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464

文章分享:


巷弄中的銀同小教室:發想篇

作者 / 成大團隊

「銀同小教室」的規劃,是在為「課程進入社區」進行準備。

或許是地理位置的關係,位於台南市舊城區的銀同社區向來是成大,以及其他大專院校課程的集散地;而人社實踐計畫執行以來,銀同的居民們也是眾多老師與同學希望能合作的對象。

銀同社區事務的參與者,無論是志工或是居民,大多是第四年齡層的長輩為主,且大多是中老(75~84歲),也有許多是老老(85歲以上)。對阿公阿嬤而言,里長倒是不像是里長,更像是阿公阿嬤的女兒一般。「說到我們這個里長齁,真的是很用心、對我們很關心吶!哪有一個里長會做的這麼累的,我們嘛金嘸甘。」

隨著課程進入社區,社區有教室,此時的里長,成了大學課程的助教。「里長,我們想到社區辦阿公阿嬤的活動,你可以幫我們找老人來參加嗎?」「里長,我們想要調查XXX問卷,你可以幫我們發嗎?」這群就像是里長的爸爸媽媽的社區阿公阿嬤,當然是二話不說力挺到底。「只要里長說的,我們一定參加。」只不過,阿公阿嬤不一定懂得大學課程上什麼。「挖嘎立共,上次那個問卷我實在是看不懂,反正我就青菜甜甜(填填),煮煮(塗塗)就好。」

但是,每每要通過里長、志工等人的牽線,不但讓溝通變得繁雜,也讓社區的工作人員疲於奔命,有沒有方法可以讓社區裡的居民,尤其是阿公阿嬤們,可以建立起和大學成員之間的直接關係呢?

此外,團隊也考慮到,面對眾多的大學課程,里長與阿公阿嬤們是如何看待、面對團隊的進入。學校的課程,有老師、同學們的需求;另一方是社區,有居民的需求。然而課程的需求,常常不是社區需求,關心的對象也有所差異。和社區的志工、居民們討論過後,成立一個以不同主題課程、由社區居民自主參與的「銀同小教室」想法於焉誕生。

「銀同小教室」的發想,是希望能牽引學校師生、社區居民能直接面對面交流,讓社區裡的阿公阿嬤們學習跟學生互動。特別是,因應社區有限志工人力、無法擔待接踵而來的課程之時,若課程需求並非是社區直接的需求,就會嘗試納入「小教室」進行,藉由活動的參與觀察,逐步找出共識的可能。

不同於社區營造計畫的任務導向,小教室是讓阿公阿嬤隨心而欲。在小教室裡,「大同學」(社區阿公阿嬤)「小同學」(大學生)可以一塊兒並肩上課,希望藉由大學生與社區長輩一起共同學習的課程,提供交流的機會,讓社區居民能夠在這樣的場合中,用自然的方式與課堂的學生們認識與熟悉彼此。這樣的活動,不再是經由里長或社區志工發起、聯絡,甚至動員,也透過各種不同的課程內容,以及課堂之間的互動,多方面地去理解、發現阿公阿嬤們的興趣。

因此,「銀同小教室」是讓「大同學」(阿公阿嬤)選修的教室。修的是「小同學」(大學生)的功課。讓阿公阿嬤在里長不在的時候,也可以自己上課。藉著這個機制,接觸到非社區領導者或社區專業者主導的學習課程與運作方式,可以互相討論、以及隨機而進入社區的課程,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陪伴「小同學」共同學習。所以,一開始的宣傳,並不強迫,甚至之後的每堂課程,也都不再宣傳,讓大同學們自己上課、還有翹課。

而對於大同學來說,到小教室上課的學習動機是什麼?是內容、是氛圍、還是其他的誘因呢?

要讓大同學能夠融入小教室,需要先以阿公阿嬤偏好的主題與性質著手、與過去經驗的連結,營造一個情感上、認知上的安全氛圍。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大同學所熟悉的、過往社區活動開始。讓大同學知道,小教室是他們的小教室。

而小同學呢?小教室則是小同學出了大學之後的第二教室。學習觀察、協助,認識了大同學,才逐漸將課程功課帶進來小教室中進行,將社區活動穿插著課程功課。有時候,大同學比小同學還認真、還清楚這裡是小教室。「同學,我們是很高興你們來,但是,你們想要問的問題,要很清楚讓我們知道,把握時間唷,不然就浪費了你們在這裡的時間。」

經過數堂課的小教室課程交流之後,成大團隊也邀請幾位固定自主參與的社區阿公阿嬤與陪伴的同學一起分享這幾次的互動心得,以及這段期間的生活、學習經驗。同時也觀察當社區長輩面對學校課程時,社區生活能如何與課程需求連結。其思考的議題如下:

1.      學校課程需求如何成為社區長輩的參與活動?

2.      社區如何成為學校課程學習場域的延伸?

也就是說,小教室的課程中嘗試安排「大同學」熟悉的社區公共生活參與,並同時帶入「小同學」融入社區活動,與長輩認識陪伴。在小教室的學習過程中,不僅讓大同學們熟悉與不同世代的互動,「小同學」也從中熟悉社區生活與學校生活的異質性。彼此是老師、也是學生,對阿公阿嬤們來說,這也是在「上大學」。

大同學們從靦腆、沒有信心,逐漸能與學生互動,熟悉與回應學校課程與學生的運作。小教室對大同學來說,在等待與家人相聚的時光中,得以有這樣的社交互動,是一種新的生活與體驗;而對小同學們而言,社區現場與課堂之間的來回,更豐富了專業與實務之間的連結,小同學們在觀察的同時,有機會直接提出相關的問題,較清楚準確的了解在地相關需求,之後,再就各自專業發想課題,從在地長者友善空間和公共生活照顧,共思落實的可能。


【延伸閱讀】

巷弄中的銀同小教室:課程篇

歷史區域社區生活環境營造之研究—以銀同駐地平台媒合在地參與為例

市集這樣辦.與社區阿公阿嬤同樂的「Oh Old!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