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3138

文章分享:


從日常出走又回歸生活的「岡發芽」(下)

作者 / 郭怡棻

一起來過生活吧

曾經帶著妻小在鹽寮築茅屋而居的作家孟東籬,在《濱海茅屋札記》裡這樣寫著「我需要一個寬寬大大的地方,在那地方安靜的一角有一間為朋友而設的房子,朋友來,就說:『好啊,去歇歇吧!』他可以在那裡喝茶、睡覺、不講話,可以住,可以住到天荒地老。」

塘芽和小岡在2013年打造的「時刻旅居」,正是這樣可以歇歇到天荒地老的地方。

很多旅人剛到「時刻旅居」來的頭一兩天,往往是待在房裡歇息,彷彿要把平常所積累的睡眠債一股腦兒清償完畢。睡飽了,才會到鄰近海灘散步、看海、做日光浴。「我們一直希望可以回到生活的純粹,在經營背包客棧的時候,也是跟大家說你至少要住三天,你要慢下來,才可以過生活。」塘芽說。他們把「時刻旅居」定位成旅人分享空間,「將旅行中的學習,透過彼此的分享傳達慢慢生活的概念」。

這種分享生活的概念,遇見從日本傳入的「半農半X」理念,相互撞擊、交融後更為深化成熟。2013年4月,東華大學舉辦了為期半年的「通往花蓮半農半X的幸福之路」活動,塘芽與小岡因背包客的推薦而前往參加,他們因此認識了大力提倡半農半X生活形式的塩見直紀先生,以及許多落腳花東,身體力行半農半X的朋友們。

塘芽說半農半X的「半農」指的是每個人都學會親手種一些作物,除了自給自足之外,也能透過交換,滿足最基本的食物需求。這種小規模的栽種運用尊重土地的農法,可以解決食安問題,並且在過程中重新與大自然接近和學習。而另外半個「X」則是每個人的與生俱來的使命或天賦,她自己的X是音樂,小岡則是廚藝。「但是說一個人只會一樣東西有時是很侷限的,像我覺得小岡也會水電、簡單木工、規劃廚房,人家說『生物多樣性』,其實生活也是一樣。不管是自己的生活、技藝、樣貌,或是興趣都應該要有多樣性。」塘芽不忘補充。

「順從天意經營簡單的生活,並將上天賦予的才能活用於生活」的半農半X理念,在「時刻旅居」中被徹底實踐。在這裡,旅人可以自備食材料理,也可以與塘芽和小岡一起運用當令在地的蔬果,以簡單低耗能的方式,烹調出融合傳統與創新滋味的家常菜。這些菜色是他們在旅行中與生活中不斷組合、嘗試的成果。

「反正菜園裡和菜市場今天提供什麼,我們就去組合它,它會有很多顛覆,可能沒有辦法想像。其實很多東西你不要被限制住了,食材也是一種旅行。我們到處去看,看很多人的做法,吃到很多人種的東西,這些食物都是得來不易的。當這些食材到手裡的時候,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組合它們,把原本鮮甜味道呈現出來,這樣就是家常菜。」

如果旅人喜歡音樂,那更能在烹調共食之後,和塘芽、小岡以歌聲交流,聽他們分享在各地巡迴表演的經歷,聆聽每一首歌曲背後的創作故事,進行即興的音樂創作。在吉他聲緩緩流瀉,蟲鳴鳥叫相和中,度過說說唱唱的愉快時光。


影片:公視「獨立特派員」訪問岡發芽,製作成專題報導〈蔬食魔法師〉。 

轉折

2014年夏天,「時刻旅居」從背包客棧轉型成「藝術進駐.半農半X」創作型工作室,只有在音樂會或工作坊期間才對外開放。談起其中的轉變,塘芽說部分原因是來訪的客人多數僅能短期停留,不能「長期治療」,住宿的時候常常低頭滑手機,被習慣制約了而忘了放鬆,很難慢下腳步體驗生活。這樣的觀察,加上先前忙於接待客人,缺乏時間沉澱與創作,讓他們決定先緩下來,回到自身的狀態,專注在音樂與廚藝上。

或許再把時間往前微調,會更清楚他們心情的細微轉折。

那年三月,島嶼躁動不安,服貿協議在國會殿堂經30秒黑箱作業審查過關,學生與公民團體憤而跨牆佔領立法院,而後讓積極向光的太陽花遍開全臺。運動中對於政治改革的呼籲、對於公民參與的落實、對於兩岸關係的思辨,撼動了島嶼中的一些人,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

塘芽不諱言,那一陣子的她很失落,為了籌備與小岡的婚事,她頻頻往返於臺北花蓮之間,「可是父母長輩們也不太在乎國家大事,然後要求我在婚宴中各種奇怪的禮俗,我就覺得好像一個平行世界,家庭歸家庭,國家歸國家,可是我們不是在同樣的土地上嗎?地震了就要一起逃啊,怎麼現在地震了大家還若無其事,要我當一個芭比娃娃的新娘子。」世代之間對於公共議題關注及參與的高度落差,還有看不到未來的焦慮,讓塘芽感到極度困惑,「那時候也覺得說,如果這個社會不能給我們希望,到底結婚對於一個年輕人的意義是什麼?還要我們生小孩來重蹈覆轍嗎?」

那段期間的小岡正忙著處理家裡的問題,兩人深陷低潮的心緒就像屋外的菜園,雜草叢生,一片荒蕪。

有一天,塘芽望見菜園的雜草不知何時長得高大及腰,非常驚訝。她認真檢視自己現在的低潮,想到自己十七歲時的夢想,就是要到一個接近大自然的地方,有個伴一起在海邊自給自足過生活。再看看自己所處的環境,年少的夢想已然達成。

「那我到底還在沮喪什麼呢?因為一定會有低潮的,可是十七歲的意念,那個純粹的自己許下的心願在十幾年後達成了。這時候這麼低潮,我是不是只要像十七歲的時候,在這個時刻相信了一個什麼,相信這個單純的動機,相信這個純粹,或許十年、二十年以後,只要這個信念發射出去,我照這個方向,也會到達喔。雖然此時是這麼混亂,可是不要怕嘛。」心念一轉後,塘芽立刻起身,拿著鐮刀走到菜園除草。

跨出這一步,割除荒蕪,斬斷沮喪,她又重新回到音樂創作的路上。

再出發

從2011年發行第一張手工自製專輯後,蟄伏了四年,塘芽把自己這段期間的生活體悟,透過音樂傳遞出去。她製作了一張集結自己所有關心元素於一身的《音樂明信片》,例如傳達「愛」的這首〈深藍左岸〉是在蘭嶼錄製,海潮聲在塘芽與小岡舒服的歌聲中忽隱忽現;環保印刷的紙張取代大自然不易分解的CD,聽眾以自己認為合理的價格買下後,不僅能手寫問候,將心情郵寄給親朋好友,也能自己留存,參考明信片的提示上網下載歌曲收藏。一張薄薄的明信片,注入了創意巧思,就能玩得這麼有趣!


影片:〈深藍左岸〉MV。 

帶著《音樂明信片》,還有這些年在花蓮實踐半農半X生活的收穫,塘芽和小岡再次出發,到各地走唱分享,沿途結識生產各種自然食材的農人。最後攜著滿滿的能量回到鹽寮,開啟他們在地扎根的下一步。

每個過程都能分享

從「時刻旅居」移動到花蓮市區內的「感覺廚房」,13.7公里的距離,塘芽和小岡花了三年才走到。從背包客棧轉型為有店面的蔬食餐廳,他們在鬧中取靜的巷弄小店中,打造一個能跟更多人分享食物、土地、生活的開放空間。塘芽說背包客棧互動對象僅限於住宿者,店面相對能讓更多人走進來用餐及交流,而且住家與開放空間分開,動靜區隔,自己才會有喘息空間,能夠消化、沉澱,進行創作,「要有生活,才有這個事業,生活是我們的基底,事業是把生活有系統地拓展出去。」


圖:塘芽與小岡在裝潢中的感覺廚房合影。(岡發芽提供)

傍晚,當我們走進正在裝修的「感覺廚房」,小岡還拿著釘槍在木條與木屑堆中忙碌。塘芽帶著我們參觀內部,一邊說明開店計畫。開店的資金除了自籌之外,他們不向銀行申貸,而是以群眾募資的方式進行。她說如果人與人之間互信互助的群眾力量真的存在,她和小岡希望這件事發生在自己身邊,所以他們不靠現有的募資平臺,而是用運用自己的社群平臺募集「發芽基金」,透過購買餐券或是認購基金的方式進行,預計在未來兩年內餐廳運作上軌道後歸還「發芽基金」及回饋金。

聊到創業最現實的資金問題,塘芽說資金反倒不是大問題,「而是你能不能確定你現在要做什麼事情」。如果有一個人要開店、做背包客棧、又去擺攤,那人家根本不知道要去哪找你,也不清楚你真心想做的事情,怎麼會支持你或投資你?而且「如果一直煩惱錢的話,最初的核心價值會被錢給依稀掉,你就會變形。」塘芽語重心長地說。

「只要大家願意一起來參與,事情就會成。」不僅開店的資金透過群眾募資來籌措,店內的裝潢也開放外界一同參與。塘芽和小岡在頂下店面之後,一直很希望在布滿水泥的市區中有個自然的角落,可以讓人們放鬆心情。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們請來以泥土為素材的自然建設團隊「野地森活」到花蓮,以工作坊的形式邀請對自然建築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在店內的水泥牆面抹上一層紅色土牆。這片自然土牆能夠吸收植物性油煙,又能調節室內溫度,一舉解決餐廳是否裝設吵鬧耗能的抽油煙機及長期使用冷氣機的問題。而參與實作的朋友,也能在與講師及團隊共做共學的過程裡,帶走經驗運用在自己的生活空間。


圖:紅土自然牆面施作。(圖片來源

認為「每一個過程都可以變成是一個分享」的塘芽,和收工後參與談話的小岡,共同聊起「感覺廚房」的未來藍圖,一樓將規劃成廚房和用餐區,並加入社區支持型農業(CSA)的行列,選用在地當季食材,製作成創意蔬食家常菜,同時配合時令設計菜單及解說食材來源,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的距離;二樓則將布置成展演空間。

等餐廳營運穩定之後,他們期待在貨幣交易之外,能有更多形式的交流跟交換注入,譬如有朋友願意提供家裡的泥土運用在二樓牆面施作上,也有朋友想帶著自己生產的蔬菜、果乾到這邊共餐分享,還有結合小農食材與音樂演出的田野音樂秀正等待實現。種種的構想藍圖,正如塘芽所說:「人在、東西也在,然後心打開,它就成了。這些事情都需要時間,當我們願意給自己時間就可以了。」


圖:開幕後的感覺廚房。(岡發芽提供)

不放棄溝通

相伴過活的兩人,不管工作、創作、實現夢想都一起度過,問他們會不會爭執,塘芽回答一定會,解決方法就是一直不斷的溝通。回到爭吵的起點,檢視事情的本質,找出新的解決辦法。如果得不到共識呢?塘芽說,就去詢問朋友,或者請教過來人的長輩,請他們提供經驗。千萬不要自己孤獨地躲著,變成一顆寂寞星球,生活沒有流動。

不放棄溝通這件事情,也適用在父母身上。從出走以來,塘芽的父母就開始擔心她吃不飽、過不好,小岡的家庭則是不認同他吃素的決定。面對原生家庭的擔憂和反對,他們用溝通解消父母疑慮,以行動說服家人。塘芽會不時與家人分享旅途中的見聞,也會拍下自己種的野菜和朋友送的食材照片傳給母親,讓她知道女兒的生活樣貌。有一天,母親突然跟塘芽說,哪天她退休就跟塘芽一樣去流浪也不錯;甚至到後來準備開店時,母親主動問塘芽資金是否足夠,需不需要幫忙。

而在吃素這個衝突上,小岡接受過來人的建議,「原生家庭若不能融入就要去創造。」每次返回老家總是來去匆匆的小岡和塘芽,雖然常在外頭煮飯給別人吃,卻沒有為家人料理過。於是他們趁著年節家人團聚的時候,煮了一桌蔬食料理給家人享用。結果家人另外烹製的葷食料理還有剩下,蔬食料理卻被一掃而空。看到家人的反應和改變,塘芽欣慰地說:「可能我們真的很堅定吧,就算有挫折還是要不斷的溝通找方法。」


圖:最尋常也最難求的蔬食家常菜。(圖片來源

回歸生活

塘芽自剖,在追求夢想的途中,她有時仍會被世俗的觀念所牽引,倒是小岡一直都非常清楚自己的核心價值。問小岡他為何這麼篤定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也許是初次見面,也許是工作了一天非常疲累,話不多的小岡緩緩說著自己之前也有不篤定的時候,只是不篤定的時候會更慌,只有照著自己的心走,才不會難過。

我們疑惑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意識到「照著自己的心走」這件事。「可以可以,很多人只是因為不敢。我也是一路以來看到這麼多人很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雖然會害怕沒錢,可是再想想說自己遇到沒錢是什麼時候?真的有那麼困難嗎?還有沒錢的感覺是什麼?如果我們是因為恐懼而去害怕接觸這件事情,那這個東西不成立。」小岡篤定的說。

稍後,意猶未盡地告別了陪伴我們一天,耐心分享他們生命故事的塘芽和小岡,衝到車站跳上即將駛離的火車,晃晃蕩蕩由花蓮北歸。

回到臺北,從夏天到冬天,日子一天一天過去,臉書上偶爾閃過「感覺廚房」的訊息,質樸溫暖的紅土牆面在眾人齊力塗抹下大功告成,果然和想像中一樣讓人看了心情沉靜。七月底餐廳正式掛牌試營運,訪談中預告的各種有趣活動和誘人蔬食菜色紛紛出爐。中秋過後餐廳改成預約制,工作伙伴也曾再次造訪店裡,帶回最新動態。

可是,在諸多插隊的工作雜務纏身下,訪談錄音檔還靜靜躺在電腦硬碟裡。

季節流轉中,寒流報到了,總算有時間整理稿件。在忙碌的城市裡感受花蓮的風和日光,藉由文字重新跟著「岡發芽」出發,履經他們行過的生命風景,探問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做自己,發揮天賦又能貢獻社會的勇敢從何處來,還有跨越挫折艱難的嘗試及方法。當天的見聞仍在耳際與心頭迴旋,細細書寫成文,也許哪一天另一個敏感纖細的生命有所困惑,找不到出口的時候,還有一些身影,一些光亮,招喚他/她回到生活,耐心等待時機發芽,以行動為自己翻找出生命的答案。


〔相關連結〕

從日常出走又回歸生活的「岡發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