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11045

文章分享:


木下齊臺北演講側記Ⅰ:地方創生教育篇

作者 / 郭怡棻

1998年,一名高中生與他的伙伴,為早稻田商店會辦了一場盛況空前、結合產官學研與社區力量的「夏日環保慶典」。活動以「撿空罐去夏威夷」為號召,吸引當地居民撿光街上的瓶罐,帶到有環保機器製造商或資源回收業者設攤的商店街,憑垃圾換取「夏威夷旅行」抽獎券。

這場活動不僅為放暑假而空蕩蕩的大學商店街帶來一萬多名的人潮,早稻田大學的教授也透過媒合,和業者進行產學合作,運用專業分析民眾帶來的垃圾成分、回收服務效率,讓這些新創業者的產品有了曝光與實證的機會。更令人激賞的是,活動經費全由商店會自力集資加上企業設攤租金撐起,絲毫沒有仰賴公部門的補助金。

慶典過後,這名高中生以電腦與網路支援相關後勤工作的優異表現,被商家們推舉為資本1,245萬日圓的「商店街網絡公司」社長,負責率領眾人用網路行銷商店街產品。在網路尚未普遍運用在推廣地方活動的時代裡,這種「年輕人努力奮鬥,為了改變社會而使用IT」的革命精神備受肯定,「IT革命」被選為2000年「日本流行語大賞」,高中生社長也代表商店街前往領獎。

投入地方工作二十年之後,當年的高中生走過創業失利、被股東交相指責的低谷,痛定思痛,逐漸和各地伙伴摸索出一條由民間主導,創立有盈餘的事業來落實地方創生的實踐之道。從實踐最前線歸來的他,喊出「沒有創造利潤,甭談地方再生」、「補助金是毒藥!」震撼了許多人;這些發聾振聵的第一線情報和經驗忠告,最近兩年也陸續飄洋過海,在臺灣翻譯出版

就在臺灣即將邁向「地方創生元年」的前夕,這位有著娃娃臉,身穿短褲、腳踏帆布鞋,不拘小節卻洋溢著自信和霸氣的前高中生社長——木下齊,受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邀請,在臺北信義公民會館開講。面對臺下滿座的大學教師、社區工作者、公務員、民意代表,他從自己的高中經歷談起,犀利切入日本地方創生的失敗與成功經驗,以業界觀點分享大學在地方創生可能的角色及貢獻。

幸運的臺灣,能從日本失敗經驗汲取教訓

由安倍晉三內閣在2014年推動的地方創生,並非日本政府首次實施的地方振興政策。在此之前,竹下登首相任內(1988-1989年)曾推出「故鄉創生事業」,送給全日本的市區町一億日圓大紅包,地方政府可依需求將資金自由運用在各種活化方案,許多地方卻在大興土木之後,遺留下日漸殘破的巨大塑像和閒置的蚊子館。1999年,小淵惠三內閣發放了二萬圓的「地區振興券」,給有十五歲以下兒童的家庭和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也未能有效刺激消費,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木下齊指出,日本地方創生推動至今,由於要在一年內提出計畫,地方政府來不及準備,就委託顧問公司代為規劃,造成各地提出的計畫書往往大同小異。而公務員沒有參與計畫的規劃過程,就容易置身事外,對計畫成敗無感。這些內容相近的計畫案,目標經常訂的很低,例如目標是吸引一百名外國觀光客,卻向中央要了三千萬的預算。儘管如此,卻還有六成的計畫沒有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因為大家的目標不是在計畫執行後,讓地方更加活絡;而是用計畫去搶中央政府的錢!」木下齊嚴肅地說:「這樣子的錯誤其實在日本過去的歷史裡不斷發生,這次只是再重複發生一次而已。」

「做什麼會成功?其實是很困難的問題。但是什麼事情做了一定會失敗、什麼錯誤絕對不能犯,這是很清楚,一目瞭然的。」木下齊認為臺灣是很幸運的國家,在日本重新檢討地方創生政策的這個階段才剛要啟動,正可以從失敗的案例中汲取經驗,找出屬於自己的做法,而不會重蹈覆轍。


圖:由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USR)推動中心舉辦的木下齊演講,吸引許多大學伙伴和社區工作者到場。

話鋒一轉,他提到目前日本的大學預算被大幅度刪減,大學教師為了爭取預算而相互競爭、疲於提計畫和撰寫報告,無法專注於教學和研究工作。特別是在日本公私立大學總收入已經達到五點六兆日圓時,文科省規劃大學用於地方創生的「大學COC事業」[1]與「COC+」[2]計畫預算,前者兩年只提撥了五十七億、後者第一年僅分配四十四億圓的預算。木下齊認為,文科省編列這麼少的預算,卻要讓大學彼此競爭經費去投入地方創生,並不是真正有心想要推動,而是順應中央施政風向所下的決策。

他在許多鄉鎮看到預算核發給大學後,地方政府經常抱著能免費差遣大學生工作的心態,讓學生們做白工。加上預算往往是三年一期,當補助金用完,計畫案就跟著無疾而終。這類型的計畫往往造成地方很多的困擾。他覺得與其讓學生為地方政府免費工作,還不如視地方需求,找出沒做過的事來培育學生創業,一方面給地方帶來活力,學生也能賺取收入。

人口減少是新學問誕生的契機

前陣子,日本參議院剛通過位於東京都轄下二十三區的大學,十年內禁止增加招生員額的法令,以避免地方人才流入首都圈。木下齊說,這是一項非常強權、不合理的法律,過去的年輕人憑著自己的努力,就有機會進到更好的大學讀書,可是新法律實施後,不僅讓首都圈內的大學升學競爭更加激烈,也導致地方上的年輕人只有少數人能到東京讀書,「其他的人等於是政府跟他說,你們這些還不夠優秀的人就給我留在地方就好,不要去東京!」硬生生剝奪了年輕人升學的機會。

他認為真正的競爭應該是讓地方的大學透過研究與人才培育,建立自己的特色,並促進在地相關產業發展,讓產學銜接,相互配套,學生畢業後能留在地方安居樂業。例如九州工業大學的創校,是由當地發達的礦產業界投資成立,以培養產業所需的專門人才;這些人才畢業後能直接留在地方企業上班,不僅形成了正向循環,也讓九州大學擁有相關領域優秀的師生。又譬如位於大分縣的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對於鄰近的別府溫泉設施及觀光行銷做了很多有魅力的企劃案,而吸引更多學生前來就讀和參與地方計畫。四國的德島大學工學部,擁有全球最先進的螢光研究人才和技術,學生畢業後就能進到當地以製造螢光燈知名的日亞化學工業工作。這樣的特色大學與在地企業共同形塑的優質環境,果真培育出有「藍光之父」美稱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村修二。

「大學教育要用五十年、一百年、下一個時代大學要做什麼,這樣長期的視野來思考。」木下齊展示一張過去一千年來,起起落落的日本人口統計曲線圖,向眾人提問:「人口減少不代表一切都是不好的,為什麼我們對人口減少覺得害怕?覺得事情會變差?」原因全出在我們套用過去人口成長時期的舊思維和舊做法,來因應人口減少的新時代。

在過去人口成長時代之前,我們的前輩也曾面臨一個全然不同的嶄新時代到來,他們大膽預測、小心求證人口增加時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並將研究心得與實驗成果彙整成新學問。像是都市學、建築學、社會學、政治學,這些都是在產業革命之後,由前行者一路摸索出來的。因此木下齊認為,當人口開始漸少的時候,治理地方就會成為一個新的尖端領域。不論是政府或民間,所有的人都必須共同思考,如何在人口減少的前提下建立起新方法、新體制、新學問。

大學在其間的任務,就是去解決人口減少將會遭遇的問題,從中發展出新的學問、建立起新的體制。並將新學問傳授給年輕人,同時對工作中的社會人士進行再教育。他舉哈佛商學院為例說明,創設之初招收的學生大部分是鐵道公司經理人,這些管理者正是希望能把工作中的實踐經驗帶到學校來,轉化成學問,再傳承給下一代。

「因此當我們在做地方創生的時候,我們會發展出新的做法,必須把這個新的做法系統化,然後再把系統化的東西變成一門學問才行。」木下齊特別指出,這也正是年輕人出線的好機會。年輕人只要努力去做、做出成果,讓大家看到你工作的意義,全國各地的人,就算是教授也都會放下身段來請教。而在過程中,還會促成跨越世代一起再學習,「大家重新回來當一年級新生」的現象發生。


圖:受到主辦單位的邀請,新作坊(中)與協助提供場地的臺北市政府都更處(左)、發行木下齊著作的行人出版社(右),一同在活動現場擺攤,共襄盛舉。

培養「官民合作事業」人才守護地方

「有許多情報正因為站在第一線才能獲得。我認為傳遞這些情報,也是第一線的責任。」目前擔任一般社團法人Area Innovation Alliance代表理事的木下齊,結合日本各地志同道合的伙伴,從2015年起開辦一所體制外的「都市經營專業學校」,來培育投入地方創生的「官民合作」(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 PPP )事業[3]人才。

這所學校糾集來自產業與學界的地方創生實踐者擔任講師,不提成功案例的輝煌成果,只教創業過程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更注重學員的實作經驗,只招收曾在地方有過提案與實踐經歷者。平常學員能透過E-Learning,在線上學習從規劃、開發到營運新事業,所需的行政、政治、建築、金融、經營等專門課程,再提交報告、接受測驗。此外,也要參加合宿集訓,與其他學員共同腦力激盪,提出具體的事業規劃案,並到講師或學長姊的事業點實習。畢業後,能進入「官民合作事業研究中心」,進行Case Study,交流彼此經驗,也協助對方回到地方,建立一套可持續執行的事業機制。


圖:都市經營專業學校開設的課程包括官民合作事業的基礎課程,以及針對公園、河川、老屋再生、能源開發等專門課題,規劃的進階課程。(圖片來源

「在地方想要改變什麼的時候,其實一個人奮鬥是非常孤單的,因此我們要建構一個平台,讓這些同樣有心的人能夠連結成一個網絡,互相幫助。」木下齊娓娓道來創辦學校的理由。這間學校開辦至今已四年,培育了兩百名的學員,有將近六十個事業案在日本各地開展,其中位於宮崎縣的青島海岸休閒區,過去遊客只有七萬人,在學員努力經營三年後,每年造訪的遊客躍升至二十三萬名。

木下齊說,學員有六成是來自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公務員,另外四成來自民間企業。這些公務員來上課都是自掏腰包,是真正有心想要改變地方現況。學校提供的課程與人際網絡平台,能讓這些有心人連結在一起,除了將想法付諸實現外,也能把做法理論化,形成一門學問,繼續傳授給更多人。學校的盈餘也能再投入於研究和獎學金上,吸引更多人才透過網路及實地演練,在街道上、村落中的教室裡完成學習。而這種持續性教育系統的建立,才可能勝過政府編列的一次性預算做法。

「我們應該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時間,去培養地方需要的人才,去建立培養人才的機制出來。讓人才去挑戰,然後把他們挑戰得到的內容成果,整理成新的教材,再去設計課程。經歷這樣的過程以後,這些新的學問就會成為最尖端的新領域。」面對在場眾多的大學伙伴,木下齊用自己的經驗再次強調,建立人才培育機制,持續累積實踐經驗,形成方法論與知識論的重要性。

他在第一階段分享結束前表示,很希望臺灣在推動地方創生的時候,可以參考日本的政策與做法,先從日本的失敗經驗汲取教訓,再找出臺灣各地區的特色,鼓勵年輕人到當地挑戰,在那裡創造出新的領域來。他也期待自己能夠在臺灣的實踐現場學習,和更多人交換經驗。而稍後讓木下齊感到驚訝的排山倒海提問,以及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第一手地方創生實戰經驗和案例,都將在接下來的【地方創生實踐篇】登場。


[1] 大學COC事業正式名稱是「地方/知識基地的整備事業」,原文為「地(知)の拠点整備事業,其中COC為Center of Community之縮寫。

[2] 2015年啟動的COC+正式名稱是「大學作為地方/知識基地的地方創生推進事業」,原文為「地(知)の拠点大学による地方創生推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