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他山之石

遛小孩、親自然、享服務:善用在地資源活絡區域經濟的阿爾卑斯山親子度假村(下)

Vol.55 作者 / 方常均

阿爾卑斯山脈周邊國家對於環保的重視與山林路線的規劃,是各國共同形塑的環境優勢。當全球旅遊市場競爭激烈,能讓旅客再度造訪者須具備當地特色外,達到休閒放鬆或是學習新知,身心都能充飽電,旅客必然意猶未盡,回流度高。山區度假村能提供搜尋便利的服務平台,旅客可以輕易媒合到需要的設施,即能促進成交率。顯示大環境的規劃與維護、保有在地特色及周到服務,加上成功的行銷策略,正是匹茲谷在旅遊業競爭中保持客源不息的主因。

市民共有的城市:首爾街區再生的協力治理經驗(下)

Vol.55 作者 / 黃靖玫

都市更新的重點,在於讓城市中的居民能擁有更好的生活環境,而經濟活動的本質,也是以人為本,希望讓人們過著更好的生活。首爾於推動都市再生的過程中,也積極培育各種社會經濟體與社會企業,延續街區居民的公共生活,由市民聯手打造以生活為本的城市。

遛小孩、親自然、享服務:善用在地資源活絡區域經濟的阿爾卑斯山親子度假村(上)

Vol.54 作者 / 方常均

阿爾卑斯山地帶的居民多以農牧為業,上個世紀以來,由於歐洲各國法定假日延長後,農家在休耕期招待滑雪遊客以增加收入,進而帶動了當地的觀光事業。本文作者與家人前不久造訪了其中一間親子度假村,體驗度假村如何運用電子聯合服務平台提供遊客多元選擇,並結合在地人力與資源,規劃大人小孩都滿意的活動及設施。度假時除了能親近自然,也能放鬆和學習。在台灣不同社區積極推動深度觀光遊程的此刻,來自奧地利的經驗值得我們參考。

反造我們期待的街區:西雅圖街區再生組織及社區力量

Vol.52 作者 / 廖芷妮(台灣大學國企系學生、好伴社計實習生)

都市的社區開發和街區經營,需要回應社群的真實需求。作為滾動社區力量的中介團體又如何在其間穿針引線,和制訂政策的公部門、生活其中的居民互動,藉由民主共治的原則,一起決定社區發展的未來走向呢?侯志仁與連振佑各自分享了西雅圖與台北的發展經驗。當雙城相遇,新的社區協力治理圖像逐漸交織成形,將有助於反造我們所期待的街區。

日本見學記 IV:走過震災考驗的野田北部社區

Vol.50 作者 / 黃靖玫

神戶這座古老而又現代的城市,是如何走過震災期間的種種考驗,營造出令市民安居的生活呢?透過野田北部社區的例子,我們看到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從社區民眾的參與,組織互助系統,與學者專家、政府單位的協助,發展出自助、共助、公助的地區防災能力,一起進行軟體與硬體的改善,構築起具有社會連帶、能共同抵禦災害的城市

維繫人際情感與社群記憶:魁北克參訪見聞錄

Vol.49 作者 / 周睦怡

2017年4月,人社實踐計畫伙伴造訪加拿大蒙特婁當地的Odanak第一民族社區、由住戶們共同營運管理的Châtelet住宅合作社,以及透過藝術工作營造社區關係的Art Hives。希望能將國外的經驗分享給更多讀者,也一起思考如何在臺灣社會中,攜手創建出綿密的人際情感,以及更加完善的社群合作關係。

打造社區合作網絡:魁北克團結經濟合作社見聞錄

Vol.47 作者 / 周睦怡

今年4月,人社實踐計畫伙伴造訪蒙特婁Notre-Dame-de-Grâce 社區的團結經濟合作社,期待將生產者和消費者共同納入組織,同時改善勞工與產品異化問題,強化地方循環經濟的加拿大「團結經濟合作社」經驗帶回國內,與大家一同尋找適合臺灣在地實踐的好方法。

團結經濟救小鎮:加拿大Saint Camille的社會經濟組織(下)

Vol.43 作者 / 周睦怡

用在地思維思考,以全球化的網絡和視野來行動,是Saint Camille在思考共同未來與行動的準則,而多元性的組成,讓這個小鎮更有能量,也養成這個地方和居民包容、創新和互助的特色。當地居民的分享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國家發展的優劣往往把重點放在城市其實是誤導的,更應該看到鄉村的發展,鄉村強,國家才是真的強。因為鄉村人少資源有限,更強調互助合作,這才是一個國家認同形成重要的基礎。

團結經濟救小鎮:加拿大Saint Camille的社會經濟組織(上)

Vol.42 作者 / 周睦怡

Saint Camille位於蒙特婁東北方,距離約兩個半小時的車程,是一個面臨人口銳減嚴重的小鎮。當1992年郵局決定停止服務/裁撤據點的時候,引發當地人的抗爭行動,連帶也使得居住在此的大家認真思考:若要繼續在這裡生活,保存Saint Camille這個小鎮,居民可以一起做什麼?因此,開始積極展開一系列的行動,來保住這個地方的重要建築和提供地方居民需求的服務。

日本見學記Ⅲ:保護社區存續的樫田小學

Vol.35 作者 / 郭怡棻

走過廢校危機,打破學區限制的樫田小學,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堅持尊重差異的小班教學,提供學生足夠的空間,能充分伸展自我;開放教室,走向戶外,學生隨時能親近自然,感受時序遞嬗、生命流轉;更主動連結人情綿密的社區網絡,形成新的學校、社區、家庭伙伴關係,共同撐起教養下一代的重責大任。讓活力慢慢注入山村,小校得以茁壯不廢,偏鄉總有人家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