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344

文章分享:


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新挑戰——2020新實踐暨臺日聯盟國際研討會

作者 / 新作坊

「我們永遠在前端幫大家發想一些可能的新研究方向。」科技部人文司林明仁司長在「2020新實踐暨臺日聯盟國際研討會」開場致詞中,指出科技部推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以下簡稱人社實踐計畫)所寓含的開創意義。

由人社實踐計畫主辦的新實踐暨臺日聯盟研討會,今年邁入第二屆,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獲得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於9月10日在科技部舉行。會中邀集臺灣與日本兩地學者,以「大學的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為主題進行研討,日本學者因疫情限制而改以視訊方式參與。

本次研討會投稿踴躍,共有四十一篇論文並分成十個子題(社會經濟、照顧與社會實踐、大學參與社區推動、地方性與原民議題、教學介入、大學社會責任團隊實作反思、環境與永續、方法與實踐、文化與地方、藝術介入),於十二個場次中研討。現場亦設有海報論文展示,以及一場臺日大學交流線上論壇,由日本的龍谷大學、千葉大學、高知大學、信州大學代表,透過視訊向臺灣的與會者分享各校在課程與社區互動的防疫新作法。


圖:2020新實踐暨臺日聯盟國際研討會開幕現場。(張瑞騰 攝)

人才培育×新知識典範

大學的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全面性開展,是臺灣學界近年來的一大創新嘗試。2013年開始的人社實踐計畫即首開風氣之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希望能開闢一條結合實踐與理論的新研究路徑。計畫主持人陳東升教授在開幕致詞時特別指出,人才培育、知識典範開創是計畫的重要目標。過去七年來參與人社實踐計畫的博士後研究員,已陸續進入大學或研究單位中任職;超前部署這些具備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的學術人才,及其所形成的地方研究智庫,正是臺灣異於日本推動地方創生之處。

陳教授強調,理論方法與實踐經驗結合的新知識典範,並非要完全取代過往的基礎研究,而是希望學術發展能有不同的研究取徑可供選擇。他也指出,新知識典範的發表路徑和學術標準都需要時間醞釀與熟成,透過持續交流,相互理解,慢慢形成共識。陳教授更呼籲發表人能在研討過後,彙整各方建議,完成文章修改後投稿《新實踐》或相關刊物,共同累積研究的成果和能量。


圖:科技部人文司林明仁司長與人社實踐計畫主持人陳東升教授致詞。

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多重挑戰

綜觀本次的發表論文,主題集中在:(1)大學社會參與或社會實踐方案的設計與進行方式;(2)和地方連結所延伸出來的社會照顧、環境永續、社會經濟、原民部落等區域活化及福祉議題;(3)社會實踐課程的內容設計與學習成效(4)大學團隊實作經驗的重整和反思。

這些文章普遍反映出從過去注重教學研究,到投入在地實踐的階段,研究者必須更重視人際連結和地方脈絡,也需要彈性調整,才能以專業回應社會的真實需求。而在經驗梳理與研究呈現部分,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更是一大挑戰。實踐若要細膩精準而不流於瑣碎細節,需要有理論的支撐與引導;理論也需要有實踐的檢視、修正與創新,才能更為堅實。兩者的比例拿捏,運用或擴充,在在考驗研究者的功力。

在跨領域的合作上,社會實踐工作提供不同學科交流協作的機會,然而在研究理論的運用上,研究者多半會回到各自學科所熟悉的範疇內去徵引,其他學科對之的理解與重視程度亦有不同,使得在學理層面較難有跨領域的共識或共創。因此,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新知識典範在建構過程中,必須思考如何透過跨領域和跨社群的對話,提出可供參考的方法論與評價標準。


(張瑞騰 攝)

日本的大學社會實踐疫情應變

除了論文發表之外,大會也安排「臺日大學交流線上論壇」,邀請四位日方大學代表分享「Actions in COVID-19」的實務經驗。為了讓更多不克到場的伙伴參與,這場論壇特別規劃同步口譯,在【新作坊.人文創新x社會實踐】粉絲專頁直播,開放觀眾提問。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襲,日本的大學多將畢業典禮與入學式取消,今年4月開始的新學期全改為線上授課。學生到社區實作的行程不是暫停,就是改成線上進行,直到6、7月之後才有條件放寬。遭遇如此巨大的衝擊,對於大學來說需要如何調整與因應?

龍谷大學代表櫻井AKANE博士指出,她任職的政策學部與淡路島上的洲本市有長期「域學合作」的關係,今年因疫情蔓延,龍谷大學想方設法希望學生即使無法到達現場,也依然能持續與地方居民互動;同時將觸角延伸到過去有「域學合作」經驗的學生,加深其與洲本市的連結。採行的方法是在線上課程之外,由學生主導邀請在地居民與公務員加入線上交流會,進行對話、調查、訪問等互動。地方的有線電視公司也將介紹地區的內容製作成線上教材,提供學生學習。

連結畢業生部分,則藉由問卷調查、郵件討論群(mailing list)、網頁製作、營造畢業生活動據點,以及工作坊培力實作的方式,為地方創造更多「關係人口」,並開展出實用的地區活化方案。目前主要實施的方式都以線上進行,藉著網路的記錄與傳播,減輕遠距離者的負擔,也能讓更多不認識洲本的年輕人有機會加入。


圖:臺日大學交流線上論壇。

千葉大學鈴木雅之副教授則說明,千葉大學從去年開始與臺灣的五所大學(政大、雲科大、中山、成大、東海)進行的地方連結交流活動,受疫情影響而暫停。從10月開始,將會針對千葉大學的大學生與碩士生開設臺日跨國合作的線上課程,由兩地老師輪流以英語授課,內容為介紹千葉縣與臺灣的社會文化背景,結合設計思考、社區設計、在地品牌概念與方法,帶領學生將臺灣的素材運用在千葉,提出能讓地區活絡、促進地方創生的方案。

而在四國地區的高知大學向來與地方政府及產業界密切互動,代表發言的赤池慎吾副教授說,由於大學內無專業攝影棚,便商請當地企業支援,拍攝教學課程影片,同時也以線上影片的方式,提供市民繼續進修學習的管道。學生在地區的實習亦改成視訊方式訪談居民。

此外,根據校方調查,學生受到疫情衝擊而無法打工或家庭經濟陷入困境者有四成,更有七成學生希望學校幫忙籌措糧食物資。學生們因此自主發起與缺工農民的媒合行動,藉由社群媒體,將經濟困頓的學生介紹給人手不足的農家,並要求參與者須定時量測體溫,做好防疫安全。而面對高知縣經濟蕭條,觀光、餐飲業收入銳減的困境,高知大學主動協助無法獲得國家補助的地方企業進行企劃與提案,以群眾募資的方式暫時度過難關。

林靖人教授則從研究、教育與校外活動三個面向,說明信州大學的應變方式。信州大學社會基礎研究所在疫情發生後,與英、法、澳等國合作進行「COVID-19的行動限制之影響與心理壓力的關聯」跨國研究計畫,透過問卷調查人們因疫情隔離政策而改變哪些行為,以及居家隔離所承受的壓力,為之後的政策制訂提供實證基礎。

信州大學的生涯發展教育與就業輔導,也未因疫情而停下腳步。經由線上的討論會或博覽會,邀請各行業人士與學生視訊交流,分享職場經驗。而日常的校外實踐活動,則改由實體與數位方式並行,例如與食品公司、交通公司開發具在地特色的「安曇野烏龍麵」時,過去是學生集中在廚房研發,疫情期間學校將食材配送到學生住處,讓學生在家試做,再用視訊討論料理經驗;成品試吃階段,參與專案的成人(如企業代表)則戴著口罩在會議室中,與學生視訊交流意見。這些彈性做法,都是要讓學生能夠在疫疾蔓延時,繼續學習與成長。


圖:會場中的海報論文發表與實體展示。

遠距教學與實作的成效評估

針對四位與談人都提出以線上方式進行教學,並與社區或社群互動,有與會者特別提問線上學習對於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以及與實體教學的差異?

櫻井AKANE博士認為,遠距學習能降低距離帶來的阻隔,數位化的資料也方便取用,但是在都市長大的孩子前往鄉村會受到巨大衝擊,這是線上教學或訪談的侷限。因此讓學生前往現場親自感受與體驗後,和當地人一起想辦法活絡社區是必要的。赤池慎吾副教授也表示,學生與社區居民的溝通除了語言,還包括點頭等肢體互動,這些面對面的非語言接觸很重要。疫情的阻隔正好提供我們反思,學生進到社區的意義與價值何在?

鈴木雅之副教授回答,學生經由線上學習,拿到優異成績者變多,卻有不少人反映自己沒有收穫。這是因為老師覺得學生經由線上學習很辛苦,不容易進入狀況,而願意給出好成績。學生則表示線上課程與老師的互動較少,未獲得老師的具體回饋。

林靖人教授直言,線上課程跟實體授課各自有需注意的要件,不能把實體課程原封不動搬到線上。他以自己為例,改成線上授課後,每週要花更多時間和共同授課的老師討論課程內容與呈現方式,課程進行中會留時間讓學生能與老師及同學充分交流互動。甚至上完課後還會騰出時間與學生聊天,或是進行課後的檢討。雖然必須花許多的時間準備及陪伴,不過學生學習有成效、滿意度提高,做這件事情就有價值。


(張瑞騰 攝)

第二屆新實踐暨臺日聯盟研討會在各方伙伴的支持與參與中順利落幕。由於發表踴躍、場次眾多,而壓縮到參與研討的時間與機會。有許多伙伴建議,希望能有充分的時間溝通意見、交流觀點,這些寶貴見解都是未來舉辦相關活動的重要參考。期待疫情早日遠離,重啟更多跨社群、跨領域、跨國界的實體交流活動,讓多元學術典範的研討與砥礪能永不止息。


*歡迎下載本次研討會論文摘要

【延伸閱讀】

走入社區 連結國際,中山團隊發表論文分享地方創生經驗

當防疫成為日常:大學社會實踐與COVID-19

社交「零」距離,地方直播任我行

翻越疫情——我在線上逛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