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983

文章分享:


大海的女兒:一齣旗津在地故事音樂劇的產生(在地劇本生成篇)

作者 / 謝綾均

勇於想像與開創的高教跨界新連結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從在地故事的挖掘開始,打造一齣充滿著在地文化與歷史脈絡的音樂劇,而且還有現場八重奏的配樂,並登上市級文化中心的舞臺售票公演!這是可能的嗎?

答案是,只要有一群熱血的老師跟學生,這樣不可能的任務就會成真!

2016年底,一次中山大學校內的共創會議中,透過中山HFCC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1]協同主持人吳涵瑜的牽線,把中山社會系王梅香老師、音樂系李思嫺老師、劇藝系林宜誠老師三位老師聚在一起,共同思索「社會系、音樂系或者戲劇系跟在地的串聯會是什麼?」,試圖透過課程合作實驗,並探索可能的解答。

以社會系而言,每年至少會產出五份以上的社會調查研究報告,收入廣大的檔案庫裡;音樂系、劇藝系的學生,可能每天操練的都是遠渡重洋而來的外國經典,那麼在地聲音在哪裡?我們有可能透過合作,破除百老匯式的迷思,創造出在地音樂劇,為大學裡的戲劇擦撞出真正獨一無二的亮光嗎?

在這樣的想像下,三位老師以「旗津」為標的出發,將他們各自長期存在心中的puzzle(謎題),借助彼此的專業組合成另一種puzzle(拼圖),讓更大的畫面浮現出來,並與學生及在地居民共同完成了《大海的女兒》在地音樂劇。

圖:2018年4月11日,中山社會系王梅香老師(右)、音樂系李思嫺老師(中)、劇藝系林宜誠(左)老師等三位,於分享會上為我們解開《大海的女兒》的puzzle。(圖片提供:謝綾均)

以在地場域傳統文物作為大學跨域創新的實踐場

旗津是一個以軍事、造船與捕魚為主,獨立在高雄市西南部的一座小島。過往許多先民因魚汛而定居於此,就地發展出蚵貝養殖的漁村面貌。漁民們的作息順隨著海上的時令而行,例如每年秋冬,便是捕撈烏魚的重要季節,家家戶戶均無法置身其外的集體動員。不論文化景觀的肌理,或是人際的關係脈絡,均圍繞著這片海洋而生。

三年前,中山大學社會系將旗津選定為主要田野場域,並因緣際會的代管海軍第四技工宿舍,由師生齊力整修為「旗津社會開創基地」。透過HFCC計畫,以強化在地社會的認同作為課程設計的焦點,試圖將這個空間作為再現歷史空間、生活方式以及傳統技藝的展演現場。師生們與在地居民及組織,透過會議、活動、展覽等各種機會綿密互動,讓知識、常民生活、社會價值、在地居民參與,形塑為一個持續滾動的社會創新歷程。三年多下來,中山團隊復刻了木造舢舨船[2]、大漁旗[3]、藏仔寮[4]等古老技藝,也連結了社區環境、食農綠能、青銀共創、食農綠能、社區興業等諸多議題。對外,團隊促動助理與學生從計畫向外拓展連結網絡,甚至輔導創業;對內,則嘗試更多跨系所師生共授共學的創新課程。《大海的女兒》在地音樂劇的誕生,便是來自於中山計畫團隊一次大膽的跨域創新課程挑戰。

扎實的社區走踏與細膩的敘事訓練得以共創在地刊物

在第一個學期裡,由王梅香老師所開設的「報導文學與社區發展」,引導社會系的同學走入旗津進行調查,並突破過往以客觀、分析、批判為主的田野筆記,轉化為閱讀性更高的「報導文學」。學生們透過課程分組,深入訪談在地漁人的生命故事、外籍配偶、印尼漁工等議題,也走訪有別旗津漁村氛圍的大陳社區,甚至探索旗津特殊的昆蟲、戀愛景點與獨居老人等多元面向的問題,而在地居民也在逐步建立的互信中,更自然的說出自己的看法與意見。在田野的交流過程中,他們克服些許語言障礙,學習尋找資料並增補不足,溝通力與勇氣更是逐次的在互動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長。

為了提升學生們的書寫技巧從純紀錄式的田野筆記提升至更具故事性的文本,老師於學期中輔以「小人物故事書寫工作坊」,邀請人類學家宋世祥老師,以及校外的生命書寫專家鄭美里業師、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李淑君老師共同授課,透過生命故事書寫的訓練,更細微的描繪人物,讓作品更具備文學感染性。學生們總共創作了41篇報導文學、8部紀錄片。如此的訓練過程也讓他們開始自主集結,思考這些耕耘不應僅是課堂上的作業,在反思高雄需要什麼樣的在地刊物過後,共同組成了編輯團隊,並募資發行了《南荒》創刊號。

由中山師生所組成的編輯團隊《南荒》嘗試做一份書寫議題的地方人物誌,敘述議題、紀實人物、摹寫地方,是每期專題的寫作主軸。(圖片提供:謝綾均)

學生線上共筆讓在地文本轉化為原創音樂劇本

社會系學生的文字作品透過「特定主題音樂創作」課程,將音樂系的學生拉出琴房,不僅協助他們從中習得「文本」的概念,更讓許多音樂系學生初次走入場域。最終,他們透過這些文本的激盪,在李思嫺與林宜誠老師的協助下,學生們組成線上共筆小組,2017年中,以「林道乾寶藏傳說」以及「二十五淑女事件」,創作出七首在地歌曲與《大海的女兒》劇本原型,進行初次發表。

線上共筆的機制為師生間的共學起了相當的作用,不僅各組學生得以更簡便的檢索社會系同學的田野資料,當劇本編排上出現了困擾,他們也可於小組上提問,例如旗津人約會的熱門地點、情侶們會從事哪些活動等等,讓熟習場域的同學得以適時的回覆或即時的安排增訪行程。透過這個機制的協作,也讓對場域較生疏的同學得以被引介到場域,直接與社區居民對話,以提升對角色性格的掌握度。如此各司其職,讓戲劇創作得以經由滾動式的協力往前推進。同學們緊密的聯繫創作,而老師間也不惶多讓。

教師社群持續的滾動深化共創出「漁村中堅毅女性」的原型與視角

劇本初稿產出後的那個暑假,三位老師們組成「劇本共讀」小組,兩個月間馬不停蹄的深化故事內容,他們從各自專業的角度切入分析,回饋意見,並且數度的探訪社區。

林宜誠老師興奮的分享,長期居住在高雄喜愛觀星的他,從沒想過在離自己的生活這麼近的地方,竟有著他「從沒夢想過的生活方式」。在訪談過程才知道,女人們牽罟是日常,而男人們到了夜晚,則需要兩兩一船、五船為一單位就著浩瀚的星光出海圍捕,直到天色漸亮才能回港。在那沒有氣象預報的年代裡,男人們身邊都會別著一個特殊的設備,只要感應到水溫正在升高,便是颱風腳步靠近的徵兆,必須即刻返港。居民繪聲繪影地描述,偶爾幾次幾乎來不及的,以船隻近乎翻傾的角度滑壘進港,生死一瞬間。這樣的生活壓力,在男性與女性間產生著不同的作用,當男人前往海上為生計賣命,女人在陸地上不僅有擔憂,還要承擔起一家人的生活,如此動態的生活方式,也為旗津凝塑了不同其他地方的在地氛圍與歷史脈絡。


圖:《大海的女兒》於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公演劇照。(圖片提供:邊緣社區認同再造)

主筆劇本的林宜誠老師在幾度訪談社區居民後,因嚮往在地靈魂人物「友勝伯」口中的大海,而延續學生們的劇情,發展出以漁村男性為軸線的故事。然而在「劇本共讀」的過程中,李思嫺老師卻神來一筆的將視角翻轉到女性,透過女人的角度來看待漁村裡的衝突,呈顯出女性隱身於傳統規範背後的夢想與掙扎;而王梅香老師則以她對社會研究與在地文化的專業,為敘事內容的合理性把關。這個大翻轉,不僅讓文本的生成更具備說故事的能力,也讓三位老師更有信心將劇本推出。

《大海的女兒》描繪著一個禁止女人出海的年代中,一位對海上風光充滿嚮往的女性──海英,她壓抑著自己對出海的嚮往,而她的伴侶卻在海上遇上暴風。透過回顧一個伴侶殞落海上的家庭故事,見證旗津在地的興衰。故事從蔡永發的孫女慧芬回到旗津開始,講述慧芬在母親海英過世後回到旗津,透過與母親好友的對話,認識了在海上遭受意外的父親,理解了母親的離開,也看見了外公的生命歷程,並重新思考他們之間無可化解的矛盾。在主人翁的探索與回顧之間,則穿插著旗津藏有寶藏,導致遊客絡繹不絕的現代流言,增添了劇情的趣味性。

為了更進一步理解海上生活,師生們也在造船系的協調下,登船一覽海上風光,看著如今船上諸多女性工作人員,李思嫺老師驚嘆「我看到了好多『海英』」,除了感嘆海英生錯了時代,也更深刻的體會到海上文化的變遷。這個暑假,老師們沒得休息,滿腹心思都與劇本共同脈動,更為緊接而來學期戰戰兢兢。


*本文由十二道人情味授權刊登,謹致謝忱。原文刊載於此

[1] HFCC全稱為「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由教育部辦理,計畫鼓勵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教師及學生運用其核心知識,發揮人文價值及社會關懷精神,推動跨域課程,發展實作模擬場域,以進行跨界共創及社會創新。由中山大學所執行的「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便是HFCC項下子計畫之一。

[2] 舢舨船為旗津在地的傳統民生用船,因政策變遷已消失近50年,2015年,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師生跨域團隊進行田野調查研究,並邀集老匠師董明山共同復刻並完成重達2噸重的傳統舢舨船,並下水航行。

[3] 大漁旗為傳統新船下水的祝賀用旗,後被網版印刷取代,2016年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師生前往南方澳尋回該技藝,並持續深化中。

[4] 藏仔寮為過往捕烏季節的重要臨時性建築物,隨著捕烏技術的改變已不復見。2017年,在木竹工藝老師傅鄭文鋒、黃水木的協力下,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師生階段性完成骨架部分,預計於2018年7月完成復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