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5648

文章分享:


團結經濟救小鎮:加拿大Saint Camille的社會經濟組織(上)

作者 / 周睦怡

編按:今年4月,人社實踐計畫的三位成員及社區合作伙伴前往加拿大蒙特婁參加CRISES第五屆國際研討會,發表名為〈在台灣社會創新脈絡下夥伴研究的實踐機制:以東台灣「大學-部落共同工作空間」為例〉( The Practical Mechanism of Partnership Research in Taiwan’s Social Innovation Context: A Case Study on University-Community Co-working Space in a Tribe of Eastern Taiwan)的論文。此行也連帶參訪當地各類型的團結經濟合作社、原住民博物館、環境教育館,交流彼此的實踐經驗與想法。

不論是學術研究者或是實作者,遇到不同國度志同道合的伙伴,總能擦出亮麗的火花,找出其中值得借鏡的精神與做法。新作坊電子報將推出一系列此次精彩豐富的旅程報導,期待能與更多朋友分享,一同思考在地實踐的種種可能。


什麼是「團結經濟」?

團結經濟合作社有別於一般合作社,並不以同性質的社員為組成分子。團結經濟合作社通常包含三種成員:(1)勞工(生產者)、(2)使用者(消費者)、(3)理念支持者(如:創始會員,各組織稍有不同),這三種會員在理監事會各有同樣的席次,同類型的成員推舉出其代表進入理監事會。但也因為成員組成具異質性,所以民主決策的過程中會更具有挑戰性。這樣的組成其實更符合社會的型態,儘管這樣的運作方式在過程中會有許多磨合,但一旦做出決定,執行上會比較順暢和具持續性。

團結經濟合作社作為一種經濟運作的組織形式,強調社群間的團結和共好,並且在產品的生產和製作過程中納入環境友善的要素。許多團結經濟合作社的目的是強化地方循環經濟,即在地生產、在地加工、在地銷售,將產值留於在地。這種鑲嵌於地方社會的經濟模式才能永續且照顧到地方社會公民和環境的共同福祉。

此行參訪認識的Prof. Satoshi Ikeda解釋,合作社的運作方式得以讓勞動者掌握了組織和分利潤的分配權,某種程度上改善了人被異化的問題,但仍有可能生產出有競爭力但對消費者不好的產品,因此一般合作社沒有辦法改善產品異化的問題;而團結經濟合作社則是把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納入組織,希望在改善勞工異化問題的同時,也能改善產品異化的問題,確保從商品製造到消費的過程當中,勞工能有良好的工作條件,消費者也能夠得到好的物品。近年來許多社會創新的案例,都是由這類型的組織所創發出來的,許多新興的合作社也採用團結經濟的精神來運作。

社區培力和藝文活動中心:Le P’tit Bonheur

Saint Camille位於蒙特婁東北方,距離約兩個半小時的車程,是一個面臨人口銳減嚴重的小鎮,1911年時當地人口約有1000人左右,之後便連年萎縮,1980年代末僅剩下450人左右。也由於人口流失的關係,商店、公共服務、公家單位和教會紛紛撤出,當1992年郵局決定停止服務/裁撤據點的時候,引發當地人的抗爭行動,連帶也使得居住在此的大家認真思考:若要繼續在這裡生活,保存Saint Camille這個小鎮,居民可以一起做什麼?因此,開始積極展開一系列的行動,來保住這個地方的重要建築和提供地方居民需求的服務。

首先,由當地四位熱心商人組成的地方非營利投資組織the Groupe du Coin,將一些具有共同歷史記憶的建築購買下來,目的是希望產權能留在當地。這樣的投資是一種耐心投資,等待居民有能量承接時,再轉交給居民組織運作。Le P’tit Bonheur在1988年之前是鎮上的商店,位於教堂對面,是一到達Saint Camille就會看到的建築。商店歇業後,the Groupe du Coin取得其建築物產權,將空間提供作為當地的文化、表演和社區活動中心,成為社區居民互動的重要場所。Le P’tit Bonheur主要有四項工作重點:(1)以地方為題的視覺藝術的展覽、(2)音樂和劇場的表演、(3)社區活動,如每週二中午的自費共餐,以及每週五社區居民一起做pizza的共煮共食活動、(4)社區研究小組,集結居民共同討論社區的公共事務,一起思考社區的未來。


圖:保留社區共同歷史記憶的Le P’tit Bonheur。

Le P’tit Bonheur的空間改建成多功能的場地,有廚房、會議室、辦公室(供社區研究小組使用)、餐廳和表演舞台。這裡的營運也是由當地人以社區合作社的方式經營,這裡大大小小的活動,除了讓居民能夠交流情感外,也是當地各個合作社和鎮政府蒐集居民需求與居民溝通的場域。我們拜訪的期間,鎮長親自介紹鎮政府與居民協力的方案,鎮長自己就住在這裡,因此對這裡的發展和自主性非常重視,他說自己是政府和居民之間的橋樑,把居民的需求連結到政府的相關政策和補助,讓更多元的公部門資源能夠為居民的需求所用。這部份,也非常受到居民的肯定。


圖:與Saint Camille 幾個社區合作社成員交流合影。

鄉村創新發展和旅遊合作社:Coop Destination Saint Camille

除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外,對面的天主教教堂也因為信仰人口減少,使得教會維持教堂開銷相對困難,而有退出Saint Camille的想法。但教堂對當地人而言非常重要,於是便由鎮政府出資買下教堂,並且花了許多時間和居民討論教堂的營運和改造議題,最後由一個在地組織Coop Destination Saint Camille以合作社的方式承接教堂空間的活化和營運工作,保留原本建築的大部分結構,但在內部進行翻修,設計成可以辦理會議和大型聚會活動的場地。教堂中原有的固定式座椅改成可移動式的,由於舊的座椅上以編號代表著不同的家族,因此有一些座椅便賣給地方家族保存。目前改造的工程進行到一半,其中的空間還包括一個開放式廚房和吧檯,平日可以承接不同的活動,最多能夠接待200人,也能依照活動的需求提供餐點等相關服務。此外也依然保有教堂的功能,可出借給教會和信徒做禮拜等儀式使用。


圖:位居小鎮中心的教堂,交由居民組成的合作社經營後,不僅保存了居民宗教信仰的據點,還成為社區交流與創新發展的基地,創造了地方就業機會。(謝柏宇提供)

雖然公部門的經費難以直接用來營運教堂,但是關於教堂空間的活化再利用就有許多可以連結的資源,Coop Destination Saint Camille也善用這些資源,讓教堂的空間能夠有更多元的利用。透過不同活動、會議和表演的辦理,讓更多人能夠使用這個場地,使聚集在此的人們不僅止於教徒和宗教目的;而這些活動所需的服務和餐點,也創造了地方的就業機會。在我們拜訪的當天,他們很開心的與我們分享說他快完成了高速網路的建置,未來這些設備也能讓他們提供視訊會議的服務,當地組織和居民也更有機會連結外地的組織進行串連和交流。


圖:教堂內部的開放式廚房與吧檯。(謝柏宇提供)

因應在地老化需求的合作社:Coop La Corvée

還有一處是以往神父的寓所,也由the Groupe du Coin把產權買下來,後來由當地居民成立了Coop La Corvée,其中包含了兩個合作社,一個是老人住宅合作社和提供健康服務的合作社。總共有十戶和一個合作社辦公室。這裡的改建,主要是以友善長者的空間和促進長者進行戶外活動為目的由於地點位在教堂附近,屬於社區中心位置,長者也能夠就近參與社區文化中心的許多活動。這裡的規劃,希望長者可以多在戶外活動,相互交流,因此有設計架高的園藝空間,也有提供健康服務的合作社所設計的活力展齡課程,以及其他居家服務,這些服務也為地方帶來一些就業機會。這個空間活化改建成老人住宅的方案,獲得許多國內外的肯定,許多國外組織和機構特別來到這裡參訪交流,吸取經驗,這也讓Saint Camille以在地老化而聞名全國甚至是世界。


〔相關連結〕

Coop Destination Saint Camille臉書粉絲專頁刊載人社實踐計畫成員造訪的訊息

團結經濟救小鎮:加拿大Saint Camille的社會經濟組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