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080

文章分享:


走入水沙連的世界:暨南國際大學人社實踐計畫推動紀實

作者 / 施聖文
 
 

(首圖說明:埔里研究會的公共議題討論「埔里環境清潔」)

文、圖/施聖文

1999年的921大地震,重創了南投,許多團體陸陸續續進到埔里地區,地方活力逐步地增長與累積。這些活力的能量在921之後開始重新反省地方的意義。無論是從歷史、文化、族群的面向上,埔里的精采一直是台灣社會發展過程的縮影。倘若在從歷史的角度切入,埔里不是現今行政區域劃分下的埔里鎮,而是以水沙連的意義,維繫著周遭的區域中不同的社群、文化等意義。

2013年年初,國科會開始推動「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概念與想法,並凝聚成相關計畫,期待大學走出學術的象牙塔,重新思考學術實踐的意義。而暨大在眾多的大學競爭下脫穎而出,一方面深植於過往的累積,另一方面暨大不斷地透過各種教師專業社群的組織與對話,業已開始各種跨領域的研究合作,加上課程規劃的革新,已使得暨南累積足夠的能量,能重新思索「水沙連」的地方社會意涵。

自五月底於人文學院正式將「水沙連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辦公室掛牌之後,計畫團隊便開始積極規畫運作。除了繼續串連、參與計畫老師之間的研究外,也不斷地媒合有意願從事社會實踐的老師共同加入。

►社會關懷組黃彥宜老師研究分享

►生態城鎮組柯于璋老師研究分享

目前計畫共分為生態城鎮組、活絡經濟組、再現文化小鎮組以及社會關懷組,每組召集人各自組織組內參與的老師。小組內有不同領域的老師參加,例如再現文化小組中,有中文系、人類所、觀光系、公行系等不同領域老師的加入。每一小組自發性進行組內的會議,商討共同研究的課題與實踐的可能性。

然而,暨南的計畫團隊中,最為特殊的設計是透過兩個禮拜一次的學術社群工作坊的設計,將各組老師進行平行的連結,由每一小組負責相關主題與工作議題的討論。除了報告小組目前的規劃與進度外,也會由小組內自行發起不同的專業學習模式與演講會,來與各組間進行資訊上、知識上的交流。

每一個星期二晚上,對於暨南的計畫團隊而言,是既忙碌又快樂的時刻。除了老師、助理、以及計畫夥伴犧牲自己的時間共同參與之外,另外在討論氣氛的營造上,也是計畫主持人江大樹老師與執行長容邵武老師所關心的。而工作坊的主持人容邵武老師的幽默,也常常使得工作坊的討論更顯輕鬆而有趣。

此外,在計畫初期,為了解埔里鎮民對於暨大的想像,在七月初便開始進行非正式的隨機訪問,主要是蒐集相關的意見,來為年底的民眾意向調查的普查進行先期研究工作。而初步的成果已於九月十七日於埔里鎮上的阿朴咖啡舉辦「埔里研究會」中發表。

值得介紹的是阿朴咖啡是埔里鎮上公民意見聯繫的所在,埔里研究會並非一個實體的組織,而是以一種公民論壇的模式出現。因此不要以為暨南只有兩個禮拜的學術社群工作坊,同樣在每兩週的禮拜二晚上,都會針對埔里地區的相關公共議題,舉辦「埔里研究會」,希望藉由這樣的形式,能夠串連埔里鎮上關心公共議題的人士。並且在其中也會邀請相關的公部門單位參與,架構了政府與民眾、以及相關民間團體的對話平台。

►生態城鎮組陳谷汎老師研究分享

 

 

 

 

 

 

 

►暨大人社實踐的靈魂人物:江大樹老師

與地方聯繫的工作不僅只有埔里研究會。自水沙連人社實踐辦公室成立,已經儼然成為與地方事務聯繫的平台。因此,相關社區的研究計畫,也希望透過暨大的計畫團隊能夠協助。例如埔里鎮公所結合暨大推動「行政社造化」計畫,協助訪視埔里地區的社區組織。另外也與南投縣文化局的「村落美學計畫」相互合作,進行社區訪視與社區資源調查的工作。這也帶動了再現文化小鎮組意欲進入杷城社區,以及人文學院的老師開始構思進入南村社區的契機。

杷城社區訪視

這些忙碌的行程安排與內容規劃,基本上出自計畫辦公室中的五位成員所推動,副執行長陳文學負責統籌相關事務,其耐心與誠心常能使得工作能夠順利推動,另一位副執行長張力亞多年來深耕於埔里地區,可說是中心對外協調的扛霸子。研究助理蔡嘉信以參與台南後壁鄉的「土溝社區」的社造經驗,協助埔里各個社區的訪視與相關資源調查。另一位助理龔靖怡暨大畢業之後,便留在魚池的嵩篙社區內,與埔里地區關心公共議題的年輕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也因此負責埔里研究會舉辦時,常可見一些年輕人參與其中。最後當然就是小旋風陳怡君,這位小鋼砲協助處理最為困難的行政、帳務等事務,可以說是計畫中最具核心的後援大將。

在這些聯繫機制的建立與計畫工作團隊的討論中,都能看到江大樹老師親身參與,並且耐心的與老師、助理與外在的公民團隊的對話。在強調一種平行且平等的對話與聯繫中,暨大已然有自己的步驟與節奏,推動著各個小組更能凝聚對於計畫的共識,逐步在小組內進行討論與研商。在每一次的工作坊、研究會的操作之下,又重新反思計畫中的論述研究課題。從組織行動與研究論述之間的來回反覆思索、辯證,逐步與地方社會更為貼近。實踐的意義不再由學術的權威來領銜,逐步地賦予地方更具深刻的意義與自我增能的可能。

杷城社區一兩事

隨著瑾沂,走入埔里鎮杷城社區內中興大學實驗林園區的日式建築廊下,她訴說著返鄉與成立「森林好事多」的經歷。年僅二十六歲的她,看到自己的社區有個廢棄已久的空間,於是在2012年嘗試舉辦「老屋、樹與你」的派對活動,其中討論青年返鄉、社會參與等相關議題,以及實驗林園區與歷史建築再利用。這股年輕返鄉的的熱情,也逐漸擴大到社區民眾。

今年,隨著暨大人社實踐計畫的開展,也希望能夠相互合作,擴大參與的範圍。一切都從社區的資源調查開始。隨著埔里地區大地圖的開展,也逐步想像杷城社區與埔里之間的關聯。如何走入社區、參與社區、共同實踐與創新,一直是人社實踐計畫的核心關懷。如今大學與社區的橋正一點一滴的搭建起來,是一種期待,也是一種責任,更是鼓勵年輕人參與公共事務,找出創新之道的最好典範。

►中興實驗林區內日式建築廊下的許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