研究專長為社會經濟、社會企業、合作經濟、非營利組織、社區經濟發展、共同住宅等,長期關注加拿大社會經濟及伙伴研究網絡議題。在專題演講中,她從社會經濟與團結經濟在魁北克發展概況談起,說明合作組織(Coop)崛起的背景。再從社會創新的角度闡述社會經濟的概念和實踐方式,舉出「社區共宅」(Community housing)與「家事服務」(Home care service)的實例,說明具有分配正義、民主參與、共生共享特性的社會經濟創新體系,如何透過合作組織具體實施。最後論及社會經濟裡的社會創新能夠透過大學與社會行動者共同參與的「伙伴研究」的三個階段:行動研究、參與式研究、知識的應用與轉換來實踐。

第二場演講「大學社會實踐與課程創新」於第二天研討會的午餐時間舉行,受邀發表演說的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陳東升教授,在飯菜香味圍繞中以「這場演講絕對違反勞基法」的話語輕鬆開場。他娓娓道來如何從課堂發生改變的發想開起,在大四下學期開設「社會經濟組織的設計與創新」課程,從理論取徑、選擇案例討論到實地考察,陪伴學生在大學生涯的最後一門課程中研擬社會創新提案,畢業之後能夠持續依循提案內容逐漸「自給自足」,最終自主投入解決社會問題的工作中。課程開設以後,參與的學生彷若被喚醒的種子,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尋到落腳處慢慢發芽生根,包括臺中的「好伴」共同工作空間、臺北設計之都公民設計師團隊、苑裡的「苑子裡的慢生活」、格外有意思等,都是課程培育出來的社會創新青苗。


圖:陳東升教授以「大學社會實踐與課程創新」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六個場次的研討分別以Overall Outreach Policy、University Actions、Epistemology and Ethnics in Action、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Innovation、Social Empowerment 、Governance Crisis & Innovation為題,匯集計畫辦公室與四所大學執行團隊成員過去兩年多進入實作場域與在地社群合作的經驗與材料,經過反思深化後與理論對話的初步成果。二十三篇的論文,展現出計畫辦公室作為國家與大學社會實踐的中介機制,推動大學調整改變的創新作法,以及各團隊針對在地議題所發展出的新實作模式,例如政治大學烏來樂酷計畫進入部落深協助族人復振文化與催生部落會議;暨南大學人社中心的師生與鄰近的桃米社區、籃城社區、眉溪部落進行社區營造,打造水沙連宜居城鎮;成功大學團隊與東山、公舘地區小農協力支持慣行農業轉型及陪伴偏鄉孩童學習,同時在市中心的銀同社區營造高齡者支持環境;東華大學將行動範圍擴及東臺灣,陪伴部落從事民族教育,並與在地居民、返鄉青年、地方政府共構參與地方公共事務伙伴關係,培力地方自治能力。

研討會最後,人社實踐計畫推動與協調團隊主持人陳東升教授與協同主持人鄧育仁教授受邀上臺致詞。曾任科技部人文司司長,推動人社實踐計畫落實的鄧育仁教授指出本次研討會,可以看到各校團隊成員為了「嘗試建立學術新典範、探索真理的意義、創造人生和社會的價值」所做的努力。

全程參與會議的陳東升教授,綜合兩天的研討內容,歸結出本次發表論文能以五個主要研究議題概括,分別是社區經濟、權力與信任關係、社區營造理論新方向、地方治理模式,以及教育、課程創新與大學。部分發表人針對社區經濟運作模式提出新的觀察,日後或許能彼此對話,激盪出不同火花;多篇論文亦論及人社實踐計畫執行以來,從國家到計畫辦公室,再到大學及社區,對於彼此互動的信任關係如何在權力未必對等的情況下建立,有深刻的反省及論述;九二一地震後的重建工程引入相關社區營造理論,至今進展有限,各校參與者進入實踐場域與在地伙伴發展出來的實作模式,有助於突破過往的觀點,看到新的方向;在地方治理模式部分,研究者提出的親族、鄉鎮動員與公民參與這兩種方式對於臺灣地方社會轉變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值得進一步觀察;此外,基於實作經驗提出的教育與課程創新論文也跳脫出傳統教育學的框架,開創出新的可能性。

經過本次研討,獲得評論人及與會者充分回饋和建議的論文,未來將會持續增修補強,把場域實踐的經驗轉化為在地理論觀點,於日後集結出版。不僅履行建立多元學術典範的目標,也為臺灣社會創新的動力蓄積穩固堅實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