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271

文章分享:


打開祖先的知識:港口部落簽署合作備忘錄

作者 / 黃靖玫


圖:簽署合作備忘錄前,部落耆老Kaco、村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以傳統方式進行祈福。

「政府或私人於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及其周邊一定範圍內之公有土地從事土地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育及學術研究,應諮商並取得原住民族或部落同意或參與,原住民得分享相關利益。」

這是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的內容節錄,用意在於尊重原民部落的主體性;然而即便去年(2014)底原民會頒佈了此一條文的釋義,政府各部會與許多民間團體對此仍有許多不同的立場與解釋方式。要如何才能落實這個法條的精神呢?和東華團隊合作的港口部落,對此有了創新的對外合作模式。

在今年六月,港口社區發展協會、花蓮­部落大學、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東台灣人文與環境研究及社會實踐中心、花蓮縣港口國小及藝文職人工作室六個單位,共同簽署了「知識建構合作備忘­錄」。這是原住民部落和學術單位簽署合作備忘錄的首例,希望能藉此落實原住民基本法第21條的精神,保障部落的的同意權,以及與合作對象共享相關成果。


圖:六方簽署「知識建構合作備忘­錄」後合影。

在六方簽署合作備忘錄的排列順序上,也有更深刻的指涉意涵:將港口社區發展協會列在第一位,表示對於部落本身的尊重。除此之外,合作備忘錄的內容是以阿美族語擬定,再行翻譯成漢文,也彰顯出部落在場域中的主體性。對於部落而言,這樣的合作不僅僅是宣示主權,更是打開部落「賦予權」的進程,透過更多部落族人參與知識的給出,進行部落知識的系統化,才有可能朝向民族教育前進,獲得真正的主權。

而東華團隊先前在港口部落進行的文化營課程,也循著這樣的精神進行。文化營的主題是由藝文職人工作室的老師設計,由「家屋」的概念衍生出各種子題,由部落的母語老師帶領東華大學的學生,訪問部落中的耆老們,協助學生們理解傳統文化脈絡中的相關知識。這些訪談的內容由學生加以系統化地紀錄下來之後,再將這些傳統知識設計成教案。簽署合作備忘錄當天晚間,村辦公室便廣播邀請部落中所有的族人一起到廣場,一起享用傳統式的晚餐,並聽取學生們分享文化營課程的成果以及參加的心得。


圖:學生們發表文化營課程的成果,並向部落中的業師耆老們致謝。

這些設計好的教案之後將提供給港口國小使用,嘗試藉此將港口國小打造成民族實驗學校的典範。由於近年來少子化與人口外移的影響,花蓮有不少學校因為學生數減少,面臨到裁併校的危機。去年夏天東華團隊在辦理秀姑巒工作坊的時候,發現許多部落都有這個問題,也協助促成教育局修改「原住民重點學校或原住民學校得整併後爭取改制為民族實驗學校」的辦法。雖然「民族實驗學校」的實質內涵還沒有被明確地定義,但也希望能藉由這些傳統文化的教案實行,試著讓港口國小成為民族實驗學校的先導者。

以往部落的孩子若想學習自身族群的相關知識,多半是藉著家族、部落的引導。如今藉由教案的設計,讓原先經由生活、實踐來學習的各種族群知識,得以進入到學校教育的教學體系當中,讓傳統文化與知識的傳遞、承接方式有更多不同於過往的管道。同時,也等於是將學術研究上的成果返還給部落運用,讓傳統的民族文化,經由知識系統化重新詮釋後,得以用一種現代性的方式呈現,更有利於和既有的學術價值體系相互對話。

最後,再回到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1條的精神來說,簽署備忘錄、尊重部落的主權只是個開始,而民族實驗學校的體系也需要更豐富的內涵來建構完成。對於原民文化教育和原民權益的落實,後續還有更多更多的各種不同可能性,需要我們一起投入更多的關注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