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895

文章分享: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有你陪我一起慢慢變老:「高齡議題工作坊」下午場活動報導

作者 / HFCC計畫推動辦公室、攝影/林廣

由教育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知識跨界應用能力培育計畫(HFCC)」與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HISP)」攜手舉辦,上午場次四位學者分別從科技、創業、在地實踐、在地老化等不同方向,分享學界如何奠基於過往的研究基礎,投入社會實踐一步一腳印執行與修正過程。透過這些國內目前較成熟的個案,給予現場成員相當的啟發與激勵。

當「老」這個字,被「樂齡」或「黃金人口」等各種不同的詞語取代,其背後所呈顯的,不僅是高齡議題的多元性,也相當程度的反應國內社會面對這一波人口衝擊的視角轉變與期待。「各位所面對的課題,正在操作的方法,在社區、環境、設計等因素可能都不太一樣,難以直接參照上午場的經驗。接著以不同議題細分,邀請來自各地操作有成的實務案例進行經驗分享,提供大家更多元的討論。」HFCC計畫協同主持人陳政宏老師,點出高齡議題所涉範圍的廣泛,以及下午論壇場次隨即登場的豐富實作路徑。


圖:下午場次的主持人陳政宏老師,介紹高齡議題的多元性,也提出國內對於高齡社會的關注。

第一個場次「多元文化與照護」子題,暨南大學諮人系趙祥和老師開場便提出「互為主體」的價值取向。臺灣原是族群多元的移民社會,如今照護移工更成為我們日常風景的一塊,然而在分工日趨專業化與細化的情形下,如何透過教育啟發學生,對一個族群深入的同理進而關懷卻是現實問題。透過生命回顧的方式,讓學生進入照護家庭中實作,感知雇主、被照顧者、照顧者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共同生活之中的情感流動,召喚彼此的文化同理心。

東海社工系鄧湘漪老師則分享「文化照顧」的概念,並直指現今長照政策的許多設計仍屬都市化,難以顧及部落在地理環境的各種限制與現實處境,缺乏文化訓練,在疾病分類上亦與族人對健康的認知不同。她透過花蓮「磯崎村」與「太平村」的案例,挑戰我們對於部落照顧工作的想像。分享部落如何回到文化脈絡,廣泛運用在地資源的復健工作,發展課程系統,展現原住民日常生活的精神性。


圖:鄧湘漪老師(左)、趙祥和老師(右),分別就東南亞與原住民族的觀點,剖析不同角度的照顧概念。

在「打造高齡者活躍舞台」的場次中,陽明大學林映彤老師以「請教我懂您的心」為題,分享他們在心智哲學領域,如何將「進入社區」與「樂齡助教」的設計引入諸多課程中,讓學生可以用不同視角換位理解高齡的生命經驗與需求,進而培養對接到醫療科技與數位平台設計的能力,但也直言課程上仍有諸多層次未能涉及。

建築背景的成功大學盧紀邦老師,暢談他們如何在臺南銀同社區,建立分享交流的空間,並結合學校的課程,關注高齡者與社區的生命關係,進而讓社區的長輩與店家產生良好的互動。新進人口的遷入流出、開店等動態,相較於難以搬遷的老人是非常不同的風景。透過空間的共同營造讓長輩記起舊城區的「過去」,也在動手做的過程聯結住「當代生活」的歸屬感。

工作團隊以社區導覽、社區小教室Oh Old!市集等,連結店家與社區長輩,店家則開設簡易的互動手作課程。在店家與長輩彼此之間逐漸加深認識的過程中,店家進一步與自身的產業結合。設計出讓長輩可以操作且具備「完整度」,同時也讓長輩感知到這是「玩真的」,真正屬於這個社區的「特色」,也突破了長輩們擔憂自己破壞店家生意的退縮心態。


圖:陽明心哲所的林映彤老師,分享以心智哲學觀點來切入高齡長輩的生命經驗與生活需求。


圖:成大人社中盧紀邦老師,介紹在銀同社區一路走來的各種規劃方案、如何串聯社區中的長輩與青年店家。

第三場「從社區需求發展照顧方案」的子題,由暨南大學陳文學老師帶來推動跨鄉鎮食物銀行的先期經驗,敘述他從眉溪駐點開始摸索社會實踐,與社區建立關係,再回到校園將師生們帶到場域的過程。呈顯行動之前須有基礎累積,醞釀期要能期待又不怕受傷害,啟動後尚有諸多需求課題的連結、模式摸索、關係網絡的建構等工作。如今從開案到物資發放,服務效率為8.12天。透過經驗告訴大家創新源自「持續」,也從中思考大學不仰賴計畫經費進行在地實踐的可能。

來自臺大社工系的陳怡伃老師說明她如何透過跨域課程設計,讓學生從社區高齡照護到社會實踐的多元發展方案。選取紹興、南萬華為場域,在不同背景老師的共授課程中,透過社區議題為引,加上在地組織的協力,讓學生頻繁的走入田野。而學生則在不同科系背景的協作下,從一開始認為自身背景能力不足,到能夠回到各自所長分析,共創出能被社區所用的方案。老師也分享過程中她對於學生學習的緊張,以及她在歷次開課中如何調整課程設計的節點。


圖:暨大暨大通識中心陳文學老師分享自身從駐點經驗的累積,醞釀開展出回應社區需求的食物銀行。

圖:台大陳怡伃老師以自身開設跨領域課程經驗,說明如何讓學生走入田野,實際面對社區議題並設計方案。

講座過後,大夥徒步至「有本生活坊」實地理解「照顧咖啡館」的運作,店長直言經營這個空間的目的是要讓「全齡」都知道他們的服務,也逐步讓長輩認同社區裡有家咖啡店是為自己而開。而紀老師則補充說明「真正跟我們站在一起的是民眾的需求」,訣竅是從「最困難」的事,「小小的」開始做,凝聚團隊的向心力一起想解方,當然中間也需要兼顧商業營運的邏輯。如今他們開始著手拓店並開放加盟,期待透過自己的經驗,協助臺灣各地的照顧咖啡館生成,並依照區域特性落地。

本次透過議題式的集結,讓國內兩大以人文為核心座標啟航的高教計畫,以實踐之路彼此激盪、擴散。老師們的分享,具體的從思想啟發、課程設計、操作歷程、在地實踐、族群關係等不同層面讓我們理解高齡議題的複雜度,也如醒鐘般的提醒大家:高齡並不是「老」的議題,而是「人」的議題。大夥緊抓著論壇間短暫的茶點時間交流,席間的對話也圍繞在,回到「人本」的人文教育核心。


圖:會後的參訪行程中,紀金山老師為大家解說有本生活坊的經營理念,打造一站式的社區照顧咖啡館。

圖:子華老師以「老,無老」的概念,說明長青村如何發揮高齡活動力,降低外在經濟干擾與對政策的倚賴。

QA時間中,有夥伴提及全國上下「瘋高齡」的現象,反思資源集中在某一族群可能造成的失衡。子華老師率先回應「老,『無』老」的想法,發揮高齡的活動力,而不是仰賴政策挹注。人類學者陳懷萱老師則回應,「老」應當成一種「視角」,而不是一種待解決的「問題」,透過這個視角看到目前社會上「本來就已經存在」的各種問題,成為「混齡」、「一起」前進的動力與起點。相信來到論壇的「盟友們」,也正基於這樣的想法,透過不同專業跨域實踐中。讓我們集結更多能量一起前進吧!


*本文原載於人文臺灣 Humanity at Taiwan,蒙HFCC計畫團隊授權刊登,謹致謝忱。

〔延伸閱讀〕

許給你我一個老得起的未來:「高齡議題工作坊」上午場活動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