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Vol.34 發刊

目次

實踐者群像

呵護希望的青芽:鄧育仁老師專訪

作者 / 郭怡棻

回顧三年來各大學團隊的實踐工作,育仁老師認為第一步要與社區居民相互磨合,建立起伙伴關係,共同去做一件事,是高度的挑戰;同時大學內部相應的制度調整、跨領域團隊的組成搭配,也是進入實作場域的關鍵。而在社區的實踐工作,如同成大團隊所標舉的「共作共學」、暨大團隊所彰顯的「協力治理」,大學與社區相互涉入很深。在協力共作的伙伴關係中,社區居民跟大學團隊的價值跟理念有時候一致,有時候不同,甚至發生衝突;在參與過程裡如何把其中的「故事」描述出來,轉化成更細緻深刻的研究成果,開創出學術新典範,是第二層更艱鉅的挑戰。

社會創新.行動中

不只是討論或投票:臺中市參與式預算參訪記

作者 / 黃昱珽

臺灣參與式民主的實踐,尚在起步的階段,每個地區皆懷抱著創新的精神在進行嘗試,產生了各自的特色。臺中市兩年來推動的參與式預算,摸索各區都能採用的普及模式,未來也將走出自己的風格。本文探討臺中參與式預算所呈現的「基因」,提供後繼者參考

他山之石

日本見學記Ⅱ:三見海媽媽與鯖島食堂

作者 / 周睦怡

在三見,我們與一群充滿熱情與精力的高齡女性相遇,看到她們如何從生活出發,運用在地食材,發揮創意和廚藝,增加當地捕魚業者收入,提供獨居老人家好吃溫暖的便當,吸引外地人透過餐點認識三見,並讓自己「退而不休」繼續就業。深刻感受到活化在地經濟對她們來說不是遙遠的口號,而是每日每日穿梭在廚房與餐桌,最平實卻不凡的日常勞動!

創新連線

你有這個權力跟能力,停止視而不見:朱冠蓁的百味人生

作者 / 吳承紘

從感同身受出發,從街頭開始驗證自己的想法,朱冠蓁無法容忍自己與周遭許多人面對不盡理想的現狀時,被迫選擇視而不見,因此選擇站出來。但她也從這段歷程當中理解到,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她一樣毫不猶豫地站出來,「被生存壓力追趕,為了家庭、為了獨立,只得忍耐現況。」但朱冠蓁仍然堅定地認為「無論多微小的行動,都有機會引發社會的既定印象翻轉。或至少,如同復健般規律地提醒自己,永遠都存有一絲反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