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坊

新作坊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

案例放送局

MOOCs:線上課程的難題與挑戰

Vol.16 作者 / 黃昱珽

藉由網路的協助,教育者得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開設無遠弗屆的課程,並進行各種創新模式。新一波的教育革命,已經儼然到來。線上課程期待打破教育資源不平等的狀況,但也面臨各種不同的挑戰與困境。

幫助自助者:哥本哈根的老人服務

Vol.15 作者 / 黃昱珽

丹麥的哥本哈根市的老人照顧服務政策,被譽為是社會福利的典範,其核心理念,並不僅是投入資源進行老人服務,也要求老人獨立自主、採取行動,不依賴長期的照顧服務。這樣的作法被稱之為「幫助自助者」(Help to Self-Help; Help to Self-Care)。高齡者依照自己的需求提出請求,獲取有期限的服務內容。這樣的作法不僅在減少資源的浪費,也讓老人維持決策與行動的能力,透過自我照顧提升生活品質及福祉。

「Unseen Tours」到「街遊Hidden Taipei」:社會創新的在地移植

Vol.13 作者 / 黃昱珽

英國倫敦的Unseen Tours,是近年來重要的社會創新案例。2013年末幾個社會團體在台北市萬華、城中等地,也仿效Unseen Tours的經驗,推出一個方案(project)。從2013年6月開始規劃與訓練,到2014年7月的正式上線,迄今已正式運作近三個月。作為國外社會創新於台灣在地的最新實踐,必然是本刊不容錯過的有趣案例。

互惠、互助圈:無貨幣的交易

Vol.11 作者 / 黃昱珽

「資本主義是否為現今社會運作模式的唯一正解?」儘管在冷戰結束後,資本主義的浪潮已經勢不可擋,許多人內心仍然對此抱著疑問。且看在社會創新的案例中,實踐者如何破除貨幣機制的既有模式。

社會創新的門檻:最新科技,或者就地取材?

Vol.10 作者 / 黃昱珽

技術固然可以推動更多的社會創新,但很多時候我們的思想受到限制,會將許多問題的解答,依賴在技術水準的提高、以及政府資源的挹注上。但社會創新的案例告訴我們,解決問題的門檻關鍵,其實是想像力與行動力。

第三世界的燈光

Vol.09 作者 / 黃昱珽

2000年前後,許多創新發明皆聚焦第三世界國家的照明問題。第三世界國家的電力設備建設並不健全,並非所有的村落、住所都能夠有電可用,多數人也負擔不起電費,因此許多地區仍以煤氣作為照明光源,甚至是直接陷入黑暗之中。本月份我們將以一些較為著名的發明創新,回顧過去十多年來將光明帶入第三世界的嘗試。

社區資源回收的再出發

Vol.08 作者 / 黃昱珽

Track 2000由Tony Crocker與Terry Parry兩人所創立,最初的目的是試圖建立一個慈善團體,協助社區失業青年與貧窮家庭,不過,兩人最後注意到其實英國每個家庭都會產生許多的廢棄物,許多部分都可重新整修、再給他人使用,於是將焦點轉向於資源回收與在利用的事業上,Track 2000以此成為英國威爾士地區最成功的社會企業,此案例說明了社會創新,有時僅需要有效的整合與融入,即可成功地創造出一個「多贏」的模式。
 

倫敦街友的社會培力

Vol.07 社會培力 作者 / 黃昱珽

The Big Issue雜誌是一份雇用遊民作為專屬的銷售員販售的雜誌,透過標榜當期雜誌只能在這些街頭販售員手上購買到的方式,替這些銷售員在市場競爭中取得獨特的利基,目前The Big Issue在歐陸、日、韓、台灣及澳洲各國各自獨立發行,成為社會企業的重要典範。
倫敦街友的另一個有趣的社會培力案例,則是Unseen Tour的街頭導遊,由於街友們確實對他們所長期居住的城市有著相當獨特、不易被取代的經驗,開始了「另類觀光」的嘗試。

從ColaLife案例看待社會創新

Vol.07 社會培力 作者 / 黃昱珽

ColaLife®是近年來社會創新的成功例子,展示了積極利用資源、並與現存體制永續共存的理念,它整個創新的起點,其實非常簡單,係透過商業的力量,讓急救藥物能夠傳遞到市場、然後到一般民眾的手上。截至2012年至2013年已經將一萬四千多個急救包送入第三世界的偏遠地區,獲得世界廣泛的迴響。
社會創新以滿足特定的社會需求出發,設計(design)一套方案來加以處理,期待成功的模式可以推廣擴散、形成社會企業等永續經營的模式。ColaLife®成功地發展出長期合作的模式,並非仰賴可口可樂公司的善意及讓利來維持運作,甚至由於其公益的社會企業形象,讓可口可樂公司也有利可圖,成為彼此雙贏的有利方案。

The South Bronx Greenway Project

Vol.06 移動專號 作者 / 黃昱珽

都市的更新與建設,是否都對都市居民產生正面的效應?也許就都市整體而言它的效益是正面的,但卻很可能是建立在犧牲特定區域居民的福祉下而完成。這並不必然是雙方零和的競爭賽局,而是在政府當局僅以過大的視野來評估都市更新時,所產生的不全面現象。