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瀏覽人次: 2225

文章分享:


我的返鄉路──詹于諄演講側記

作者 / 丁淑玲、張宏婷記錄

按:東華大學東臺灣人文與環境研究及社會實踐中心於今年下半年,舉辦多場友善農業課程講座,邀請在農業相關領域實踐有成的人士走入校園,與大學生們分享自己所理解及參與的「三農」(農業、農民和農村)議題。期待藉由實務經驗的分享,號召更多人關心農業發展,加入友善環境行列,未來能形成支持友善農業生存的系統。

為了能讓更多朋友共享講座精彩內容,主辦單位特別安排演講側記,新作坊取得授權,將刊登部分場次紀錄,以饗讀者。


詹于諄出生在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當時的趨勢是小工廠紛紛擴大規模經營,雖然她依稀有所感知,從小的生活環境漸朝向開發城鎮的型態靠攏,但較為自然的樣貌仍未消失,並未隨著開發而被開墾成農耕地,後來為了生活遷移至城市,但對於隨處可見的未開發地,她並未放在心上。

 

「在農村看不到農村」的衝擊

在于諄讀大學的時候,正逢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的熱潮,她開始接觸到校園周邊的農田與農村,意識到「在農村卻看不到農村」,感到十分衝擊,也嘗試面對自己對未來出路的衝突。于諄大學念的是心理系,未來的選擇原本只有兩條路,一是繼續升學考研究所,二是考心理師投入職場,當因為她有了接觸農村的經驗,因而開啟了第三條路,因為看見了更多元的價值,于諄並沒有卡在既定的人生規劃,選擇進入NGO組織,從事性產業工作的調查,在訪談性工作者的同時,聽到了許多自己生命無法體會的人生故事,像是有年紀、自身生長背景相仿的女孩,卻因為某些社會結構限制,和自己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發展,意識到結構問題的她,發現自己在這樣的位置,做這樣的工作,根本無法替性工作者做出改變或幫助,因而離開組織,投入廣告公司,但依舊無法適應面對客戶的虛無感,終於來到社區報社工作,因為在大學期間接觸過社區總體營造,滿懷理想和熱情的認為終於可以回饋土地。

在發生921大地震後,滿懷熱血的跟著愛心組織到了新竹災區,卻發現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在農村生活,到底要看什麼、該幹什麼、能聊什麼?于諄感到很茫然,回想起當時的她,只強烈的覺得要做、該做出行動、改變,卻什麼也沒做,于諄反省到,當時的自己就只活在自己的想像裡,看不到農村的需求是什麼,總認為有人在對自己說:「我需要幫助!」但她花了很久才終於體認到,其實農村的人,需要的是陪伴。


圖:于諄與聽眾活潑互動。

實際走進農村汲取知識

離開新竹的于諄,因為考上東華的研究所來到花蓮,當時花蓮正推行有機無毒農業,加上自己論文題目的核心關懷即是農業,因緣際會知道了學校附近就有有機農場,開始嘗試跳脫網路,而是真實走進農村去取得知識,她提及,現代人取得知識的管道只限縮在網路,並非靠著自己的雙手、雙腳、嘴巴,透過實踐取得知識,從訪談的過程中認識朋友,或許會更貼近土地,更快認識農夫們。

在志學有機農場學習,每天的勞動讓于諄終於體會到做農的幸苦,在遇到有人來田間買菜要殺價時,總讓血氣方剛的于諄怒火沖天,在終於體認到原來種植蔬果,是需要花這麼大的心思來照顧,更無法接受消費者輕易地喊低價錢。也更理解為什麼慣行農法需要灑藥來傷害自己和土地,這些都有原因的,去理解,而非只是一昧的批判,並做出實質的改變,因為認知到做農需要更多人力,因而組織同儕一起去農場,也申請計畫辦活動,讓更多人來農村體驗生活。可以說,她終於找到了一個實踐的方向,有了留在花蓮的理由,也因為接觸了「農」, 身邊多了很多家人。之後于諄在農改場任職的期間學到了有機認證的輔導,和有機這個領域上的技術,之後進入慈心。

把自己落回土地

于諄在大學期間或畢業後沒有人帶領自己進入農村,而是經歷了許多彎彎繞繞才找到自己的位置,面對這些種種的焦慮,像是到了農村自己能做什麼?要怎麼認識農村的人?于諄體認到,唯有把自己落回土地,在農村裡好好「生活」,不必然一直想著要做什麼大事,在農村裡,總有很知心的人可以交心、總有不同的機會可以實踐。  

因為在慈心工作有機會進到部落,于諄發現因為年輕人大量往城市流動,導致農村及部落的人口空洞化,農村裡只剩老人,未來農村會不會因此消失?在部落找三個人來種植農作物,年紀加起來都快200歲了!讓于諄驚訝的省思到,如果未來沒有農地,那食物哪裡來?當自己沒有辦法生產食物,只能對外進口,雖然這也是政府政策所導致的後果,但我們可以做些甚麼?

返鄉的多元路徑

在日本有研究指出,每一個月都會有農村消失,為了做出改變,日本開始思考如何幫助年輕人「返鄉」:

U–turn→指農村本身的孩子,在外工作後回到生長地工作。

I –turn→都市移民到鄉下。

J –turn→本身是農村子弟,到另一個農村工作。

返鄉的「返」有很多意涵,或許因為不適應城市的生活方式、或厭倦城市生活,找到文化心理上的「返」,還有生產生活的「返」,也就是回去種田,靠種植農作物生存,也是新農人的「返」,志願做個農夫;「鄉」可以是生命價值的認同、社會空間意義下的村落,即使是經濟危機下的鄉村。鄉村人口外流是國家政策的導向,農業的產值降低,使農村沒落等等,但說實在的,在于諄自己實踐的「返鄉之路」上,農村是個比其他地方更有包容量的地方,營造讓很多人都可以安身立命的農村,讓務農成為生命的一種選擇,是于諄在返鄉路上的實踐。

*本文經東華大學東臺灣人文與環境研究及社會實踐中心授權刊登,段落標題為編輯所加,原文與圖片發表於「什麼東東」臉書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更生日報〈輔導轉型有機 準博士下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